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的處事風格和性格不是一成不變的,尤其是16歲~30歲之間。我寫過一些不錯的文字,也寫了不少爛文章,無論狀態(tài)起伏,風格轉變,都是一個人的成長歷程,誰人能在十四年的青春里紋絲不動。我少年時裝酷,追求語出驚人,現(xiàn)在看來,很多都惹人厭惡,甚至惹我自己厭惡,把各種傻話挖出來,總會擊中不同的人。誰沒有年少過,你在宿舍里說過的那些蠢話,你在樹林里幼稚的表白,現(xiàn)在拿出來可不都得笑死。沒有人永遠和過去的自己一致,除非你不再成長。
接觸過我的人都知道,我面對生人其實靦腆、拘謹。這點從小到大都未改變。也許我把性格里的另一面都發(fā)泄到了賽車和寫作中。只要不是被踢走,我在一支車隊效力就是五六年,有合作的地方只要沒有意外都會一直合作,酒店都選熟悉的住,吃飯永遠去那兩三家,點的也永遠是那幾個菜。我就是這樣。也許因為我選擇的道路太不一樣,充滿未知,所以我很希望在日常生活中沒有變故,不再有陌生事物。我口才不算好,有人把我十幾、二十歲時的電視采訪挖了出來,挑了回答差的問題和木訥的地方拼接在一起,以驗證我是一個草包。
是的,大家盡可以挖苦我、嘲弄我,也許有人在二十來歲時上電視能出口成章,泰然自若。今天我知道了口無遮攔的代價,知道了年少輕狂的代價,知道了直來直去的代價,知道了不設城府的代價,但明天我還會這樣說話,外交辭令永遠不會出現(xiàn)在我嘴里。我在很多地方笨拙,嘴皮子也耍不好,所以我選擇了寫東西。面對鍵盤,我擁有自己的世界,就像我倒車經常撞,停車老停歪,但戴上頭盔,坐進賽車,我依然是個好車手。這就是我的性格。人的性格未必只有一面,也未必必須符合其他人的設定。每個人的境遇和脾性都不同。你不能拿著標尺先裁量自己,再去宣判每個與你尺碼不同的他人是偽劣產品。
我反智嗎?是的,我反弱智,還反各種束縛人的體制。我學歷低,學識差,也有很多缺點。我有惡趣味,但我最怕無趣,我口無遮攔,但我最恨道貌岸然。我常說錯話,得罪人,也常道歉反思。此番我又發(fā)現(xiàn),我17歲的書中有一句話錯了,那就是七門紅燈,照亮我的前程——紅燈永遠不能照亮你的前程,照亮你前程的是你的才能。在很多采訪里,我常說一句話:人可以不上學,但一定不能停止學習。我也常說,為了避免早期作品中模仿他人的痕跡太重這個缺點,我不再看其他人的小說,但一定不能停止閱讀,只有閱讀,才會進步。有些人硬要控制信息,斷章取義,我也沒有辦法,也許我們讀著不一樣的書,走著不一樣的路。我只是選擇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為了寫作,我影響了學業(yè),最后退學;為了賽車,我又幾乎放棄寫作,不計代價,孤注一擲。好在我運氣好,都做得不差。
電腦前的每一個人,我相信造物者一定都賦予了你們特殊的才能,很多人只是沒有發(fā)現(xiàn)而已。也許此刻,有很多“莫扎特”正在編程序,很多“舒馬赫”正在寫文案,很多“張曼玉”正在當前臺,很多“李開復”正在做中介。我只是比很多人幸運,找到了自己喜歡又適合的事情。同時,我也有很多比你們蠢笨的地方,怎么學都學不會。每一個人,縱然缺點一身,但必然有一些地方是長于他人的,那是你區(qū)別與他人的標記,也是造物者公平的地方,就看你能否找到這些標記。
沒人能讓所有人滿意,所以讓自己和你中意的人滿意就可以。你所判定的一切,也許就是你自己內心的投影。人生就是一個不斷接納和拋棄的過程,就是一段迎接冷眼嘲笑,孤獨前行的旅途。KO不了你的,也許讓你更OK,沒讓你倒下的,也許讓你更強大。我也將盡我所能,向在乎我的人創(chuàng)造各種東西,絕不向厭惡我的人解釋這是個什么東西。
最后,我想到一部電影的結尾。朋友們,愿你帶走我身上你們中意的那一部分,踩兩腳討厭的那部分。當你站在城墻上,擁抱著你所喜愛的那部分,回頭看到人群里背身遠去那個叫韓寒的家伙,不妨說一句,那個人樣子好怪,他好像一條狗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