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燕
摘 要:本文就地下室外墻裂縫出現的原因來探討了地下室外墻裂縫預估以及控制的相關措施,由于地下室外墻是一項較為復雜的工程,而且由于外部因素的干擾,地下室外墻會出現嚴重的裂縫問題,因此,要想使得地下室外墻裂縫能夠得到有效的處理,就需要采取合理的控制措施,保障地下室外墻施工的整體質量,以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的質量。希望本文的探究能夠為相關的人員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地下室;外墻;裂縫;預估;控制措施
在建筑不斷發展建設的時候,為了能夠提升建筑的使用空間,很多的建筑都建設了地下室,而在對地下室外墻進行施工的過程中,往往會因為各種因素的影響,而出現嚴重的裂縫問題,因此,要對地下室外墻裂縫進行合理的預估,從而達到對地下室外墻裂縫的控制,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得地下室的施工質量得到提升,進而使得建筑的整體結構更加的穩定。下面本文就針對地下室外墻裂縫預估與控制進行深入的探究。
1 地下室外墻裂縫預估的必要性
由于地下室工程屬于地下工程,受到施工環境以及施工技術的限制,使得地下室在施工的過程中,難免會存在一些問題,尤其是在地下室外墻施工中,裂縫問題是最常見的一個施工質量問題,而導致地下室外墻出現裂縫的原因,除了施工上存在的問題,還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1.1 就相關的調查結果可以充分的了解到,地下室工程在進行施工的時候,由于沒有適當的對混凝土的溫度進行控制和測量,從而使得混凝土的性能受到了極大的影響。而且由于施工操作不當,使得混凝土閑置的時間過長,這就造成了混凝土中水量的大幅度減少,而且也使得相關材料的配比量出現了較大的問題,在利用這些混凝土進行施工的時候,就難免會使得地下室外墻的施工質量大打折扣,從而無法保障地下室外墻結構的穩定性,這樣就使得地下室外墻出現了嚴重的裂縫。
1.2 在對地下室外墻進行施工的過程中,由于施工上的失誤,會使得地下室外墻出現嚴重的裂縫問題,而地下室外墻上的裂縫則多呈現出縱向或者是豎向的走勢,甚至有的裂縫會延續到建筑地下室的地板上,針對地下室裂縫進行預估和判斷,對于保障地下室外墻施工的質量具有明顯的意義和幫助。
1.3 在對地下室進行施工的過程中,可選擇用的地下室外墻種類有很多種,要想能夠選擇合適的地下室外墻種類,就要嚴格依據現場的實際施工情況,來確定地下室外墻的應用種類,但是在實際的操作中也明確的了解到,如果建筑地下室外墻的面積越大,則所能夠出現的裂縫也會越大,對建筑地下室造成的影響也會更深,通常來說,地下室外墻上的裂縫都處于延伸的狀態,其在外墻表面上都屬于是均勻的分布,如果當地下室外墻的裂縫已經延伸到內部,這樣的裂縫會對建筑地下室的整體施工質量產生更為嚴重的影響。
1.4 在對地下室進行施工的過程中,可以將地下室工程施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就是將底板與墻體進行合理的連接,另外一部分就是要對地下室外墻上部的結構進行合理的控制和管理,在這兩部位處進行合理的比水帶的設置,但是在設計的過程中,也會使得地下室外墻上出現嚴重的裂縫問題,要想解決這種地下室外墻裂縫問題,就需要對地下室裂縫進行合理的預估,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得地下室外墻的裂縫問題得到有效的控制。
1.5 在施工的過程中會發現,很多的地下室裂縫形狀多為棗核狀,而且這些裂縫都是中間較寬,而在兩端,隨著延伸長度的加大,裂縫的寬度也會越來越窄,而裂縫在延伸的過程中,深度也會逐漸的加深,部分裂縫的深度可以達到5-6cm,這樣的裂縫就屬于重度裂縫,如果不對其進行及時處理,很容易引起較大的工程事故。
2 地下室外墻裂縫的預估
在對地下室外墻的裂縫進行預估處理的過程中,清楚了解地下室裂縫出現的原因,在此基礎上對地下室外墻裂縫進行有效的預估處理。而地下室外墻裂縫的預估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2.1 受到拆模時間的影響
對拆模時間的合理控制能夠有效的避免外墻結構出現裂縫的情況。為了證明這一點,我們將地下室外墻結構分為左側與右側進行試驗施工,并且對兩側的拆模時間進行設定,在實際工程中,左側模板的拆除優先于右側模板的拆除,時間相差為3h左右。
2.2 受到混凝土養護的影響
在地下室工程外墻結構進行混凝土的養護時,由于墻體部分屬于豎向構件,若是對其采用澆水養護那么就很難對混凝土進行養護,這種不合理的養護措施就會導致混凝土出現裂縫,從而無法保證外墻結構的質量。
2.3 受到建筑材料的影響
混凝土在制配過程中,由于施工人員在其中摻入了過多的緩凝型高校減水劑以及粉煤灰,因此導致混凝土的早期強度、各種性能、彈性模量等都有所降低,因此導致混凝土出現裂縫。
3 地下室外墻裂縫控制
3.1 鋼筋能起到控制裂縫開展,減小裂縫寬度的作用。大量工程實踐證明了適當配筋能夠提高混凝土的極限拉伸值,其關鍵在于“適當”,配筋應做到細、密,對于薄壁結構,較細較密的配筋可提高抗裂能力的結論是肯定的,而且易實施,效果明顯。
3.2 嚴格控制墻體鋼筋的位置,特別是水平鋼筋的位置(宜放在外側),當鋼筋要錨入地梁筋或墻頂梁筋或暗柱筋內側時,應采取有效措施(例如鋼筋打彎),以防比墻筋的保護層過大。
3.3 入模溫度T0的控制,可通過控制原材料和拌和水(加冰)的溫度實現。在炎熱夏季(室外溫度30~40℃)用泵輸送混凝土時,應對泵施以澆水冷卻,經實測,混凝土骨料經70m的輸送后,前、后臺的溫差可達4~6℃。
3.4 收縮應變產生的當量溫差△Ty(t)是最復雜、變異最多的參數,水灰比、水泥品種、砂率等是這項參數的主導影響因素,在進行配合比設計時應充分注意。
3.5 墻體溫度時值是調節△T值的重要參數,適當延遲拆模時間4~5d十分必要而且有效。
3.6 墻底部的吊模段可適當提高,以減小上部墻體混凝土的澆筑高度;盡可能早回填土。
3.7 連續澆筑的墻體混凝土長度超過一定長度(例如50m)時,宜在底板、外墻、頂板設置后澆帶,后澆帶處的鋼筋宜斷開。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對地下室外墻裂縫進行預估的過程中,需要先對地下室外墻裂縫出現的原因進行合理的分析,在清楚的了解到這些原因的基礎上,才能夠預估出地下室外墻裂縫所能夠產生的危害,從而就可以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對地下室外墻裂縫進行控制。而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相關的施工人員能夠合理的采用各種施工材料,合理的了解混凝土的性能,加強施工惹怒眼的質量安全意識,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得建筑地下室外墻的裂縫問題得到有效的控制,從而提升建筑地下室施工的整體質量。
參考文獻
[1]莫衡宇.淺談高層建筑地下室出現裂縫的成因及處理措施[J].技術與市場,2012(2).
[2]盛新峰,袁媛.地下室外墻施工中裂縫控制措施初探[J].科技致富向導,2011(20).
[3]鄧海滔.地下室外墻施工中裂縫控制措施初探[J].科技風,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