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月紅
摘要:介紹了核桃有害生物防控的基本做法,分析了核桃有害生物防控的不利因素,包括氣候環境,防控知識缺乏,服務體系不健全等,并針對不利因素,提出了相應的防治措施,以期提供參考。
關鍵詞:核桃;有害生物;防控;巍山縣
中圖分類號:S66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09006602
1 引言
巍山縣是典型的山區農業縣,山區面積占93%,適宜核桃生長。至2015年,全縣有核桃90.74萬畝,其中,產前期42.13萬畝、初果期22.37萬畝、盛果期26.23萬畝,產干果20079 t,產值52205萬元,全縣人均產值3000元。多年來,核桃產量產值的提高及核桃有害生物的防控是核桃產量產值提高的關鍵因素,巍山縣對此做了探索與嘗試,現論述如下。
2 核桃有害生物防控的基本做法
2.1 以林業部門為主,多部門參與,培訓并引導林農實
施核桃有害生物防控
2012年開始,巍山縣委、縣政府把該縣核桃產業發展的建設重點逐步由種植轉向管理,全縣各個關聯部門都參與到核桃提質增效暨核桃有害生物防控工作中,開展核桃知識培訓,提高林農掌握、運用核桃有害生物防控的能力和水平。如巍山縣林業局組織核桃有害生物防控知識“進村入戶”培訓,2012~2015年全縣培訓120場次,受訓6000人次;巍山縣婦聯2014~2015年到各鄉鎮組織婦女同胞進行“婦女能手”培訓20場次1600人;共青團巍山縣委2013年以來組織團員青年參加“青年能手”培訓10場次500人;巍山縣農業局2013年以來,培訓“新型職業農民”為主題,開設12個班培訓840人。這些受訓人員成為了核桃有害生物防控最基層的推廣能手。
2.2 以項目帶動核桃有害生物防治
全縣核桃有害生物防控由縣林業局組織,以項目形式加以落實。2012年紫金鄉(新合、民建)1萬畝、青華鄉(民強)1萬畝核桃低效林改造(撫育)任務,投入197萬元。2013年紫金鄉(新合、民建)、青華鄉(西窯)、馬鞍山鄉(紅旗、青云)實施核桃低效林改造(撫育)各1萬畝任務,總投資880.5萬元;永建鎮的紅河源、西山、永勝、永和、永利千村推進,實施核桃撫育1萬畝。2014年馬鞍山鄉(三合)實施省級木本油料基地核桃提質增效0.5萬畝任務,投入167.25萬元;青華鄉(西窯、新山)各實施核桃低效林改造0.5萬畝任務,投資157萬元;巍寶山鄉(龍潭)實施核桃低效林改造0.5萬畝任務;紫金鄉在全鄉實施核桃病蟲害防治7.5萬畝;永建鎮的永安、永平、永樂、小圍埂千村推進,實施核桃撫育1萬畝;2015年全縣實施核桃低效林改造任務2.5萬畝;木本油料基地核桃體質增效0.5萬畝。這些項目的實施內容以農業措施防治松土除草、物理措施防治樹體管理,化學措施防治樹干涂白為主,同時林農配發了修剪工具等;實施方式上,永建鎮采用林農實施,政府驗收兌款方式實施外,其余鄉鎮都采用政府統一采購項目物資,交由林農實施的方式進行。這些項目的實施,實質上也為核桃有害生物的科學防控做好了預防工作。
3 核桃有害生物防控不利因素
3.1 氣候環境因素
巍山縣核桃純林面積在2008年以后增加了54萬多畝,單一林分為有害生物的發生或爆發提供了場所和食物來源,對核桃有害生物的抗性減弱;另外,核桃種植的地塊大多屬農地林糧間種,在使用農藥的過程中,不同程度殺死瓢蟲等有益昆蟲,利用自然天敵防控核桃有害生物作用明顯削弱;此外,2010年以來持續干旱的氣候條件,為某種有害生物生存提供了環境因子,使其發生或爆發成為可能。
3.2 林農缺乏必要的防控知識
多數林農重造輕管、重取(果)的有害生物防控意識,嚴重制約了核桃有害生物防控措施的推廣運用;林農核桃有害生物防控知識的缺乏,導致林農對核桃有害生物的防控缺乏科學性,不當的物理措施、農業措施,也會使樹體生長不良,用藥不當,也會造成藥害。
3.3 林農缺乏必要的防控機具
林農在日常生產防治中農藥和防治機械的缺乏,嚴重阻礙了防控工作。
3.4 服務體系不健全
該縣核桃分布在各村寨,但至今沒有一個為核桃專用的農藥商店,林農無法就近購買核桃防控藥具;鄉村沒有專業的人員為林農提供核桃防控知識咨詢服務,導致核桃受害得不到及時指導。
4 核桃有害生物防控的有利條件
(1)林農對核桃提質增效愿望強烈。巍山作為核桃大縣,核桃產業是該縣農村經濟增長和農民增收的重要產業之一。林農對核桃提質增效有現實需求,這就為加強核桃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提供了舞臺。
(2)省、州、縣各級政府把核桃提質增效當作發展核桃產業的中心工作來抓。云南是核桃原產地之一,栽培歷史悠久,種質資源豐富,產品質量優良,產業基礎較好。2008年按照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核桃產業發展的意見》和《關于加快木本油料產業發展的意見》要求,巍山縣委、縣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以核桃為重點的林產業發展意見》,把發展核桃產業列為該縣五大支柱產業之一。
(3)核桃有害生物的防控有相對成熟的技術支撐。為適應全省核桃產業發展提質增效工作的需要,云南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局編印了《核桃主要有害生物識別及其防治實用手冊》,大理州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局和大理州林業生態與產業協會共同編印了《大理州核桃主要有害生物防治手冊》。這些手冊內容豐富,圖文并茂,通俗易懂,操作性強,對基層森防人員和核桃種植戶做好核桃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導作用。
4 核桃有害生物的防控措施分析
做好全縣核桃有害生物的防控工作,繼續抓項目實施,發揮典型帶動作用,是推廣運用的引擎。
4.1 堅持實施提質增效項目,帶動核桃有害生物防控工作開展
以項目為“紐帶”,政府抓核桃提質增效的主導方向不動搖,始終把核桃提質增效當做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各級政府出臺扶持政策,安排項目,明確目標任務,層層細化責任,建立責任考核獎懲機制,做到定崗定責,政府領導換屆不換思路,責任跟著崗位走。并做到項目落實示范化,即每實施一個核桃管理項目,要把項目的每一個環節抓實、抓出成效,讓項目區成為示范區。
4.2 完善縣、鄉、村核桃防控體系建設
巍山縣縣林檢局是全縣核桃有害生物防控的專業管理機構,現有編制人員4人,10個鄉鎮林業站人員及村級核桃測報員80人,組成了覆蓋至村級的核桃監測預報網絡,為核桃有害生物的測報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其服務功能的發揮有局限性。培養專業的兼職鄉村核桃測報員顯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4.3 確立林農防治主體地位,提高防治的社會化程度
以“預防為主、科學防治,依法監管、強化責任”為總方針,形成政府引導、社會參與、經營者主體的多元化投入長效機制。核桃經營者是核桃有害生物防控的主體,這是《森林病蟲害防治條例》中提出的“誰受益、誰防治”的要求。核桃林農要把核桃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當做每年必須的生產任務來完成。在實施過程中,林農要有實施必備的生產工具,還要有防治有害生物的相關知識;防治方式上,提倡林農間、專業合作社內連片聯防聯治,降低防治成本,提高防治成效,鼓勵林農、單位或組織組建專業的防治隊伍走出去服務,同時鼓勵引進防治隊伍實行有償防治服務,實行防治技術共享,實現防治成果共享。
5 結語
巍山縣核桃有害生物的防控工作,以實施核桃提質增效項目帶動輻射為抓手,以建立完善核桃有害生物防控體系為支撐,實現核桃有害生物防控社會化、常態化,核桃產量產值得到提高將成為可能。
參考文獻:
[1]唐春云,羅 麗,趙廷松,等.云南省怒江州核桃產業發展現狀調查分析[J].綠色科技,2016(3).
[2]張平貴,何去財.核桃主要病蟲害的防控[J].綠色科技,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