諺宛
那些從內心深處散發出光芒的人,即使到現在,即使過去十多年,即使他們已經消失在茫茫人海,我仍然清楚地記得他們,記得他們的名字、他們的樣子、他們曾說過的話,以及帶給我心靈的震撼與感動。
(一)
大一的時候,我特別喜歡跑社團,幾乎每個社團招新,我都喜歡湊熱鬧。總社的名字叫社團聯合會,負責管理大學里所有的社團,我自然很想加入總社,成為一名部長或者副部長。
但是,在宣傳部競選中,我遇到了一個強勁的對手。他不僅口齒清晰、邏輯清楚、語言極富感染力,最重要的是,他整個人往講臺上一站,就有一種從內而外散發出來的領導氣質,震懾全場,讓所有人都安靜下來聽他講話。
后來,我自然是輸了,卻因此和他成了好朋友。
因為他長得少年老成,一點也不像大一新生,再加上他總喜歡以過來人的口吻講一些大道理,所以我常常戲稱他為“老萬”。
老萬是一個很有想法和抱負的人,他問我:“為什么選擇現在的專業,為什么要進商學院?”我一臉茫然地回答:“我也不知道這個專業是屬于商學院的,我還以為它是計算機學院的呢。”
老萬深吸了一口氣,皺了皺眉,說:“那從現在起,你要好好想想,以后自己要成為什么樣的人,人生的奮斗目標是什么?”我頓時感覺他在跟我開玩笑:“大哥,我們才剛結束高考,作為一名大一新生,難道不應該好好享受眼前沒有試卷和老師監督的大學生活嗎?只要保證不掛科,畢業后找一份專業對口的工作,不就行了嗎?考慮那么遠干嗎。”
他表情非常嚴肅,他說他最大的理想就是以后進入政壇,成為像周恩來總理那樣的人,所以他才會填報政治和公共管理學院。
在高二時,他便想好了以后要走的路。他說,來中南大學只是他實現理想的第一步,他還要拿獎學金,并且考取南開大學的研究生,因為那是周總理的母校。
他還說,他會有意識地練習談吐、語速和講話時的眼神接觸;他會密切關注時政新聞,多結交有益的朋友,參加社團鍛煉社交和領導能力;他會去圖書館借閱與政治相關的書籍,挑選能幫助他接近理想的選修課,不斷地提升自己。
我聽得瞠目結舌,他才大一,就已經把自己未來十年要走的路都想好了,簡直太可怕了。而更可怕的是,他還擁有強大的毅力,嚴格地執行著他想要完成的每一項計劃。
比如為了減肥,他在高三那年,每天繞著操場跑二十多圈,一圈800米,堅持了整整一年……以至于到了大學,他仍然保持著這個習慣,只不過從20圈,減到了10圈。
比如他每天跑完步之后,還會去小食堂頂層的自習室自習一個半小時,再回寢室休息。
后來,他變得非常忙,我只是斷斷續續地從他QQ說說上得知:他競選上了學生會主席,他登上了中南大學十大風云人物榜,他以全系第一的成績保研本校,卻毅然放棄了機會。
在畢業前夕,我和他在校園的小路上碰到過一次。他比以前更加成熟穩重,渾身散發著自信與蓬勃的朝氣,舉手投足之間都透著大將風度。
后來聽說他考研去了南開,我想他最終會實現他的理想和抱負吧,一如當年他無比認真地對我說:“人不能渾渾噩噩地度過這一生,即使眾人皆醉,你也要做醒著的那一個。要胸懷目標,然后堅定地去執行,一點一滴地去積累,就一定能抵達你想要去的遠方。”
(二)
結識小L,是緣于一個偶然的機會。
那時我已經畢業參加了工作,并且在斷斷續續地碼文字,雖然沒有發表過幾篇文章,卻加了很多雜志的寫手群,我和小L結識于某家青春刊物的寫手群。
她說,她想找一個人幫忙看看新寫的文章,提點意見。于是,我自告奮勇,成為她的第一個讀者,從此便成了知交好友。
我們有許多共同的話題。比如我們都想攻下某本雜志,比如我們都有寫作的夢想,比如我們都心思細膩,喜歡同一類型的電影和書籍。我和她真的有些相見恨晚,但是我和她也有太多的不一樣。
我們倆最大的不同就是:她對于寫作有著超乎想象的執著與熱情,每次被斃掉稿子之后,她都輕描淡寫地說聲沒關系,然后立馬回去碼字交上來,即使沒有一篇稿子通過,她仍然每個月堅持交四五篇稿子。
而我則恰好相反,心情好的時候,能飛快地碼好一篇稿子交上去,但是碰到退稿時,便灰心失望,擱筆好長一段時間,才會再寫。最終,我沒有攻下這本青春刊物,但是小L卻攻了下來,并且還上了封面主推。
小L把她的文章發給我,我才發現,僅僅半年時間,她就從當初語句都寫得不太通順,到現在如同行云流水、一氣呵成,故事的結構和張力都把握得非常好,筆力老練了許多。我不禁對她刮目相看,畢竟她只有18歲,還是花一樣的年紀,就已有這樣成熟的心態和能力,未來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
興許那本刊物看到了小L的潛力,提出與她簽約,并且想培養她寫長篇。但是,小L卻拒絕了這個絕佳的機會,我替她感覺惋惜,她卻說:“其實我也想簽約的,但是可惜,我沒有那個命。”
當時我也沒在意,直到有一天晚上,她突然發QQ消息給我說她全身都很疼,現在在住院,但她答應編輯今天晚上交稿,希望我能幫她潤一下。
我的心頓時變得七上八下,因為在我的印象里,小L是一個樂觀開朗的女孩,在群里賣得了萌,耍得了二,軟萌得一塌糊涂。這么可愛的孩子居然病了?根本看不出來啊,而且以前都沒聽她提過。
后來,我和她私聊,才知道她得了晚期肺癌,每天都要化療,從高二開始就沒有去學校上課了。“真的是一首《會呼吸的痛》啊,癌癥是會呼吸的痛,它活在我身上所有角落。哎,我改得毫無違和感嘛。”她開玩笑地說。我卻在屏幕這邊沉默了,眼眶微微發燙,眼淚慢慢地涌出來。
我知道她有多愛寫作,我知道她走到今天,究竟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然而生命對她來說是隨時會停止的鐘擺,現在連打字對她來說,都變得無比的艱難,但是她仍然咬緊牙關地堅持著。因為那是她的夢想,是她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要努力守護的東西。
她在十八歲的尾巴尖上離開了人世,她說她沒有遺憾了,至少為了夢想她曾經那么努力地爭取過,并且她也做到了。
(三)
雖然他們只是短暫地靠近過我,雖然他們都已消失于人海茫茫,但是從他們身上散發出的光芒,仍深深地根植于我的心中。
因為老萬,我重新審視了自己,不再渾渾噩噩地混日子。他讓我找到了要一生為之奮斗的目標——寫作。我從一個對雜志一無所知的理科生,跌跌撞撞地走了五年,到現在,已在多家雜志上發表過文章。
因為小L,我再一次重新理解了夢想的意義。夢想不是為了追求功名利祿,不是為了外界的鮮花和掌聲,不是為了向別人證明自己有多能干,而是單純的熱愛,是發自內心的渴望,是哪怕到最后什么也得不到,也要拼盡全力去追逐和守護的珍寶。
時光荏苒,他們身上散發出的光芒點亮我的生命,他們曾經說過的話改變了我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