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林江
?
南潯區平安農機示范區創建實踐和成效
莫林江

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下轄9個鎮和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總人口51.4萬人,區域面積為702 km2。南潯區區位優勢獨特,是湖州市接軌上海的前沿陣地。318國道和湖鹽公路貫通全境,京杭大運河、長湖申航道和湖嘉申航道穿境而過,距離上海、蘇州、杭州等大城市均為100多km。區域內有申蘇浙皖高速、練杭高速、申嘉湖高速等三條高速公路,兩條連接中心城區的快速交通干道(潯湖大道、潯織大道)正在規劃建設中,交通網絡十分發達,城鄉居民出行非常方便。
近年來,南潯區委、區政府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為總目標,以實施“農業兩區”建設為切入點,充分發揮地方特色優勢,不斷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加快推進農機化進程,農機化發展各項指標均處于湖州市前列。目前全區農業機械總動力達34.14萬kW,擁有農機具16.29萬臺(套),其中上道路拖拉機387余臺、外省籍運輸拖拉機420余臺、各種排灌機械30 346臺、植保機械957臺、農副產品加工機械1 090臺、收獲機械11 079臺、耕作機械2 974臺,已基本實現耕作、植保、排灌、脫粒、運輸、農副產品加工機械化。農業機械化作業領域由糧食作物向經濟作物、大田農業向設施農業、種植業向養殖業與農產品加工業全面發展,全區農機裝備水平得到明顯提升,“機器換人”理念得到進一步落實。
在積極推進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同時,南潯區扎實開展“創建平安農機、促進新農村建設”活動。自2007年起,已先后建成和即將建成“平安農機”示范鎮3個,占全區所有鎮(開發區)的30%,示范村19個,其中省級示范村2個、市級示范村17個,市級示范性專業合作社1個。農機安全生產事故穩定維持在低發生率。
2015年南潯區正式啟動創建省級“平安農機”示范區工作。按照省級平安農機示范區創建標準,南潯區建立“政府負責,農業主抓,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創建工作機制,有條不紊地開展各項創建工作,并達到了省級平安農機示范區標準,現已通過驗收核查,成功創建成為省級平安農機示范區。
1.1加強組織領導,全面落實農機安全生產責任
一是為全面落實創建工作,區政府專門成立了由分管副區長為組長,區府辦副主任、農林局局長、公安局與安監局副局長為副組長,農業局、安監局、公安局有關領導為成員的南潯區省級“平安農機”示范區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創建活動的組織協調和指揮全區平安農機創建的各項工作。并下發了《南潯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南潯區創建省級“平安農機”示范區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明確了全區“平安農機”創建工作的指導思想、工作目標、工作步驟和工作要求,并對工作任務和各項指標進行了分解落實,強調各地要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加大宣傳力度,營造創建氛圍,密切部門配合,健全管理機制,加強檢查考核,嚴格創建標準,及時總結經驗,扎實有效推進,確保對創建工作的組織領導和創建活動的有序開展。為更好落實創建職責,2015年以來,召開全區“平安農機”示范創建工作動員會1次,創建工作推進會議1次,部門聯席會議2次,農機安全工作會議2次。二是層層落實農機安全生產管理責任,將農機安全生產納入政府安全生產考核內容。區、鎮(開發區)、村三級層層簽訂農機安全生產目標考核責任書,同時各鎮(開發區)又與每位拖拉機駕駛員簽訂了交通安全承諾書,并制訂示范鎮、村的農機安全管理制度,確保了農機安全管理責任落實到位。
1.2強化宣傳教育,努力營造“平安農機”創建氛圍
加強對農機駕駛、操作人員的安全教育,提高群眾的安全意識,是實現農機安全生產工作目標、減少和消除農機事故隱患的最有效的工作措施。為此,在全區范圍內大力開展了以“十個一”為主題的“平安農機”創建宣傳活動。通過宣傳教育增強廣大農民群眾和農機駕駛員的遵紀守法意識,為高效有序地抓好農機安全生產工作奠定基礎。一是按照年度宣教工作計劃,通過廣播、電視、橫幅標語、宣傳欄等多種形式,加大《道路交通安全法》《農業機械化促進法》《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的宣傳力度。增強廣大機手、農民群眾的農機安全生產意識,引導機手自覺遵守農機安全法律法規,自覺維護農機安全生產秩序。二是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農機安全宣傳教育活動,突出“十個一”為主題的宣傳活動。區農機站制作了“平安農機”宣傳欄、宣傳展板,印制了《農機知識應用服務手冊》、創建“平安農機”倡議書、農機安全生產告知書、致廣大農機駕駛員的一封信、致全區拖拉機駕駛員的一封信等宣傳資料,利用科技下鄉活動、機手安全片組活動和區—鎮—村農機監管網絡向機手、村民發放,努力做到宣傳到戶、服務到戶,為創建活動營造良好的氛圍。三是利用“農民信箱”平臺,及時向機手發布“平安農機”創建、農機安全及其他各方面的信息,架起農機部門與農機手聯系的橋梁。四是開展現場安全宣傳教育活動。區農機站通過積極參與鎮機手安全片組活動和集中舉辦農機安全生產培訓班的方式開展農機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在2015年6月“安全生產活動月”期間,聯合湖州市農機監理所開展了農機安全知識進校園活動,向石淙等鎮中小學生宣講農機交通安全知識,并發放《平安伴我成長》等安全宣傳資料計600余份,收到了良好效果。五是舉辦農機安全生產應急演練活動。考慮到南潯區實際情況,經湖州市農機監理所同意,全區組織鄉鎮農服中心主任、農機專管員及重點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共32人參加了市農機監理所舉辦的農機安全生產應急演練活動。
1.3強化源頭管理,有效提升農機安全生產監管水平
源頭管理是抓好“平安農機”建設的基礎。一是在日常農機牌證管理工作中,嚴格按照農業部規章和業務規范要求,嚴把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的登記關和檢驗關,做到程序規范、把握標準、審核嚴格、誰簽字誰負責,不斷提高農機牌證的科學管理水平。二是完善檔案管理。檔理管理水平是“平安農機”建設的考核內容之一。南潯區拖拉機及駕駛員、聯合收割機及駕駛員、農機事故等檔案基本實現了一機一檔、一人一檔。2015年區農機站對檔案逐個檢查整理,對已到報廢期的拖拉機、失效的駕駛證等檔案進行造冊歸類,該公告注銷的公告注銷、該封存的造冊封存。充分利用農機牌證科學規范管理的優勢,及時進行檔案清理,同時利用各鎮(開發區)、村和各創建單位基層管理網絡,抓宣傳發動和檢查督促,開展經常性田檢路查加大督查力度,有效促進農機年檢審率的提高,2014年拖拉機、聯合收割機檢驗率分別達到90%和95%。三是加大對平安農機建設資金投入,區農機監督管理站自2013年成立以來,不斷加強硬件建設和軟件建設,添置了各類工作設備,制訂了各項規章制度,使農機監理各項工作規范有序,檔案輸入完整、準確、快速、查閱方便;2015年區農機站又申報了農機化促進工程項目,進一步完善了農機監理硬件設施。四是加強農機維修網點的監督管理,在農機安全隱患排查治理、農機安全生產大檢查等執法活動中,對全區31家農機維修網點進行了檢查,并督促維修網點做到證件齊全、設備完好、檔案完整、管理規范。平時區農機站不定期對維修點開展檢查,有效遏制銷售使用假冒偽劣農機配件等違法活動,農機維修質量整體水平得到較大提高,切實保障了農機維修業健康發展。五是創新舉措,開展農業機械免費實地檢驗,制定了“南潯區農業機械免費實地安全檢驗實施方案”,明確了工作目標、辦理對象、辦理內容和實施步驟。2015年對純農業田間作業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實行免費實地檢驗,對烘干機、插秧機、水產養殖機械、機動植保機械、飼料粉碎機等實行備案管理。純農拖拉機、聯合收割機定期免費實地安全檢驗率達90%以上,納入備案制管理的農業機械檢驗率達80%以上。六是加強對全區外來收割機的監管和駕駛員的安全教育。每年秋收季節,都有周邊地區聯合收割機來南潯區作業,區農機站為此及早做好安排,在外來聯合收割機來本區作業期間,做好安全檢查登記并發放安全生產宣傳資料,督促他們提高安全意識和做好事故防范工作。
1.4強化部門協作,構筑農機安全執法防控新機制
一是建立與交警部門定期聯絡機制。定期分析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勢,提出安全監管建議和措施,為加強有效監管、防止重特大農機事故的發生提供保障。二是打擊車輛非法改裝。根據群眾舉報,通過多次現場檢查,取締了一拖拉機非法改裝點。三是加強外籍車輛和駕駛員管理。隨著本區籍車輛監管的加強,加強對外省外市拖拉機的管理已成為控制事故發生的關鍵因素。根據上級部門要求和平安農機創建的需要,區農機站將對外省籍外市籍拖拉機安全如何管理作為2015年的重點、難點工作進行研究破解,并開展登記工作。2015年共調查登記外省籍拖拉機139臺,累計共登記212臺,力求掌握外省外市籍拖拉機及駕駛員分布情況等第一手資料,為整治外省籍拖拉機牌證違法行為及將駕駛人納入安全宣傳對象作準備。四是加強路面動態監管。自創建工作開展以來,區農機站配合市農機監督管理所和區交警部門,結合農機安全隱患排查治理、農機行業安全生產、拖拉機交通安全集中整治行動等活動,積極開展農村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外省籍拖拉機專項整治、農機行業安全隱患排查等一系列農機安全執法行動,開展經常性的農機安全檢查,取得了顯著成效。
1.5加強隊伍建設,樹立農機安全管理新形象
農機安全生產工作需要一支強有力的執法監管隊伍。近年來,南潯區通過穩定機構隊伍、提升人員素質、強化執法能力、開展便民服務等手段,加強自身建設,樹立農機安全管理新形象。一是明確機構職能與類別。由區編委發文,明確農業機械監督管理站是農機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職能部門,為監督管理類事業單位。二是強化內部管理。幾年來,進一步完善各項制度,實行辦事程序、收費標準、辦事人員等項目公開,設立AB崗工作制,推行辦事承諾制、首問責任制,積極推行政務公開,接受群眾監督,確保了農機執法工作的廉政、便民、高效。三是提升隊伍素質。強化業務知識培訓,在配合執法工作中沒有“無作為、濫作為、慢作為”的群眾投訴案例發生。

(1)營造了創建平安農機的良好工作環境和濃厚社會氛圍,全區上下都來關注、重視農機安全生產,廣大群眾、農機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意識有了很大提高,為全區農機安全生產打下了堅實基礎。
(2)通過創建活動,農機安全生產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得到了進一步落實。區、鄉鎮、村各級農機安全監督管理網絡進一步健全,運行進一步規范。
(3)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牌證及駕駛人的管理進一步規范,上牌率和持證率都達到了95%以上,年檢率達到90%以上。
(4)農機安全生產監管力度進一步加大,事故隱患得到消除,農業機械安全事故四項指標得到有效控制,近幾年來未發生農機重特大事故,確保農機事故各項指標零增長。
(5)逐步構建起了農機安全生產的源頭管理、執法監控、宣傳教育“三大防線”,實現了農機安全生產的全程監管。
“平安農機”示范區的創建,給南潯區農機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帶來重大推動和促進作用,使全區農機安全生產形勢有了進一步提高,從源頭上夯實了農機安全生產基礎,同時也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今后區農機部門將進一步深化創建工作,不斷完善和提高,把發展農業機械化和農機安全生產有機結合起來,為打造“平安南潯”、構建和諧社會而努力,為農村經濟發展、農業生產增效、農民增收做出更大貢獻。
作者信息:站長,湖州市南潯區農機管理站,313000,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