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軍
摘 要:本文以真實數據為研究對象,分析兩種坐標轉換法-布爾莎模型、莫洛金斯基模型下GPS高程測量的精度。
關鍵詞:布爾莎模型;莫洛金斯基模型;GPS高程測量
中圖分類號:P22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973(2016)09-0056-02
高程控制測量的主要方法是采用水準測量方法,其優點是精度較高,缺點是勞動強度大、成本高、效率低。三角高程測量方法的優點是高效、方便靈活,缺點是存在兩點間通視和距離限制。GPS測量的出現解決了兩點間通視局限性,但是由于技術因素,水平精度高于垂直精度。GPS測量得到的高程信息是大地高,而我國常用的是正常高系統,GPS高程測量坐標系的轉換是具有重要實用價值的課題。
1 樣本數據點
實驗數據來源于XX市規劃院,共有28個三等GPS點。 28個數據點兩種坐標系下的坐標如表1所示。
2 運用模型求解高程
2.1 布爾莎模型應用
選取表1.1的前10個點,運用布爾莎模型,用MATLAB計算出所求各坐標系下的各種坐標,以及模型中的七個參數。我們用已求出的布爾莎模型七參數將所有點的WGS-84坐標轉換為國家80坐標下的平面直角坐標與高程,將高程的值進行比較。其結果如圖1所示。
通過圖1可知,10個已知點中,0734的高程與真值相差最大,是最弱點,0705的高程與真值相差最小,精度最高。18個檢核點中,0708的高程與真值相差最大,是最弱點,0707的高程與真值相差最小,精度最高。
為了衡量GPS高程擬合綜合精度,用GPS水準擬合求出的GPS點間的正常高程差,在已知點間組成符合高程導線,求出布爾莎模型求解高程閉合差,結果見表3。
2.2 莫洛金斯基模型應用
如上方法所示,運用莫洛金斯基模型,用MATLAB計算出所求各坐標系下的各種坐標,轉換參數及中誤差,同時求出驗后單位權重誤差:0.023666 m。將所有點轉變的高程的值進行比較。其結果如圖2所示。
通過圖2可知,MATLAB高程與真值的驗證結果與布爾莎模型相同。
如上方法,求出莫洛金斯基模型高程閉合差。兩種模型計算的高程閉合差結果見表4。
由表4可看出兩種模型計算出的精度均能滿足四等水準測量精度要求,除點0711、0715、0723、0725與已知點組成的附和水準高差閉合差超三等水準測量的限差外,其他均能滿足三等水準測量的精度要求。
3 結論
由以上研究可知,已知點的精度和分布對擬合結果可以產生很大的影響,已知點精度越高且均勻分布時,待測點的精度最高,相反待測點離已知點越遠,精度越差。所以,在測前應做好GPS網的測量方案。
在小的區域范圍內,利用三等GPS水準測量成果,采用合適的坐標轉換法,其結果綜合精度可以滿足四等幾何測量水準的精度要求。
參考文獻:
[1]李征航,黃勁松.GPS測量與數據處理[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
[2]徐紹銓,張華海,楊志強等.GPS測量原理及應用[M]. 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7.
[3]張華海,王寶山,趙長勝等.應用大地測量學[M].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12.
[4]施一民.現代大地控制測量[M].北京:測繪出版社,2008.
[5]孔祥元,郭際明,劉宗泉.大地測量學基礎[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