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聯通研究院 北京 100032
人口老齡化、醫療/護理資源的短缺和分布不平衡等問題,都在呼喚著“移動‘互聯網+’健康”。
2015年,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CCSA)第11技術委員會(TC11)成立了“移動‘互聯網+’健康”工作子組,掛靠在TC11 WG3下[1]?!耙苿印ヂ摼W+’健康”工作子組的愿景是聚集ICT領域的企業和人才,同時吸引健康醫療領域的機構和代表來共同研究如何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助力我國的健康醫療業務和市場的發展。
然而,在近一年后的今天,“移動‘互聯網+’健康”工作子組的工作進展仍然緩慢。健康醫療相關政策的缺失、市場的復雜、醫療信息化技術的相對封閉,以及行業間合作的滯后等原因導致了這一結果。
為進一步參與“移動‘互聯網+’健康”,找到電信運營商的定位,筆者思考了與生態系統相關的問題,歸納了醫療健康系統的演進過程及其對應的生態系統的變化,然后分析了一個國際電信運營商的“移動‘互聯網+’健康”案例,最后對“移動‘互聯網+’健康”的生態系統和電信運營商的定位進行了思考。
筆者看來,醫療健康系統經歷了從醫療信息化系統、遠程醫療系統和互聯網醫院三種形態。因系統解決的痛點不同,當前這三種形態相互并存。
我國是人口大國,醫療資源一貫緊張。為應對人滿為患的情況,大醫院召集醫療信息化軟/硬件提供商,對院內業務系統做了一系列信息化改造,以提高醫院內部的工作效率。這類醫院信息化系統有幾個特點。1)醫療信息化系統由醫院自主建設;2)一般采用局域網作為承載網絡;3)技術生態系統比較簡單;4)主要解決醫院內部人員/資產/業務管理問題、病人就診服務以及與醫保機構的線上交互問題(如圖1所示)。

圖1 醫療信息化的生態系統
為讓優質醫療資源從少數大醫院延伸到更多醫院,電信網絡和ICT技術擴展了院內醫生的作業范圍,使醫院之間的醫療技術合作更加便捷。這便是遠程醫療系統[2]。不過遠程醫療適用對象范圍較小,主要是針對重癥病人用來在大醫院之間進行會診。遠程醫療系統主要有4個特點。1)醫院系統之間具有互操作;2)醫療信息化軟/硬件提供商需要同時滿足2家以上醫院的需求;3)一般采用廣域網作為承載網絡;4)主要解決醫院之間的文件、音視頻材料的實時和協同共享問題(如圖2所示)。

圖2 遠程醫療的生態系統
互聯網醫院有望能夠解決醫療資源短缺和醫療服務不平衡問題,因為醫療資源很有可能只是相對短缺。為說明這一問題,首先需要分析為什么人們會感覺到醫療資源短缺。
按照身體健康狀態,人群可被分為4類。1)重癥病病人;2)常見病病人;3)慢性病病人;4)健康和亞健康人群。
目前的現實情況是,不論大病小病,人們一有病癥就去大醫院,導致大醫院人滿為患,小醫院門可羅雀如圖3所示(線條粗細表示就診人數多少)。
著眼于供需關系匹配失衡問題,互聯網醫院引入了醫患對接中介模塊,以處理供需關系的對接(如圖4所示)。
相比較遠程醫療,除了引入了醫患對接中介(線上分診),互聯網醫院還引入了電子支付、群體協作(即醫生團隊)、遠程復診和遠程會診等能力。這些能力使得人們就診、支付等活動變得更加方便和快捷。
相比較醫院信息化和遠程醫療,互聯網醫院的ICT系統變得更加龐大和復雜?;ヂ摼W醫院的生態系統如圖5所示。

圖3 人群類型與醫療健康服務提供機構

圖4 互聯網醫院對醫患供需分配關系的改變

圖5 互聯網醫院生態系統
通過分析以上3種醫院系統的生態,不難發現,電信網絡提供商均處于一種網絡基礎設施提供的角色,與業務核心相去甚遠。
2015年9月,法國電信(Orange)主辦了健康騎行活動,邀請I型和II型糖尿病患者作為車手參加,從布魯塞爾經巴黎到日內瓦,共騎行1 500km[3]。
活動期間,組織方向參加者提供最新的遠程監護和醫療服務并將活動中采集到的車手的數據(共10天)提供給醫學研究機構。
在這次活動中,法國電信承擔了集成商和基礎網絡提供商的角色,負責以安全的方式采集、傳輸和存儲車手的數據、并保證數據被安全地分享給醫療團隊。法國電信向車手提供如下服務:可以安裝在多種醫療健康監測設備上的App,以實現生理數據采集;覆蓋整個騎行路線的數據傳輸通道、存儲數據的服務器以及向醫療服務團隊分享數據的平臺(如圖6所示)。

圖6 法國電信向騎行活動提供的技術設施
在法國電信的背后,有傳統ICT企業、醫療器械企業,還有醫學研究團隊,具體如下。
三星電子:提供最新中間件技術,為法國電信的App屏蔽不同廠家醫療健康監測設備底層技術的異構性。
Intel:提供Basic Peak智能手表以監護車手的生理狀況,使得車手可以根據身體狀況調整運動狀態。
TAPcheck:向車手提供血壓和血糖的測量設備。
Dexcom? :向車手提供連續血糖測量設備。
Tellspec:提供以分子水平掃描食物的設備,使得騎手可以監測每餐卡路里和碳水化合物的總攝入量,從而調整注射胰島素的需要量。
MedWhat:采用人工智能技術向每個騎手提供個性化的糖尿病醫學建議。
支撐此次騎行活動的ICT設備和網絡基礎設施(如圖7所示),其中的橘色標出了電信運營商(法國電信)所提供的技術和服務。

圖7 支撐騎行活動的ICT設備和網絡基礎設施
通過法國電信的案例,筆者將“移動‘互聯網+’健康”理解為:相比較互聯網醫院,“移動‘互聯網+’健康”業務的需求和設計依賴于互聯網、關注移動場景、并非由傳統的醫療服務提供機構主導、是ICT行業自身分工細化與合作以及與醫學行業的有機結合。
上一節介紹的案例只是一次演示性的活動,因此,沒有完全體現“移動‘互聯網+’健康”真正商業運營所涉及到的完整生態系統。
“移動‘互聯網+’健康”業務的商業運營一般會涉及到的角色包括:個人用戶、數據消費機構、醫療服務提供機構、醫療保險服務提供商、電子支付服務提供商、健康設備生產廠家、應用軟件提供商、服務平臺和中間件提供商、數據存儲服務提供商、網絡提供商、系統集成商等?!耙苿印ヂ摼W+’健康”生態系統如圖8所示。
從ICT角度看,“移動‘互聯網+’健康”的生態系統與互聯網醫院的生態系統的主要差別就在于:前者引入了“服務平臺和中間件提供商”、“數據存儲服務提供商”、“集成商”、“數據的消費機構”如圖8中的橘色加亮色塊,解耦了應用軟件、健康設備、數據存儲和管理、醫療服務提供機構、醫療數據使用者之間的耦合度,使整個系統更加靈活、易用(后者是將“服務平臺和中間件提供商”、“數據存儲服務提供商”以及“集成商”角色耦合到“醫療信息化軟/硬件提供商”角色中)。

圖8 “移動‘互聯網+’健康”生態系統
此外,“數據的消費機構”是在“移動‘互聯網+’健康”生態中才出現的新角色?;ヂ摼W天然所具備的“分享”特性必然會催生出這一角色,同時,也是“移動‘互聯網+’健康”的重要價值所在?!皵祿南M機構”的商業化運作有待于安全可信技術的成熟以及醫療健康數據相關法律法規的出臺。
在圖8所示的生態系統中,電信運營商比較適合擔任的角色及其原因如下。1)網絡提供商。這是電信運營商天然應該扮演的角色。2)數據存儲服務提供商。電信運營商擁有商業級IDC(Internet Data Center)機房,可以提供域名申請、租用虛擬主機空間、主機托管服務、系統維護(包括系統配置、數據備份、故障排除等)、管理服務(如帶寬管理、流量分析、負載均衡、入侵檢測、系統漏洞診斷)等。3)集成商。電信運營商一般都具有集成商資質,對于大型復雜ICT系統的集成具有豐富經驗。而且我國的電信運營商都屬于國企,在數據的保存和提供方面具有很好的公信力。
上面案例中,雖然法國電信向用戶提供了APP,但筆者認為,一般的電信運營商對醫療健康行業的理解并不深刻、不太擅長于直接介入業務流程APP的設計、開發和選型。不過也不排除某些電信運營商通過技術或者金融合作方式也能提供優秀的健康業務APP。
另外,雖然有人認為,贏得了服務平臺和中間件就等于贏得了天下,但由于缺乏醫療健康行業經驗和相關知識,電信運營商并不適合提供直接面向健康業務的平臺和中間件產品。為彌補這一缺陷,電信運營商需要與合適的服務平臺和中間件提供商合作,以確保獲得穩定的連接收入、數據存儲和管理的服務收入以及作為集成商獲得的收益。
從“移動‘互聯網+’健康”生態系統可以看出,移動互聯網為ICT產業鏈上更多角色進入健康產業提供了可能。對最終用戶而言,這意味著將可獲得更多更豐富更專業的健康產品和服務,從而促進用戶形成“治未病”的健康生活習慣;對醫院等傳統醫療服務提供機構而言,新的健康服務提供機構可為其分流常見病病人和慢性病病人,從而緩解醫療和醫生的負荷,使其專注于疑難雜癥的研究和醫療服務??傊?,可以預見,“移動‘互聯網+’健康”不僅為健康產業孕育出新的商業模式和服務模式提供了條件和可能,也為改善人們的健康水平提供了必要的技術支撐。
不過,“移動‘互聯網+’健康”業務仍處于摸索階段。行業之間的交流障礙以及法律法規方面的缺失是該項業務進展緩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可喜的是,為進一步發展以互聯網為載體線上線下互動的新興服務產業,大力推進基于互聯網的醫療服務、健康、養老、社會保障等創新服務模型。2016年6月25日,在烏鎮召開了“中國互聯網醫療健康產業聯盟第一次會員大會及成立大會”[4]。這是一次意義非凡的大會,吸引了40多家醫藥健康服務機構以及38家ICT服務、設備和網絡提供商入盟和到會。電信網絡運營商也積極加入了這一聯盟,除作為網絡基礎設施提供者需要積極承擔相應社會責任的原因外,醫療健康用戶的ARP值在多種行業的ARP值中名列前茅也是運營商踴躍涉足醫療健康產業的原因之一。
醫療行業正與ICT行業開始碰撞,筆者相信,從2016年開始,我國的“移動‘互聯網+’健康”產業將得到加速發展。
參考文獻
[1]CCSA. TC11:移動互聯網應用和終端[EB/OL].[2016-07-29].http://www.ccsa.org.cn/worknews/content.php3?id=3120
[2]駱華偉,仇建峰,邢美園,等.遠程醫療服務模式及應用[M].北京:科學出版社
[3]ORANGE TELECOM. 3rd edition of the mHealth Grand Tour [EB/OL].(2015-05-28)[2016-07-29].http://www.orange.com/en/Press-and-medias/press-releases-2016/press-releases-2015/3rd-edition-of-the-mHealth-Grand-Tour
[4]國際互聯網醫療大會暨中國互聯網醫療健康產業聯盟成立大會[C/OL].(2016-06-23)[2016-07-29].http://www.zj.xinhuanet.com/2016-06/23/c_1119100352.htm?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