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超然
摘 要:在野生動物的飼養工作中,野生動物的飼料與喂養步驟是基礎前提。野生動物的飼料關系到動物的健康、成長以及繁殖。飼料不僅是野生動物生存的基礎,還是動物園內飼養工作的關鍵任務。本文簡單分析了提高野生動物飼料利用效率的方法,僅供參考。
關鍵詞:野生動物;飼料;利用效率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先進的科學技術逐漸涌現,動物飼料的商品化特征也在逐漸突出。有關部門對動物園飼料方面的投資力度減小。因此,現階段動物園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盡最大能力減少飼養成本,提高飼料的利用效率。具體可以采用的方法如下。
1 完善飼料的采購和檢查
用于飼養野生動物的材料多種多樣,根據飼料的性質可以劃分特種飼料、礦物質飼料、動物性飼料以及植物性飼料等類型。由于社會經濟模式在持續的轉變,動物園的管理模式也在逐漸地完善當中,因此野生動物飼料的類型、價格等方面也在變化當中。面對這樣的情況,對于飼料的采購工作應該進一步的改進。走入市場開展行情的調查工作,便于更好的進行飼料的采購,是采購飼料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在市場開展行情調查的過程中,應該先選擇一家或幾家誠實、可靠的商家建立合作關系,為動物園提供一定數量的飼料。在開始合作的階段,需要與商家交涉好,也是動物飼料的質量必須予以安全保證。然后,在飼料準備入庫時,進行監督和檢查的環節,嚴格的按照相關的規定和標準來核驗飼料的數量和質量。當發現不符合標準的飼料時,應該及時處理,拒絕接收,并與上級部門溝通解決辦法。堅決禁止水分含量過高、變質、腐敗或者發霉的飼料進入到動物園的飼料庫。
在采購飼料的過程中,負責采購的工作人員有責任前往飼草基地考察飼草的生長態勢。有關的工作人員應該定期到飼草基地,檢查飼草生長過程中是否出現問題,農藥的噴灑情況以及預計達到的產量,基地附近是否會發生疫情等。定期的檢查工作有利于保障飼料的安全。除此之外,工作人員還應該根據氣候的情況,購置一些新鮮飼料,適當地調劑野生動物的需求。在購置過程中,要注意避免農藥殘渣過量的飼料進入飼料庫。
2 重視飼料的加工、貯藏和研究工作
2.1 通常情況下,動物園中動物飼料的加工處理和貯藏工作都是由配料室完成的。動物園飼料工作的主要負責人是班組長,而班組內的每一名成員又對班組長負責。在開展飼料的加工處理、生產和分發的工作時,工作人員都會嚴格的遵循飼料配制和操作的程序和規定,按照不同的動物種類,動物的年齡、性別,以及動物的采食習慣和性質,運用相應的加工工藝和方式。在加工工作的準備階段,會事先進行一系列的消毒工作。加工現場、工藝器具以及飼料都能需要接受消毒。而且需要根據季節的特點采用對應的方式。比如在冬春季節,需要重視飼料的防凍和解凍過程,在夏秋季節,需要重視飼料的霉變工作。動物園應該采購一些不同類型的用于加工處理飼料的設施,比如和面機、切菜機、粉碎機、鍘草機等。飼料加工工藝的機械化特征,減輕了動物園對于加工飼料的壓力。既降低了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又減小了飼料的耗費量。
2.2 在飼料的貯藏方面,以前我園一直沿用傳統的倉貯方式,這樣由于墻面的反潮現象,造成了大量飼料的浪費,根據工作的實際情況和需求,將原先的貯藏室進行了改造,由倉貯方式改為層架式貯藏,這樣一方面為發放飼料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減少了飼料因反潮現象而發生霉爛、變質的浪費。
2.3 野生動物的營養與飼料研究是一項起步較晚的新科學,它可以根據不同動物、不同需要、不同的生長階段,在飼料上進行科學的、合理的、多樣化的配合以保證動物的健康,近年來,西寧動物園加大了這一方面的研究、探討工作,根據多年的飼養經驗,總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近兒年,在單位領導的重視下又加大了各類動物飼料營養的研究工作,先后制定了肉食動物、草食動物、雄雞類動物的飼養標準及草食動物、雄雞類動物的顆粒料配方,從而在野生動物繁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3 注重與飼養員的溝通,提高飼料的綜合利用率
飼料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野生動物的健康成長、繁殖以及飼料效率的高低。有些動物園由于條件限制,無法對飼料進行科學的鑒定,直觀的飼養效果仍是檢驗飼料配方、品質的有效手段,要做到這一點,經常深入飼養隊進行實地觀察以及與飼養員溝通是非常必要的。近年來,配料室的工作人員改變以住的思想觀念,每天深入到各飼養點與飼養員密切交談,發現問題及時進行解決,飼養員也對飼料加工、配制方面提出了許多意見和建議。之前某市動物園將“孔雀園”承包給經營商,經營商由于注重經濟效益,對園內所飼養的動物沒有按照飼養程序進行飼喂,造成動物營養不良,過度消瘦、甚至死亡。在此情況下,配料室人員及時進行飼料的調整,加大了動物性蛋白如雞蛋、肉沫的飼喂,提高了動物的膘情,短期內控制了動物的病情。
再比如,某市的動物園從外地動物園引進了一批獼猴后,與本園原有的混養在一起,一周之中連續死亡了兩只,飼養員認為飼料品種單一,加之獼猴疥螨病嚴重,便將情況給園領導及配料室進行了匯報,通過實地觀察,重新制定了飼料標準,在原來飼料的基礎上加了饅頭、餅干、西瓜、黃瓜、雞蛋、火腿腸、米飯等,并且每天詢問飼養員動物采食情況、喜食何種飼料等,通過近一個月的加強飼養與兩次藥浴工作,目前,獼猴的體質有了明顯的改善。通過上述兩例,可以看出配料室與飼養員溝通的重要性。
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我國的飼料管理工作,和提高飼料利用效率工作已經獲得了一定的進步。開展優質的飼養工作有利于促進野生動物的健康成長、發育以及繁殖,同時還起到抗病的作用。飼料的管理工作是動物園飼養動物的前提,也是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措施。只有重視飼料的管理,提高飼料的利用效率,細致的飼養動物,才能夠推動動物園工作一直在良性循環的方向上發展。未來,我國會深入探究提高野生動物飼料的方法和手段,使用先進的技術,加強野生動物飼料的管理力度,提高飼料的利用效率。
參考文獻
[1]黃顯達,鄭朝倫.深圳野生動物園管理創新見成效[N].中國旅游報,2010-11-05(007).
[2]楊淑慧.中國野生動物養殖業可持續發展策略研究[D].哈爾濱:東北林業大學,2011.
[3]陳春艷.我國野生動物馴養繁殖法律制度研究[D].長沙: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