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欽國
摘 要:在建筑行業發展的過程中,綠色建筑的概念越來越深入人心,綠色建筑的建設離不開綠色建材的應用,在建筑表皮設計的過程中,綠色建材的應用也給整個表皮設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分析了綠色建材在建筑表皮設計中的藝術表現方法,以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綠色建材;建筑表皮設計;藝術表現方法
建筑工程的效果主要是借助材料組合來展示的,在建筑工程施工的過程中,材料是非常關鍵的一個因素,建筑設計師通常是對建筑材料進行全面的組合處理,從而更好的展現出其建設的具體意圖,也起到了美化建筑外觀的作用,當前,綠色建筑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在綠色建筑建設的過程中,主要采用的是環保型材料,所以,在當前建筑行業發展的過程中也出現了很多新的名詞,其中建筑表皮和綠色建筑就是非常重要的兩個名詞,這也給建筑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綠色建材概念
通常我們所說的綠色建筑就是指綠色建筑材料,它也被人們叫做環保建材,在20世紀80年代后期,綠色材料的概念就已經出現,這一概念的出現對當時的社會發展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在20世紀90年代,綠色材料的定義又有了新的變化,它主要指原材料加工、產品制造和利用過程中對環境和人的健康沒有負面影響的材料。
綠色建材主要指的是在綠色材料的定義前提下發展起來的,綠色建材的概念正式出現于上世紀末,剛剛出現的時候,綠色建材的定義就十分的清晰和明確,綠色建材指的是使用清潔生產技術的前提下減少資源的消耗量,使得廢棄物盡量無害化,在一次使用結束之后還能重復利用,對人體和環境都不產生危害的建筑材料。
2 建筑表皮
在建筑領域,建筑表皮這一詞匯已經應用了很長一段時間,同時其應用的范圍也越來越廣泛,而在本文當中,建筑表皮通常就是指建筑物接觸的外部環境、建筑物外界表面所能接觸到的環境和建筑構成形式、內外空間組合具體形式的一個總和。
從建筑表皮和建筑表面、建筑外圍護等多個名詞而言,它們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相似性,在某些情況下,這些概念基本上是可以通用的,但是,不同的概念都有其側重點,展現的內容也不相同,和其他的概念比較起來,建筑表皮比較側重點是建筑的外表面,其具有非常強的獨立性特征,建筑的外界能夠單獨的成為一個完整的個體。在越來越重視節能環保工作的情況下,建筑表皮的概念也在這一過程中得到了一定的擴充和完善,從某個角度上來說,建筑外表皮和動物的表皮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建筑的維護結構具有建筑溫度調節功能,這樣也就使得室內的換氣更加的順利。按照外部環境的具體情況對溫度進行適當的調整。所以建筑的外部維護結構也具有較強的功能性,和其他的概念相比,建筑表皮更加重視的是體現建筑維護體系當中具體的含義和功能。
3 綠色建材在建筑表皮設計中的藝術表現
當前,節能的理念在各個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建筑表皮設計的時候也越來越多的應用了綠色建材,這樣一來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建筑表皮設計工作的健康發展,以下筆者結合具體的案例和自己的實際經驗對建筑表皮設計當中的藝術表現進行簡要的分析和闡述。
3.1 相似材料的組合表現
這種表現形式通常就是指應用色彩和質感相似度比較高的材料,有些時候甚至只使用一種材料當作建筑表皮的材料,這種設計方式能夠十分有效的體現出建筑表皮的整體性,不同的材料組合而成的表皮會使得建筑的表皮風格更加的統一,視覺也更加的自然,同時因為是不同的木材會在質感上有一些細微的變化,使得整體效果更為和諧。
3.2 多種材料的組合表現
這種材料組合方式在建筑表皮設計當中是非常常見的一種形式,因為不同的材料在質感方面存在著非常明顯的不同,色彩和激勵會給人不同的觸覺和視覺感受,所以,不同材料的組合一般會出現非常強烈的視覺對比,此外也更加鮮明的展示出了建筑的層次感,但是,這種設計方式并不是沒有任何藝術設計的隨意組合,也不是組合數量越多就越好,建筑師在設計的時候必須要對材料自身的特征加以全面的了解,和環境與主題形成協調和呼應,只有這樣,才能展現出良好的效果。
3.3 表現綠色建材的細部情感
細部設計是材料表現力的重要內容,對材料的細部推敲在現代建筑表皮創作過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細部設計展現了表皮形態的完美,它將不同的材質、飾面進行綜合,體現了面與面之間、局部與整體之間的不同材料和構造的交接方式,并且這種交接帶來了表皮色彩、材質及紋理的交接。正如語言具有情感一樣,細部在建筑表皮中也體現出各種不同的表情。在表皮設計中,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研究材料交接的節點設計,這不僅是技術層面的要求,更是對形式感的追求。經過仔細推敲的細部設計可以體現建筑的尺度感、表達不同構件之間的關系、豐富人們的視覺感受、表達深層的地域文化內涵。可以說,為了表現出建筑的設計內涵,就要對綠色建材的細部感情進行有效的表達,通過綠色建材的細部感情表達,來突出建筑的深刻設計內涵。總而言之,在很多的優秀的建筑表皮必然有精彩的細部處理,這些細部的處理,表現出了建筑的深刻內涵,對建筑價值進行了有效的提升。反之粗制濫造的細部無法讓人感知設計的品位,從而也就降低了建筑的價值。
3.4 材料的借光表達
“光”通常情況下包括自然光和人工光兩種。對建筑而言,自然光起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建材的形、色、質之所以能夠被人感知,都依賴于陽光。建筑師應該在建筑設計的全過程尤其是開始階段就注重光線的運用。
首先,不同材料由于自身的質地、色彩不同,即使在同一光線的照射下,也會呈現出異樣的效果。表面粗糙的材質,如木材、磚、石材、混凝土等,由于能夠對光線進行漫反射,使光線均勻而柔和,形成空間氛圍的均質感。同時,因為沒有直接而強烈的反射,材質界面的視覺特征也會表現得更加真實,容易突出材料的本身質感;對于表面光滑的材質,如玻璃、拋光大理石、光滑的金屬等,由于其較強的反射性,在光線的照射下往往會產生較為強烈的反光,形成視覺上的沖擊,令人精神振奮。
其次,不同的光線條件會影響材料質地、色彩的表達。同一種表皮材料,會因為太陽角度的不同和太陽色彩的變化而產生不同的陰影和明暗變化,給人們帶來不同的視覺感受。當光線充足時,材料的質感會結合光影效果得到最大的體現,色彩也會顯得飽滿而生動,使整個建筑物看上去充滿活力;當天氣陰沉時,陽光呈漫反射狀態,顯得平均而柔和,光影的對比就顯得微妙而含糊不清。
結束語
當前,我國的城市化發展水平顯著提高,我國資源和環境現狀不容樂觀,時代的發展要求我國建筑要具有高度的美觀性和適用性,同時還要在這一過程中展現出非常好的節能性和經濟性,這樣才能充分的展現出我國當前可持續發展的策略,因此,我們在建筑表皮設計的過程中可以和綠色建筑有機結合在一起,從而更好的確保我國建筑設計的環保性,為建筑行業的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壽震華.建筑細部(一)[J].建筑知識,2014(6).
[2]陳鐫,莫天偉.建筑細部設計[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