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玲
春末夏初時節(jié),人的脾臟功能處于轉向旺盛的時期,此時脾的旺盛會帶動胃腐熟水谷的功能,人的消化吸收能力會增強,胃口會比較好,正是吃五谷雜糧補養(yǎng)脾胃的好時機。而“春困”從中醫(yī)的角度來講,是人體生發(fā)之力增強又氣血不足所致的困乏,更要多吃養(yǎng)脾胃的五谷,強健脾胃功能,使食物在轉化為氣血的同時輸布給全身提供能量。
小米養(yǎng)脾胃
小米為五谷之首,是五谷中營養(yǎng)最好的一個。其性溫,能補益脾胃。脾胃為后天之本,人食五谷而化精,靠的就是脾胃。只有脾胃好了,其他的內臟才有營養(yǎng)來源。可用新鮮的小米煮粥喝,取上層米油喂食脾胃虛弱的小兒,經常食用可以健胃補脾、防止腹瀉。而老年人、產婦、手術后的病人,他們的腸胃功能很虛弱,此時服用小米粥養(yǎng)脾,遠遠勝過人參雞湯。熬煮小米粥的時候,也可以加入紅棗、蓮子、百合、雞蛋等來增加營養(yǎng)和風味。
綠豆為平肝圣品
春天在五行中屬木,而肝臟屬于木性,因此春氣通肝。在春天,肝氣旺盛而升發(fā),要加強對肝的護養(yǎng)。綠豆為五谷之中的平肝圣品,可以清肝火,特別是在春末夏初時節(jié),尤其適合肝火偏旺者以及有高血脂、高血壓、脂肪肝、愛發(fā)火等癥狀的人。另外,用枸杞子、懷菊花泡茶常飲,既能清肝明目,又能養(yǎng)肝血之不足,還可以降血脂、降血壓、治頭暈。
稻為肺之谷
稻即我們日常生活中吃的大米。它性偏涼,能補肺陰、益腸、止煩渴、利小便、補中益氣、生肌。肺熱者、咳嗽者、咳黃痰者,宜喝大米湯。中醫(yī)講肺主皮毛,因此,想美容的女性可以常喝大米粥上層的米油,久喝必有功效,勝過任何化妝品。也可用大米和芡實煮粥喝,可以補肺益精、通血脈、好顏色。
黑豆為腎之谷
黑豆味甘性平,具有補腎強身、活血利水、解毒、潤膚的功效,特別適合腎虛者。日本有一個健康食物納豆就是用黑豆發(fā)酵后制成的,類似于我們常說的豆豉。在這介紹一個黑豆最簡單的吃法,將黑豆煮熟后,放少量鹽拌勻即可,常食可以補腎壯骨。另外,將炒熟的黑豆趁熱倒入米醋中密封,吃豆喝醋,長期堅持可以降血壓。
小麥善補心氣
春天易有心煩、心慌、失眠等癥狀,不妨用小麥煮粥喝。一般喝1個星期左右,大部分人都可以見效。《本草綱目》載:“小麥能除熱、止煩、潤燥、利小便、善補心氣。”在五谷中,小麥是惟一得四時之氣的,它秋種夏收,生長經歷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
專家提醒,五谷雖好,但要定時定量,不可暴飲暴食不加節(jié)制。五谷的養(yǎng)人作用也要配合合理的飲食搭配和起居調節(jié),還有心情的調適,只有這樣才能讓身心越來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