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勝瑜

作家余秋雨曾租住在一位德國老人的房子里。
有一天,余作家不小心打碎了一個玻璃杯,他打電話告訴老人。老人答:“沒關系,你又不是故意的,這個玻璃杯很便宜,我明天再送一個過來。”
老人送杯子來了。他進門就問:“那些玻璃杯的碎片呢?”余作家回答:“我打掃完放在門外了。”
老人趕緊開門,打開垃圾袋后,他回頭對余作家說:“你明天就可以搬出去了,我不想再把房子租給你。”老人一邊說,一邊帶上筆、笤帚、鑷子和一個垃圾袋,把門外垃圾袋里的臟物倒出來重新分類。他挑得很仔細,十余分鐘后,所有的玻璃碎片都被歸到了一個垃圾袋里,他在袋子上寫上:“有玻璃碎片,危險!”又在另一個袋子上寫上:“安全。”
余作家對自己突然被逐感到疑惑,他問:“為什么?就因為我打碎了一個杯子?”
老人搖搖頭,說:“不是的,是因為你心里沒有別人。”
剛才的親眼所見和老人的一句話,讓余作家頓覺臉紅耳熱!
對應該寬容的寬容、對必須較真的較真!這都是因為:老人心里有別人。
老人寫在垃圾袋上的字不多,也不漂亮,卻一樣錦繡、暖心。同樣是一支筆,我甚至覺得,在老人一筆一畫地在垃圾袋上認真書寫時,余作家寫在書頁上的那些漂亮文字,已黯然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