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建懷
說到西漢開國功臣陳平的人生經歷,簡直就是一部勵志片,足以讓人感慨唏噓好半天。他貧苦農民出身,秦末天下大亂之際,加入了反秦的諸侯軍,先事魏,再事楚,后事漢,在楚漢戰爭和平定異姓王叛亂中屢建功勛,最后封侯拜相,走上了人生巔峰。而陳平的成功,最初卻得益于三個貴人。
第一個貴人是他哥哥陳伯。有人會說,自己的親哥哥怎么能稱貴人呢,哥哥對弟弟好是人之常情呀?然而,陳平的哥哥與一般的兄長不一樣,他為了這個弟弟能有一個好的成長和學習環境,竟然休了自己的結發妻子。當時,家里很窮,哥哥包攬了農活,好讓陳平專心讀書。陳平雖然是個農家子弟,卻面色白皙,身材高大。有人問陳平,你家里一貧如洗,吃了什么好東西讓你這么高大健壯啊?一旁的嫂子平時就對這個游手好閑、不事家務的小叔很有意見,搶白道,吃什么?不過谷皮碎米這些粗糧劣食罷了。我前世不知造了什么孽,攤上這么個叔子,不如沒有的好。陳伯聽到老婆這樣數落自己的弟弟,氣不打一處來,立馬以離間兄弟為由,一紙休書將自己的結發妻子掃地出門。雖然說陳伯妻因一句這樣的話而被休確實冤屈,但對于陳平來說,有兄如此,簡直可以唱“世上只有哥哥好”了。
第二個貴人叫張負。陳平年逾弱冠,到了婚娶的年齡。戶牖本地有一位富翁叫張負,聲望頗高,家財萬貫,他的孫女張氏年輕漂亮,是典型的“白富美”。陳平家雖無資財,但他心氣高,對張氏夢寐以求,只是門第懸殊,不能如愿。恰巧鄉親家辦喪事,請陳平幫忙。陳平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早出晚歸,盡心盡力。張負來鄉親家吊唁,見陳平帥氣瀟灑,理事專心勤勉,便看中了他。張負找到陳平的家看了一下,雖在陋巷貧居,甚至以破舊的草席為門,窮得叮當響,門外卻清晰可見貴人車轍,這更堅定了他要把孫女嫁給陳平的想法。于是,在張負的主持下,陳平終于如愿以償,抱得美人歸。張負給他的不單單是一個“白富美”妻子,更重要的是給了他一個創造奇跡的信心。
第三個貴人當然就是漢王劉邦了。陽武縣屬魏地,秦末天下大亂之際,陳平告別疼他的哥哥和愛他的妻子,憑著滿腹學問和“宰天下”的遠大理想,出外闖蕩。他先在魏國任職,干得不太如意,又到楚國投了項羽,項羽不能容人,他又逃出楚營,在老友魏無知的薦舉下,投了劉邦。劉邦與陳平一番交談后,感覺他的確是個人才,馬上任命他為都尉,安排他做參乘,兼掌護軍。陳平剛來,就謀得要職,諸將不服。后來,周勃、灌嬰向劉邦告狀說,陳平曾和嫂嫂私通,道德敗壞;在魏不能容身,逃而歸楚,楚國呆不下,又來降漢,朝秦暮楚;他為護軍,收受將領們賄賂。由此看來,陳平是一個反復無常、道德敗壞的人。劉邦聽后,經過一番調查,了解到周、灌二將所說有真有假,例如受賄就是事實。然而,劉邦認為,他要的是陳平的才,這有利于漢國的發展壯大,至于私德,與大局無礙,可以包容。所以,劉邦不但沒責罰陳平,反而當面向陳平表達了歉意,大大地賞賜了他,又升陳平為護軍中尉,監督全體將領。從此,軍中再無人敢在劉邦面前說陳平的不是。后來,陳平一直隨劉邦南征北戰,為漢王朝的建立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最后成為了宰相,位居人臣之極。
一個人的成功,主觀能動性固然重要,但在關鍵的時候能得到周圍人的發現、幫助和提攜非常關鍵。有的人縱有濟世安邦之才,如果沒有得到推薦,只能埋沒于鄉間草莽而默默無聞。一旦有人發現、引薦,他就能如虎添翼,平步青云,成就人生輝煌。就像陳平,他有缺點、有毛病,背后戳他脊梁骨、添油加醋說壞話的人還不少,但他有了這三個堅定相信他的人,陳伯不惜休掉妻子,為他安心學習創造良好的環境;張負以孫女相嫁,給了出身卑微的他信心;劉邦在他人進讒言后,甚至明知其收受賄賂后,還堅定地相信他,重用他,給了他一個又一個施展的舞臺、上升的平臺。有了這三個貴人,陳平最終成就了“宰天下”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