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林
?
優結構提質量求創新平湖市“十二五”農機化全面發展結碩果
王曉林

“十二五”期間,浙江省平湖市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浙江省農業機械化促進條例》等精神,堅持“立足大農業,發展大農機、服務新農村”的發展戰略,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求實創新、開拓進取,農業機械化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為全市發展現代農業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出了積極貢獻。
在各級黨委政府重視下,農機購置補貼與農機報廢更新補償政策協同推進,極大地調動了農民、合作組織購買、使用先進、適用、環保農業機械開展生產的積極性,全市農機裝備結構明顯改善和優化,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得到增強?!笆濉逼陂g,平湖市農業機械增長模式發生重要轉變,配套農具、大中型機具和高性能機具比例不斷提高,農業機械裝備使用效率得到明顯提升。截至2015年底,平湖市農業機械原值26 125萬元,農機總動力為22.22萬kW,較“十一五”期末(即2010年底)減少14.80%,6.7 hm2耕地擁有農業機械動力69.44 kW。全市擁有大中型拖拉機190臺、水稻高速插秧機116臺、聯合收割機361臺、糧食烘干機61臺、秸稈捆扎機23臺,分別比“十一五”期末增長了62.21%、54.67%、-19.96%、177.27%、666.67%?!笆濉逼陂g,合計報廢上道路大中型拖拉機39臺、小型拖拉機33臺、農田拖拉機230臺、收割機15臺,更新大中型農田拖拉機132臺、收割機61臺,受益農戶達284戶,一年可節省用油約10 000 kg,減少了尾氣排放。以“優結構、提質量、助轉型、促增收”為方向,實現農業機械裝備的優化發展,加快了平湖市糧油生產全程機械化步伐,提升了主導產業機械化、設施化水平。此外,植保、排灌、設施農業和農產品加工等機械裝備也得到了較快發展,農業機械品種結構、機具技術含量都已開始發生質的變化。
按照區域規劃布置,在乍浦鎮、曹橋街道、獨山港鎮、新埭鎮、鐘埭鎮和廣陳鎮建立了育秧規模333.3 hm2以上的水稻機械化育秧中心6個,擴大輻射帶動作用,2015年水稻機插面積達5 740 hm2,比“十一五”期末增長了55.23%。在乍浦鎮、獨山港鎮、新埭鎮、當湖街道和廣陳鎮建立起批處理能力30 t以上的糧食烘干中心11個,批處理能力共達910 t,有效降低了天氣不適造成的糧食損失,提高了糧食貯藏品質,確保了糧食質量。在鐘埭街道開辦了浙江省首家農機4S店——創新農機4S店(全國農機維修示范點及浙江省區域性維修中心),開展農機銷售、維修保養、配件供應和綜合服務等一站式服務,受到了廣大用戶的好評。以建設育秧中心、烘干中心及維修中心等三大服務中心為抓手,不斷提升糧食全程機械化生產能力。至2015年底,平湖市糧食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76%,比“十一五”期末提高7.6百分點,超過全省平均水平5百分點。
2004年,平湖市積極響應農業部創建“農機安全村”號召,在全市11個村開展試點工作,并逐年扎實、穩步推進“平安農機示范戶、村、鎮”創建工作,持久的“平安農機”創建活動收到了良好成效。平湖市從“建設平安浙江、平安平湖,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加強安全監管,深入開展創建平安農機活動,構筑農機安全體系。嚴格規范上道路拖拉機、聯合收割機業務受理及驗審工作,強化源頭管理理念。嚴格農機維修網點的資質管理,結合“星級評選”活動,規范、穩定農機維修市場秩序。創新公安駐農機警務聯絡室機制,強化部門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維護平湖市道路交通安全秩序?!笆濉逼陂g,以農機安全示范戶、示范村、示范鎮建設為抓手,深化農機安全示范戶、示范村、示范鎮達標建設,不斷推進平安農機創建,強化農機安全生產基礎性工作。繼2010年浙江省“平安農機”示范縣創建成功后,于2011年圓滿完成全國“平安農機”示范縣創建工作,2013年底全市所有鎮、街道(共計9個)完成了省級“平安農機”示范鎮創建和省級認定工作,成為浙江省首個完成省級“平安農機”示范鎮全覆蓋的縣級市。
平湖市以科技創新為動力,以農業部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建設和省級農機化示范區建設為內容,不斷加快農機化新技術、新機具的推廣應用,提高農業機械化裝備水平?!笆濉逼陂g,與井關農機在全國范圍內率先試驗使用自走式噴桿噴霧機,與上海世達爾開展秸稈捆扎綜合利用工作,與寧波天海探索熱泵型糧食干燥技術推廣,與浙江柳林開展履帶式拖拉機實地操作,等等,加快了現代農業建設步伐。同時,在全市建立了水稻育插秧、機械化收割、食用菌生產、畜禽養殖、水產加工保鮮、蔬菜加工、蘆筍生產、農產品保鮮等農業機械化示范基地319個,一大批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和技術得到推廣和應用,不斷提升農機科技成果轉化,為促進全市農機化事業又好又快發展作出了貢獻。
“十二五”期間是平湖市農機專業合作社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不斷發展壯大的時期。從2006年平湖市成立第一家農機專業合作社、引進第一臺高速插秧機、建立起面積為20 hm2水稻機插示范點起,平湖市農機部門通過堅持“農民自主、政府扶持、示范引導、規范發展”的原則扶持合作組織發展。目前全市從事農機作業的專業合作社發展到47家,比“十一五”期末增加123.8%。合作社開展以機耕、機插、機植保、機收、機烘為內容的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服務,2015年共完成機械插秧面積5 740 hm2,油菜機收266.7 hm2,機械耕作6 666.7 hm2,機械統防統治1.167萬hm2,機械收割稻麥3.3萬hm2,實現作業服務收入6 800多萬元,成為全市新機具、新技術的應用者、領航者。
“十三五”期間,平湖市將深入貫徹浙江省“機器換人”新理念,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高效生態農業為主攻方向,以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為載體,以糧食全程機械化生產為目標,以調整優化裝備結構布局、主攻薄弱環節機械化、推廣先進適用技術為重點,以農機農藝融合、農機牧藝融合、農機化信息化融合為途徑,大力推進“三化”同步發展,積極引導和幫助農民廣泛采用先進實用的農業科學技術和高效、節能、環保的農業機械裝備,加快提高農機裝備水平、作業水平、科技水平、服務水平和安全水平,依靠科技進步,轉變農機化發展方式,提升發展質量與效益。
作者信息:平湖市農民合作經濟組織服務中心,314200,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