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秀玲
摘 要:在現代社會發展過程中,不論是學校還是社會中都設立有專門的圖書館以供人們進行知識學習。從這一方面也可以表現出我國當前是一個追求知識的知識型社會和國家。但是圖書館的數量越來越多,圖書館中工作人員的工作質量也越來越差,從而導致我國圖書館在日常的管理和提供服務方面表現出了不容忽視的人本化問題。因此,本文就針對人本化這一關鍵性的問題,對產生這一問題的原因進行分析,從而針對這一問題提出筆者個人的觀點和看法,希望能為社會管理提供一點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現代化管理;圖書館;管理與服務;人本化;管理
我國社會不斷發展,人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使得目前社會中的各種功能不再被某一特定的場所獨自擁有。例如文化教育功能不再是學校等文化場所所獨具有的功能,現在這一功能被社會所放大和強調,并且由圖書館和博物館等社會文化機構來承擔一些教育功能,對特定的接受教育群體展開潛移默化的教育。而在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紙質書籍受到電子書籍的強烈沖擊。因為紙質書籍需要消費大量的資金成本,而電子書籍只需要少量費用甚至不需要費用就可以展開學習。因此,從這一個角度來看互聯網對社會中的圖書館產生了極為強烈的沖擊。在科學技術發展的今天,必須要減少信息時代對現代圖書館所產生的影響,就需要相關部門加強現代圖書館的管理和服務。
1 在圖書館中采用人本化的管理和服務的意義
所謂的人本化就是在“以人為本”,而針對這一概念的理解,可以從“人”和“本”兩個角度進行理解。“人”指的是社會中所有的人民,不僅僅是廣大基層人民群眾,還包括的社會的統治者,強調在社會中人人平等這一理念;“本”是一個抽象性的概念,需要從整個社會群體中的社會關系去理解,將人看做整個社會發展的基礎,整個社會的主體,是社會中一切發展事物的前提,是一切事物的源頭和依據,從這一方面我們可以認為,人是社會的目的。“以人為本”這就是強調了人在社會發展過程中所起到的主體作用。這一理念最早源于歐洲的文藝復興時期,強調人在社會生活中的自由和根本作用,因此西方國家十分強調個體的自由權利和本質性的人權。但我國后到傳統社會的思想理念的控制,我國人民在人權以及自由權等基本權利方面沒有做到充分的理解和重視。但是在社會不斷發展的今天,我國與西方國家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密切,西方思想對我國意識形態領域也產生了極大的沖擊,我國人們開始強調人權和人身自由權等權力的重要性,“以人為本”的思想觀念也被我國領導人當做政治管理核心用于社會管理中。
而在圖書館的管理和服務中強調人本化,主要指的是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在管理和提供服務的過程中強調“以人為本”的思想觀念,并且是圖書館發展的基礎和前提。因此,在圖書館的日常工作過程中,工作人員與讀者兩個群體之間相互尊重和愛戴,保持兩者之間的和諧關系,才能實現圖書館的管理與服務人本化,才能促進圖書館在社會發展過程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 在社會發展的現階段中社會圖書館管理與服務人本化存在的問題
2.1 經濟上的匱乏
現代社會發展過程中,科學技術成為社會發展的主要推動力,推動著社會朝著數字化的方向發展,朝著便利化的方向不斷發展。同時,也豐富了人們日常生活,提供了豐富多彩的娛樂方式使人民群眾感受到社會的豐富多彩。使得許多人開始迷戀多彩的生活而不愿意繼續讀書等這般枯燥無味的休閑娛樂生活,尤其是網絡電子書的崛起,對紙質書籍產生了巨大的沖擊。這一發展趨勢也對圖書館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使得圖書館開始呈現出衰落的跡象。由于目前政府將注意力放在社會發展方面,而忽略圖書館等社會文化機構的生存環境。這使得圖書館缺少政府資金支持,嚴重束縛了圖書館的發展。
2.2 不完善的管理體系
社會發展過程中強調著以人為本,將人作為社會發展的中心,需要一切都從人的需求角度出發,將人的需求作為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這就要求各級工作人員和管理人員都以為人民提供良好的,“以人為本”的工作服務,時刻為人民群眾服務。然而,在當前社會發展過程中,我國圖書館在管理以及服務提供方面做得十分不利于圖書館的發展,也就是的圖書館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使得人民群眾針對圖書館存在著各種不滿,也無法實現圖書館“以人為本”這一服務目標。主要問題是現階段的圖書館的日常管理工作方法陳舊,管理體系不完善,使得圖書館工作人員導致圖書館的管理工作效率低下,質量差,對圖書館的發展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
2.3 館員自身素質太低
傳統的圖書館管理并不需要很高的專業素質,因為圖書館內大部分都是紙質文獻,館員只需要進行圖書的擺放和清潔等工作,或者有人借閱圖書時進行簡單的記錄即可。但是隨著數字化技術在圖書館中的應用,計算機和網絡等方面的操作需要比較專業的人員進行,因此傳統的圖書館管理方法已經不再適用。比如,管理圖書館的圖書數據庫、借閱圖書數據庫等,這些都需要館員具有較強的專業技能和豐富的專業知識。然而,現階段館員的業務素質普遍較低,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圖書館無法適應時代的發展。
3 提高現代圖書館管理和服務人本化的對策
3.1 管理人本化的對策
從根本上講,要想提高現代圖書館管理的人文化,圖書管理者和館員就要時刻秉著是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的思想,明白一切的服務都是為了方便讀者,任何的工作都應以滿足讀者的需求作為目標。同時,圖書館的管理者要尊重圖書館的館員,培養館員的溝通與交流能力,使他們與讀者在溝通時,盡量避免產生語言上的矛盾,并在此基礎上,培養館員的團結意識,讓館員意識到自己是集體里的一份子。此外,我們還應積極為讀者營造一個良好的讀書氣氛,以科學化的內部管理服務讀者,從而為讀者打造一個人本化的環境。
3.2 服務人本化的對策
眾所周知,讀者是圖書館事業發展的前提條件,沒有讀者,圖書館的存在和發展就無從談起。因此,要想進一步做好人本化服務,我們仍然需要做好很多方面的措施:首先,我們應該明確服務對象,即人本化服務的目標。因為不同的圖書館,甚至同一個圖書館的不同區域,服務的讀者群都是不盡相同的,只有明確服務的讀者群,才能“對癥下藥”,滿足不同群體讀者的需求。其次,對于圖書館的館藏,我們也應該隨著讀者群的不同而靈活改變。具體而言,我們可以建立一個讀者交流系統,通過和讀者的交流與溝通,進一步了解讀者的需求變化,以便及時對圖書館館藏內容進行調整。
結束語
社會主義經濟的提升,讓圖書館事業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在現代化的圖書館管理中,“人本化”是重中之重。通過管理的人本化,能夠改變傳統死板的管理模式,充分發掘館員潛力,改善他們的工作效果;服務的人本化能夠及時、充分地了解讀者需求,發揮現代圖書館應有的功能。
參考文獻
[1]巴翠.論現代圖書館管理與服務人本化[J].武漢生物工程學院學學報,2013(10):154-156.
[2]陳景枝,陳廣林.論現代圖書館管理與服務的人本化[J].河南圖書館學刊,2007,27(6):74-76.
[3]李菊清.探析現代圖書館管理與服務的人本化[J].經營管理者,2012(2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