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洪清風”撲面來
良好的政治生態是經濟發展的“生命線”和“動力源”,決定著一個地區的核心競爭力和發展承載力。2015年以來,沈陽市于洪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從嚴治黨系列重要論述,結合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扎實開展“于洪清風”主題活動,從根本上改善了發展環境,為打造富裕幸福生態和諧新于洪提供了健康的保證。

沈陽市于洪區召開領導干部廉潔從政專題教育大會
結合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于洪區委、區政府扎實推進以政治清明、政府清正、干部清廉、同事關系清新、政商關系清楚為主要內容的“于洪清風”主題活動,全力打造良好的區域政治生態。
一是堅持將政治清明作為打造良好政治生態的核心。于洪區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執政理念不動搖,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全區百姓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堅決正風肅紀,要求全區領導干部首先對自身高標準嚴要求,從“學、悟、修”三個字入手,加強理論學習,領悟內涵,不斷修正。制定出臺“于洪區政府部門權責清單”和23個政府部門“三定”方案,政府權責得到有效規范,確保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二是堅持將政府清正作為打造良好政治生態的根本。一方面,堅持健全機制,履職盡責,實行主體責任區委常委和區級領導包保責任制,建立了“領導班子成員落實主體責任工作臺賬”“區管班子成員落實主體責任工作臺賬”,確保工作有據可查。實施黨委領導班子集體責任、主要負責人責任、班子成員責任“三責聯考、聯查、聯追”,并將“兩個責任”落實情況納入全區年底績效考評體系。另一方面,努力提高行政效能,務實為民,有效落實年初承諾的37件民生實事,基本完成“十大民生工程”四年計劃,廣大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大幅提升。
三是堅持將干部清廉作為打造良好政治生態的保證。于洪區先后開展了“堅守信仰、清廉人生”從政專題教育會、廉政故事征集等活動,制定下發《關于落實黨風廉政建設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及責任追究的實施意見(試行)》等制度文件,完善“廉政約談”制度,堅持依法查處案件,共受理信訪舉報646件(次),初核123件,立案71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67人,其中移送司法機關4人,共計收繳違紀款217.5萬元。探索和改進了廉政風險預警和防控機制,實施“廉情監察點”制度,鏟除一切滋生腐敗的土壤。
四是堅持將同事關系清新作為打造良好政治生態的基礎。于洪區堅持搭建清新的同事關系,堅決杜絕明爭暗斗的不正之氣和“人情歪風”。一方面,通過創新干部選拔機制,采取個人自薦及單位黨委推薦的方式,根據個人獲獎情況、年度考核情況、任職考評情況及基層鍛煉經歷進行綜合考評,來確定區管后備干部人選。另一方面,著力整治于洪區人情禮往比較重的“人情歪風”,以中央八項規定和反“四風”為主要抓手,要求領導干部從自身做起,使變了味的禮尚往來回歸正常。
五是堅持將政商關系清楚作為打造良好政治生態的關鍵。于洪區全力營造政商關系新常態,著力實現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大力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進一步明確政府在市場經濟中的裁判員和服務員作用,打通服務企業“最后一公里”。扎實開展“雙聯雙促”包保活動,堅持以問題為導向,組織區領導、重點區直部門和經濟區項目服務局幫扶191戶重點企業和130個重點項目,組織企業家問政座談,組織用工培訓1500余人次,下撥扶持資金3200余萬元。同時,區委、區政府要求領導干部劃清與企業交往的界限,明確相互定位,把握交往尺度,堅決避免黨員領導干部違反規定干預和插手市場經濟活動以及由此引發的諸多問題。
一年來,于洪區扎實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從打造優秀的從政文化入手,優化了發展環境,實現了區域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一是面對新形勢謀求新發展,必須立足實際,尋求突破。當前,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完成穩增長任務艱巨繁重,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疲勞期和膠著期,面臨的阻力和困難不斷加大,依靠傳統思維和手段已經無法滿足振興發展的實際需求。只有著眼發展大局,立足自身實際,以創新的思維找準突破的方向和著力點,打造優秀的從政文化,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才能凝聚發展正能量、提振改革精氣神,實現真正的歷史性突破。
二是面對新形勢謀求新發展,必須勇于擔當,砥礪前行。“大事難事看擔當”,敢于擔當是黨員干部必備的基本素質和職責要求,也是一個地區直面矛盾、負重前行的勇氣和決心。廣大黨員干部面對新的起點、新的機遇,更應該實干攻堅,克難前行,鼓足擔當有為的勇氣,承擔難事,讓責任意識融入血脈;更應該挺起擔當有為的胸懷,推功攬過,甘于奉獻,將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牢記心間;更應該展現擔當有為的能力,彰顯擔當智慧,使工作水準永立潮頭。
三是面對新形勢謀求新發展,必須緊密結合,突出實效。當前,于洪區正處在產業結構升級、發展方式轉變、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開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載體活動顯得尤為必要,只有始終堅持把從政文化建設融入謀求發展、富民強區的實踐當中,切實找準活動的結合點和著力點,把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一起謀劃、一起部署,才能把握經濟發展的關鍵點和總開關,與經濟建設緊密結合,切實把特色活動的實際成果轉化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
四是面對新形勢謀求新發展,必須狠抓隊伍,強基固本。振興發展,關鍵在黨,關鍵在人。建設一流的干部隊伍是促進地區科學發展的堅強保證。于洪區通過“于洪清風”主題活動的開展,進一步聚焦促進干部健康成長的內在需要,實現了在思想上正本清源、在行為上滌濁揚清,力爭從根源上杜絕發展中各類問題的發生。因此,必須全面落實從嚴治黨的各項要求,進一步強化紀律約束,筑牢清廉從政的道德防線,努力打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隊伍。
一個地區,政治風氣直接影響社會風氣,影響經濟發展。一年來,于洪人開展“于洪清風”主題活動,助推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改革創新精神,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

機關干部(右)走訪慰問幫扶對象
新動力——隊伍建設提檔升級。“于洪清風”主題活動開展以來,于洪區堅持把加強隊伍建設作為打造良好從政文化的根本抓手,推行“看品行、看政績、看能力、看口碑”的“四看”用人導向,探索試行了區管副職干部初始提名制度,創新實行了區管后備干部培養選拔機制,成功破解了“少數人選少數人”的弊端,有效激發了廣大干部干事創業的熱情。
新面貌——城區建設發力提速。“于洪清風”主題活動開展以來,黨風政風明顯改善,干部作風煥然一新,面對困擾多年的征收難題,于洪區開展了土地征收“百日攻堅戰”活動,領導干部親赴一線、包保到戶、上下齊心、合力攻堅,成功化解了一大批歷史遺留問題,累計完成土地征收面積270萬平方米,完成管網排遷95公里。拆遷難題的破解極大地推動了城區建設的步伐,2015年以來,全區共開復工重點項目116個,施工面積1066萬平方米,完成投資289.4億元。
新生態——發展環境更加優化。“于洪清風”主題活動開展以來,于洪區以“集中審批”為核心,全面梳理審批職能,取消審批事項5項,后置審批4項,精簡審批要件64件,壓縮辦理時限42個工作日,為企業項目的開工建設節省了大量的前期成本。為了給企業項目提供全程無間隙服務,于洪區提出了延伸式、一站式、包保式、保姆式的服務理念,搭建了區級領導、區項目辦、經濟區項目服務局三級聯動、三位一體、全程包保式服務格局。
新亮點——結構調整轉型升級。“于洪清風”主題活動開展以來,于洪區主動適應新常態,積極培育新興產業,著力走出了一條更有質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續的產業發展之路。編制完成了《于洪電子商務產業發展規劃》,確定了國際物流港、永安商貿區“兩區聯動”的發展格局。編制完成了《于洪區環保產業及用地規劃》,加快第二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工業發展速度位居全市前列。于洪區的改革實踐還得到了國家和省、市的高度認可。成功獲批國家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2015年,于洪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81.2億元,增長4.5%,增幅排名全市第一,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8.9億元,增幅排名位列全市第二。
春來無限好,發展正當時。站在新的起點上,于洪區必將搶抓機遇,開拓進取,以經濟社會建設的全新成果,開啟“十三五”的嶄新征程。
(沈陽市于洪區委組織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