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征和
“奶奶,‘孫子回來看您了!”
“孫兒,奶奶好久沒看見你了,你在廣州過得好不好啊?”

2016年3月17日,在長沙一家養老院,89歲的黃奶奶聽著孫子“黃舸”的一聲呼喚,激動得老淚縱橫。
黃舸7歲時被確診為先天性進行性肌營養不良,醫學判定只能活到18歲。13歲時,懂事的黃舸對父親黃小勇說:“有一天我真的‘走了,一定要瞞著奶奶,不能讓她傷心。”2003年,應黃舸的要求,父親用三輪車拉著他走遍全國82個城市,用13000公里的“感恩之旅”向四十多名曾經幫助過他的人當面道謝。黃舸因此榮獲2006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2009年,創造了生命奇跡的黃舸告別了他21年的人生,并捐出了眼角膜。
一直以來,奶奶只知道孫子得了病要坐輪椅,并不知道孫子得的是絕癥。黃舸去世后,黃小勇謊稱,廣州天氣好,利于治病,黃舸過去治病了。7年來,年邁的老人掛念著孫子,總想看看他,黃小勇只能“用一個謊去圓另一個謊”。近些年,奶奶的身體越發不好,眼睛幾乎看不見了。孫子多年未見,讓她更加想念。
是啊,都7年了,母親已經89歲了,見孫子的心情更加急切了,于是黃小勇對母親說:“等過完年天氣暖和點,我帶黃舸回來見你。”
和家人商量一番后,黃小勇決定向媒體求助,征集一名身高、體重相似的志愿者來扮演黃舸,與奶奶見面。
2016年3月9日,一則獨特的“替身招聘”信息,在微博平臺發布。
經過篩選、面試,黃小勇最終選定了網友“王蜂子”扮演黃舸。“王蜂子”本名王峰,是長沙某醫院的一位普通工作人員。王峰說:“在微博上看到這樣的信息,當時就覺得特別感動,恰好自己條件差不多,就沒有猶豫立刻報了名。”
然而,做這個替身,遠沒有王峰想象中那么容易。剪指甲、剃平頭、坐輪椅、拄拐杖……不僅外形方面要做出很大的改變,甚至要裝扮出因肌肉無力而產生的一系列病理癥狀,如手指因為無力而無法伸直,還要用這樣的手指在奶奶手心里輕輕地、慢慢地寫字(這是黃舸生前常與奶奶交流的一種獨特方式,因為奶奶的聽力、視力不好)。為了讓自己的“表演”破綻更少一點,王峰回家后一直在練習。他一遍遍地看黃舸生前的視頻、照片,手練酸了、練麻了,仍然堅持練,還是會擔心自己表現不好。
3月17日,長沙市岳麓區紅楓康樂養老中心大廳是王峰和奶奶見面的地點。盡管氣溫只有12℃,王峰還是脫下了羽絨服,換上一身單衣。“這樣,奶奶摸上去,會更接近黃舸生前單瘦的感覺。”
王峰坐上輪椅,黃小勇推著他,一步步緩緩走向奶奶。
近了,近了。王峰真的找到了久別的“孫子”的感覺,發出了一聲壓抑很久的深情呼喚。
整整7年的渴望與等待,奶奶思念孫子的心情釋放了、爆發了,老人身體在顫抖,聲音在顫抖。
“孫兒”依偎在奶奶身邊,握著奶奶的手,不停地在奶奶的手心里比劃著。過了一會,奶奶起身握著“孫兒”輪椅的把手,盡管看不見,但還是在黃小勇的引導下,慢慢地推著輪椅,帶著“孫兒”到處走走看看。
午飯時,奶奶總是不斷地叮囑“孫兒”:“多吃菜啊”“吃飽了沒有”……黃小勇告訴奶奶,飯后“黃舸”就要坐飛機去美國治療了,因為美國的治療條件更好。奶奶聽了,握著“孫兒”的手反復嘮叨:“你去美國一定又要很久,治好了早點回來啊!”
見面結束后,一直緊張著的王峰輕松了。“再見,奶奶。”王峰說,“如果可以,我真的愿意繼續當黃舸的替身,來看望奶奶,只要她開心。”然而,黃小勇卻拒絕了,他說:“不知情的奶奶越開心,知情的我其實心里越沉重。或許,從今天之后,黃舸去美國治療就是最好的安排,我們也不希望‘綁架志愿者太久。母親的心愿實現了,希望她能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