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起俊
唐朝有一位太監,深得皇上寵幸。一天,皇上讓這位太監代表他到地方了解民情和官員政績,以正朝綱。
地方官得到這個消息后,都到百里外跪迎,并盛情款待,又送給他珍貴的特產和禮品。唯有一位姓盧的刺史,不買他的賬。
這位太監非常生氣,要回去參他一本,讓皇上免了他的職,還給他羅列了幾條罪名,好定下他的罪。誰知,太監回朝后,皇上不但沒免刺史的職,還直接打發他回家養老。
于是,他只得收拾包裹回家。
這一次,地方官聽說太監的際遭后,他所到之處,不但沒人出來迎接,反而對他百般嘲弄、羞辱。只有那位盧刺史把他迎到家中。
他不解地問盧刺史:“上次我經過貴地,你為什么不迎候我,現在怎么反倒迎候我了?”
盧刺史回答:“上次你代表皇上視察,干的是官差,如果我也像他們那樣恭敬你,我成了什么人?現在你告老還鄉,只是一介平民,我款待的也只是一位老朋友!”
太監深感愧疚,悔不當初。
盧刺史安慰:“你不必難過,太陽還有升有落,更何況人生,誰能不遇到點坎坎坷坷。再說,皇上讓你養老,許是對你的關愛。你都這么大年歲了,回去享受天倫之樂,也不是壞事,不要耿耿于懷。我是一個窮官員,也沒什么可以送你的,就送你一幅畫吧!”說著就把畫遞到他手中。
太監接過一看,只見一位農夫在落日余暉下犁田,盡管他犁得很辛苦,但仍面帶笑容。他的右側,幾個僧人,正念著經文,向一座廟里走去,他們步子穩健,神色從容。畫上寫著四個大字:看淡人生。
太監望著這幅畫道:“是該看淡人生,人生本來就是一出戲,總有落幕的時候。皇上讓我告老還鄉,或許真是對我的愛,我要把這幅畫永遠珍藏在心里。”
盧刺史笑道:“你能這樣想就對了。”
經過盧刺史的開導,太監想開了許多。后來,每當心里不舒服,他就會拿出這幅畫看看,心也就漸漸地平靜了。他經常喃喃自語:“看淡人生,看淡人生,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吧!”正是這幅畫幫他熬過了最難熬的那段日子。
一年以后,太監被皇上再次招進宮。聽說他復職,地方官再次到百里之外迎候,但他誰也不見。
上任后不久,他就在皇上面前極力保舉盧刺史,說他德才兼備,治理有方,深得百姓愛戴,若委以重任,定堪當大用。皇上聽了他的保舉,之后,盧刺史被提拔到朝廷當右宰相。
盧刺史當了右宰相后,使朝堂煥然一新。只是他并不對太監俯首聽命,還不時和他爭論,弄得他難堪下不了臺。
一位小太監提醒太監:“他的右宰相是總管大人你提拔的,他不但不思報恩,還整天與您對著干,太不識抬舉了,何不想辦法讓他回去?”
大太監連連搖頭:“不可!不可!他是君子,君子自有君子之道,我又豈能用對待小人的方法來對待他,更何況我和他只是政見不同,就隨他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