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萬杰
季羨林是著名的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家、教育家,號稱國學大師、學界泰斗、國寶。他為人低調謙和,終其一生,對人對事都彰顯出一代大師風范。
季羨林在北京大學講授語言學的時候,一天,一個叫王民的學生來向他借一本語言學方面的書籍。季羨林很為難,因為王民要借的是極其珍貴的孤本古籍,如果在翻閱的時候稍有污損,都將是不可估量的損失。
面對王民渴求的目光,季羨林又不忍心拒絕,便對他說:“請您過一個星期再來取書,行嗎?”王民一聽季老師答應了,十分高興。
一個星期后,王民如約來到季羨林的辦公室。當他從季羨林手中接過書時,感到非常意外,因為這根本不是一本書,而是一疊厚達幾百頁的裝訂得整整齊齊的信紙,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蠅頭小楷。王民欲言又止。
季羨林看出了王民的疑惑,歉疚地說:“我知道您要問什么,很對不起,我沒能將原書借給您是因為原書太珍貴了,我打算以后將它捐給國家。現在這本書概不外借,我怕萬一遭人損壞,以后對國家就不好交代了,我想您一定能理解我的做法。今天給您的是我的手抄本,盡管翻閱起來有些麻煩,但基本上一字不錯、一字不落,是可以用的,我可以用人格保證。”
王民聽完十分震撼,連連向季羨林鞠躬致謝。一本十幾萬字的書籍,在一個星期內要將它完完整整地抄錄下來,要有多大的耐心和毅力啊!大師兩全其美的做法,給學生上了終生難忘的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