2015年,在經歷了長期的低迷和虧損后,我省生豬、家禽養殖產業迎來了市場高峰期,養殖效益空前高漲,草食動物在市場和國家政策雙重利好引導下,繼續保持數量擴張、效益增長的良好發展態勢,2015成為畜牧業的增效年、豐收年、翻身年。2016年大幕開啟,好戲連臺,春節過后生豬市場繼續保持高位,家禽價格新一輪上漲通道即將開啟,草食動物仍將引領養殖潮流,畜牧業將迎來史上最長的養殖高效益周期。
一、生豬生產總體概況
1、產能止跌回升。據全省300個生豬定點監測村監測數據顯示,2016年1月養豬戶數為32956戶,環比減少606戶,減少幅度1.81%,同比減少9.19%;存欄生豬580368頭,環比增加2103頭,增加幅度0.36%,同比減少4.66%;出欄生豬108801頭,環比增加7005頭,增加幅度6.88%,同比減少4.96%;能繁母豬存欄59901頭,環比增加715頭,增加幅度1.21%,同比減少5.30%。從數據來看,從今年起生豬存出欄、能繁母豬存欄數量開始出現真正意義上的止跌回升,產能處于緩慢恢復中。

2、養殖效益持續高位。2015年,上半年市場效益跌至谷底,3月底生豬價格最低時全省均價12.47元,養殖戶每出欄一頭生豬虧損200元左右。從4月份起生豬價格持續小幅回暖,5月達到盈虧平衡點,8月最高全省均價達到19.21元,此后持續高位震蕩,到春節前后達到另一個高峰期。2015年的價格最低點未低于上一周期2010年的最低值,最高點也未能高于2011年的最高值,市場瘋狂難以再現,國家調控也以溫和為主。據當前第7周價格監測數據,全省生豬、仔豬、市場豬肉價格分別為18.93元、37.71元、30.01元/kg,同比去年分別上揚49.41%、76.88%、33.74%。綜合全年來看,豬糧比價平均達到6.15,其中低于5.5的有14周,高于7.0的有34周,養殖戶全年養殖效益頭平達到350元左右。
3、養戶理性補欄。由于2012-2014連續三年的低迷和虧損,我省養殖戶比重呈現剛性下降態勢,養殖戶數連續20個月減少,減幅總量達到26.85%。隨著去年二季度養殖效益快速上揚,沉寂兩年多的種豬銷售市場重新啟動。但全年二元母豬全年均價保持在1500元左右,并未出現預期的暴漲現象,能繁母豬數量也未出現大幅攀升,處于正常更新過程,據種豬場反映,補欄主體絕大部分是單次購買20頭以上母豬戶,也就是規模戶為主。此前中小戶流失嚴重,即便是行情回暖,這部分養殖戶也再未重新進入養殖業。因而,2015年在養殖效益恢復的情況下,能繁母豬、生豬存欄仍然持續小幅下滑,到年底,我省生豬、能繁母豬存欄量降至谷底,達到2008年以來最低水平。
4、養殖成本降低。據統計,我省去年全省飼料總產量為1047萬噸,同比減少0.67%,其中豬料759萬噸,同比減少2.10%;蛋禽料94萬噸,同比增長11.63%;肉禽料90萬噸,同比增長11.67%。除家禽料有所增長外,其它品種飼料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這也從側面印證今年生豬存欄數量同比下降,而蛋禽養殖增長較快。此外,去年二季度以來,全省飼料原料價格持續下降,當前玉米、豆粕價格分別為2250元/噸、2600元/噸,同比大幅下跌20%、35%。在生豬價格上揚同時,飼料價格卻在不斷下降,養殖效益空前高漲。
二、生豬生產形勢分析
1、能繁母豬存欄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我省生豬市場累計虧損21個月,生豬市場經歷了虧損期最長、虧損程度最深的時期,中小散戶劇烈退出、規模養殖場削減規模,養豬業元氣大傷,生豬市場過剩產能完全淘汰并出現缺口。2015年7月份漲破16元/kg后,母豬的補欄卻并未像2007年、2011年那樣出現過熱現象,從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能繁母豬存欄量連續下降了28個月,母豬存欄基數過度下降,制約著后期生豬出欄量難以大幅度增加。
此外,隨著《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和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陸續實施,南方和沿海發達地區對禁養區內養殖場進行拆遷,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生豬產能調減力度。這對2016年的生豬供應將產生深遠的影響,生豬供應將很難快速恢復。
預計從今年起,母豬補欄量才逐漸大于淘汰量,母豬存欄將轉為上漲態勢,其傳遞至生豬供應增加需13個月左右的滯后期,因此供應減少導致的豬價上漲或將持續一年甚至一年半以上,生豬供應恢復增長至少要到2016年秋季。
2、仔豬存欄分析。由于能繁母豬的過度淘汰以及去年冬季低溫天氣仔豬疾病增加,導致自去年下半年起仔豬供給逐步減少,春節過后我省仔豬市場異常火爆,市場上有價無市,部分地區已漲至800元/頭的歷史高價位。仔豬成本的推高限制了生豬補欄,因此,2016年夏季仍可能出現連續第4年消費淡季上漲。


3、行業門檻加高。隨著《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史上最嚴《環境保護法》、《食品安全法》相繼頒布實施,養殖場治理設施建設、運行監管明顯增強,一大批養殖者在嚴厲的監管環境下選擇退出,畜牧業進入門檻不斷加高。我省從前年起開始實施湘江流域污染治理一號重點工程,共拆遷畜禽規模養殖場2273家,退養家畜92.6萬頭、家禽94.4萬羽,約占全省出欄量的2%。按照規劃,養殖退出涉及范圍將逐步擴展到湘江干流1km范圍以及支流流域,且根據農業部南方水網地區生豬產業規劃布局,以及今年我省即將啟動的洞庭湖區生豬污染治理行動方案,生豬行業洗牌將達到空前力度。
三、豬肉消費形勢分析
1、消費逐漸企穩。宏觀經濟環境不佳導致去年豬肉整體消費持續低迷,旺季不旺的局面一再出現,消費能力的減弱以及消費結構的改變導致終端消費持續平淡。從農業部屠宰企業統計監測情況可以看出,2015年1-12月全國規模以上生豬定點屠宰企業屠宰生豬21400萬頭,同比減少9.49%。但從2016年1月份,全國企業共屠宰生豬2337.43萬頭,同比增加1.93%。從需求端來看,中央“八項規定”對餐飲消費的壓縮效果正在遞減,宏觀經濟增速雖然放緩但逐步企穩,在供應減少的基礎上,與消費需求形成了新的供求平衡。
2、貿易逆差擴大。據海關數據顯示,2015年1-12月,我國畜產品進口185.0億美元,同比減9.5%;出口53.0億美元,同比減14.8%。其中,豬肉進口68.2萬噸,同比增34.2%;豬雜碎進口73.4萬噸,同比減0.8%;牛肉進口41.1萬噸,同比增48.2%;羊肉進口20.3萬噸,同比減22.1%。2015年全國豬肉進口量大幅增長,尤其是下半年進口量逐月增長,豬價高漲導致國內外豬肉價格差距進一步擴大,巨大的利潤空間刺激進口豬肉大幅增長。今年1月份中國進口豬肉9.7萬噸,同比增加56%,國內市場需求缺口加大,導致豬肉進口量仍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此外,根據WTO協定,我國從將進一步放開豬肉進口限制,對國外絕大多數產品關稅最終降為零。同時建立自貿區后國際間產品可以在自貿區內流動,養豬產業格局面臨一場大變革。據調查,由于美國生豬生產成本低、生產效率更高,即便算上運輸成本到我國口岸價格也僅有10元/kg,由于國內豬價高漲,美國提高了中國市場重視程度,成立了專門的運通國際公司,加強了貿易對接,計劃每年屠宰生豬1200萬頭出口中國。中國養豬業將面臨與國外畜牧業直接競爭,面對國內外養豬生產條件、生產效率、養豬成本等方面的差距,我國畜牧業將受到直接沖擊,市場將進一步被洗牌。
3、豬肉走私減少。去年6月份媒體大肆報導“僵尸肉”事件,豬肉走私這一灰色地下產業才曝光在社會公眾面前。據海關公布,去年我國進口豬肉數量為56萬噸,實際上,單就長沙紅星大市場進口凍肉儲備數量就超過20萬噸,偉鴻公司去年凍肉儲備也達到10余萬噸,走私數量由此可見一斑。針對“僵尸肉”現象,全國大多省市食藥監局開展了專項整治,嚴厲打擊豬肉走私行為,進口凍肉市場份額大幅縮水,進一步加劇了市場供應緊張程度,這也是三季度豬肉暴漲的因素之一。
四、后期走勢預判
春節過后是傳統淡季,供求雙降,預計生豬價格可能從節前的19元/kg左右開始一路下滑,但下跌空間有限,很難跌破15元/kg,而且持續的時間不會很久,4-5月份再繼續上漲。
進入夏季和去年情況相似,雖然是消費淡季,但是由于冬季仔豬成活率的降低及能繁母豬基數的下降,導致可供出欄生豬數量減少,預計進入7月份后,豬價仍會呈上漲態勢,但漲幅很難超越2015年同期水平。
由于2015年豬價快速上漲,養豬盈利一直保持高位,頭平盈利400元以上的高效益水平已維持大半年,因此2015年下半年能繁母豬淘汰量減少,且母豬存欄結構調整,老弱病殘母豬被淘汰,剩下的均為中堅力量的青年母豬,因此進入下半年后,生豬供應下降幅度將減少,甚至可能出現同比小幅增加或持平,9-10月份豬價再次震蕩徘徊甚至出現下調。進入年底消費旺季后,有望再度迎來止跌回漲至春節。
預計2016年生豬價格整體將低于2015年,但又保持良好盈利的理想狀態,全年瘦肉型豬出欄均價將長期保持在15~17元/kg,對應的自繁自養豬場頭均盈利在200~300元。
五、家禽生產情況
1、產能保持增長。由于受到H7N9疫情反復沖擊,導致我省中小型養殖場戶減少了三成甚至一半,蛋肉雞存欄數量急劇下滑,此后,雖然養殖效益高漲,但創傷難愈,且每年年初仍有疫情零散發生,大多數小散戶再未進入養殖。近兩年來,我省家禽養殖主要以大型標準化養殖場抄底擴張為主,這些大型養殖場均為大型企業集團支撐建設,存欄量單場均在七八萬羽以上,一旦進入到肉雞養殖業,即使面臨虧損,也不會輕易退出。由于產業結構快速調整,我省蛋肉雞養殖產能持續增長,蛋肉雞業成為畜牧行業中效益最好、發展最快的一個產業。
2、養殖效益高漲。從去年全省價格監測情況來看,由于前兩年全行業產能全面下降,導致肉雞、禽蛋產品供求處于緊平衡狀態,2015年我省蛋肉雞產業生產效益良好,雞蛋和淘汰雞價格處于歷史高水平。上半年雞蛋出場均價為135元/箱(合6.75元/kg),肉雞均價9.2元/kg,處于保本經營。但進入7月份后出現轉折,大多時期雞蛋出場價格在200元/箱(合10元/kg)左右徘徊,肉雞養殖效益也隨著豬肉價格升溫,出場價持續維持在12-14元/kg左右。全年商品蛋雞養殖利潤超過30元/只,肉雞出欄利潤也能達到2-3元/只,養殖效益為近年來罕見。
3、種源引入受限。從種雞供應源頭來看,自2014年起祖代雞引種受限,引種數量117萬套,同比下跌22.73%,2015年祖代雞引種數量70萬套,同比再下跌32%。祖代雞的引種數量,直接影響到第二年父母代雞的存量,決定第三年商品代雞苗的數量。因此,2015年下半年種雞存欄量持續下降,2016年商品雞市場供應量將逐步減少,肉雞價格將出現實質性好轉。
4、家禽消費情況。家禽消費一直從屬于豬肉消費,并隨著豬肉市場波動而漲跌,有關統計表明,近年來雞肉的整體消費量一直是豬肉消費量的1/3左右。從消費方面來看,這兩年的經濟形勢決定了消費仍將持續低迷,家禽消費量與供給減少形成了低位平衡。
5、后市預測。春節前夕,我省發生幾例H7N9流感,官方作了通報,恰逢節日對家禽消費造成了一定影響,由于媒體未跟進大肆報道,因此家禽價格雖有所下跌但尚可控制,隨著近期氣溫上升,流感影響已逐步消除。
此輪周期中,與生豬養殖類似,由于養殖結構在市場大洗牌中發生重大變化,產能收縮導致供給減少,產品價格變化機制的形成,主要是在供給端變化推動下完成的,因而,在產能短期內難以發生較大變化的基礎上,預計2016年禽蛋價格在產能擴大的基礎上會有所下滑,肉雞價格將持續向好,家禽產業盈利狀況全年將保持合理、相對穩定狀態,養殖效益低于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