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麗
摘要:根據林區造林的特點,結合近自然林業理論,指出了綠化工程的實施必須遵循自然規律,符合當地自然條件,保證森林生態系統的完整,既要擴大綠化面積也要提高造林質量。分析了林區造林綠化工程的現狀,探討了造林綠化工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林區造林;綠化;現狀和問題;監理監管
中圖分類號:S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09008602
1 引言
成活率低是影響林區造林綠化質量的重要原因,也是林區綠化工程中存在的普遍問題。相對城市綠化和村鎮綠化而言,林區綠化具有更高的危險系數和安全隱患,林區的地形地貌及氣候特征復雜,有許多不確定的自然因素,給林區綠化建設造成了一定的難度,諸多不規范的造林技術,規劃布局上的空白,一定程度上拖延了林區綠化工程的開展。總的來說,林區綠化的整體局面不容樂觀。除了規范專業技術和造林成活率之外,還要建立起一套針對林區綠化工程實施的監理監管體系,從技術、觀念、理論、管理、監督等多方面出發,集思廣益,保證林區綠化工程的順利實施。
2 林區造林綠化工程的現狀
林區綠化工程主要是圍繞交通沿線及其周邊的荒山荒地進行,運輸不便,立地條件差,不管是植樹造林還是管理監督都有一定難度。林區造林綠化工程的施工現場,大多處于山區深處,山高坡陡行動困難,同時還受到自然環境,氣候變化等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安全是綠化工程建設的第一要素,所有的施工都要在安全的基礎上進行,施工人員必須無條件地遵守和服從林區造林綠化工程的規章制度。
制約林區造林成活率的主要因素是干旱,因此,在樹種的選擇和配置上,要考慮到抗干旱的能力。根據不同地區,選擇適合陽坡和陰坡生長的樹種,合理利用雨季造林,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3 造林綠化工程中的問題分析
3.1 不能嚴格遵守造林設計要求
造林施工人員和技術設計人員之間溝通不足,對綠化設計的認識不夠,不能理解綠化設計對造林工程的意義和作用,施工人員常常憑借自身工作經驗來調整綠化工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缺少技術和理念的指導,致使造林綠化效果不夠理想,和預期目標有較大差距,影響了綠化工程的進度。
3.2 苗木質量不達標
在苗木的運輸途中,一些工作人員沒有按照相關的運輸制度運苗,操作失誤給苗木造成損害。另一方面,苗木的調運過程中,沒有經過相關部門的質量檢疫,從而為以后苗木的健康生長埋下隱患,間接地影響了綠化工程建設。
3.3 造林隊伍不夠專業
再好的設計規劃也需要在實施中得以實現,如果造林隊伍沒有專業的技術水平,設計方案只能是一紙空談。由于造林綠化工程很多方面的要求不夠嚴謹,對造林人員的技術和專業也沒有一個硬性規定,這就拉低了造林隊伍的整體水準。于是,在高額利潤的趨勢下,很多完全沒有造林經驗和綠化常識的人員也趁機加入到造林隊伍中,給綠化工程帶來了很多麻煩。
3.4 樹種選擇不得當
林區造林需要因地制宜,很多樹種受到氣候,溫度,土壤濕度等因素的影響,有著各自不同的生長形態和特征。如果不能選擇適合當地林區的樹種,勢必會妨礙造林工程和綠化建設,甚至會破環林區的生態平衡,失去了造林綠化對環境保護的意義。樹種選擇是否得當,主要取決于造林人員的專業知識,沒有足夠的學習和經驗的積累,就無法對林區所需的樹種做出正確選擇。一旦選擇了無法適應林區氣候和土壤特征的樹種,將會給造林綠化工程建設帶來嚴重阻礙。
3.5 后期管理力度不夠
綠化工程建設不僅是一個植樹造林的過程,還要通過有效的防護措施來鞏固綠化成效。很多地區的造林隊伍只管栽種不管防護,導致蟲害不能及時控制,亂砍濫伐現象嚴重,森林防火意識淡薄,太多不文明行為在破壞著剛剛建成的綠化環境。
3.6 沒有高效率的林業驗收
驗收是造林綠化工程的收尾工作,對林木成活率,植被密度,工程建設質量,綠化面積等做出細致的統計,高效率的驗收工作可以對造林綠化工程做出科學評估,有利于造林綠化的長久發展。然而在實際工作中,很多驗收部門管理不規范,驗收人員素質不高,對待驗收工作不認真,敷衍應付,上報的統計數據不準確,隨意降低驗收標準,不能做到實事求是,驗收結果和實際情況嚴重不符,不尊重造林人員的工作成果,直接影響了綠化建設的長遠發展。
3.7 布局設置不合理
綠化建設不僅對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有重要作用,同時還能美化地區及周邊環境,有助于旅游景點的開發,間接地促進了旅游業的發展。例如公園、花壇、廣場等,充分考慮造林綠化與周邊環境設施的協調性,自然美觀地將綠化布局和公共設施、旅游景點相融合,體現出綠化工程對地區精神文明建設的價值。但目前有很多地區存在綠化布局不合理的情況,造林規劃與景觀景點嚴重脫節,綠化帶之間大片空白,布局松散不成規模,不僅不能很好地起到綠化作用,而且破壞了景觀景點的協調性。
4 對策與建議
4.1 造林綠化工程的后期管理
4.1.1 做好后期管理工作
綠化建設是一項十分需要后期養護的工程,如果沒有對砍伐樹木現象的有效監督,綠化工程的實際收效就會大打折扣;如果沒有對種植樹木科學的養護,綠化工程的質量就會不斷下降。由此可見,建立林業服務機構,完善服務措施至關重要,服務機構肩負著造林綠化的養護責任,是保證綠化工程質量的堅實后盾。
4.1.2 規范綠化后期資金管理
林區造林綠化工程面積廣,規模大,工程結束后,仍然需要長久持續的環衛工作。如果僅靠相關林業機構是不現實的,因此必須發動當地群眾的力量,尤其是相當一部分下崗職工和退休人員,為其提供再就業機會,調動人們的工作積極性,培養工作人員的責任心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同時,還要為林業工人提供先進的設備并且統一培訓,提高工作效率。
4.2 林區造林綠化工程的監理方法
綠化工程的建設過程自始至終離不開監督和管理,造林綠化的質量是否達標主要看栽種苗木的成活率。造成成活率低的原因有很多,除了人為的主觀因素,比如造林人員技術水平不高,專業知識不強,為了追求利潤降低成本,購買劣質樹苗等,還有一些不受人力控制的自然因素。林區綠化的實施環境惡劣,山體滑坡,嚴重的水土流失,土壤貧瘠,缺水干旱等自然條件進一步影響了苗木的成活率。因此,必須加強對苗木撫養初期的監管力度。
4.2.1 肥料的監理
肥料是苗木生長的根源,綠化隊伍必須嚴格把好肥料質量關,肥料進入施工現場之前要仔細檢查生產日期和保質期,肥料的質量保證證書、質量檢驗報告等等要逐一核實,一旦發現質量不過關的肥料要及時退回。
4.2.2 施肥的監理
綠化工程的施工環境異常嚴峻,為施肥工作帶來很多困難,為了最大限度的保水保肥,讓施肥工作達到最佳效果,結合山高坡陡,水土流失嚴重等自然因素,比較普遍的林區施肥方法是“挖坑填滿”,并且在樹苗周圍筑起攔水壩,保證肥料和水土不被雨水沖走。
施肥的時機也要嚴格監管,無論是提前施肥還是延期施肥,都會影響苗木的生長過程,不要在栽種初期就急著施肥,最好的施肥季節是在雨季來臨前期,在苗木過了存活期剛剛進入生長期的時候,此時的施肥效果是最顯著的。
施肥的多少也很重要,施肥太多或者太少都會不利于苗木的生長。不排除某些造林單位為了節約資金控制成本,對苗木施肥不夠的情況。這就要求相關林業監管部門加大檢查力度,采取巡查抽查等多種方法對施肥數量進行嚴格監督。
4.2.3 苗木后期生長的監督
如果周邊的雜草雜藤太多,同樣會吸收苗木需要的肥料和肥水,為了讓苗木健康生長,綠化隊伍要定期定時清楚雜草雜藤,為苗木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并且做好松土工作。每一個步驟和細節到要到位,不能圖省事怕麻煩。林業監管部門對綠化隊伍要嚴格要求,如果不能按時按質完成鋤草和松土,就不能進行下一步工作,只有從細節入手,細化造林綠化工程的每一個環節,才能發揮相關林業部門的監管職能,保證綠化工程的質量。
5 結語
林區造林綠化是一個龐大復雜的工程,也是一個細致長期的工程,生態平衡和環境保護要求造林綠化必須延續下去。在漫長的造林綠化建設中,一定會隨著工作的進展不斷出現新問題新困難,我們沒有捷徑可循,只有不斷克服困難,才有收獲。
參考文獻:
[1]李麗琴.國有林區造林綠化工程建設[J].北京農業,2015(6):58.
[2]黎子濤.對造林綠化工程監理方法的探討[J].現代物業·新建設,2015(5):62~63.
[3]薛維梅,時德明,郭全利,等.造林綠化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農民致富之友,2015(24):159.
[4]邵麗麗.淺談造林綠化工程現狀和對策[J].黑龍江科學,2014,5(1):165.
[5]劉連剛.造林綠色后的林業技術工作探究[J].綠色科技,2015(8).
[6]凌 銘,董長生,淺談造林綠色工作中苗木移栽技術的應用[J]綠色科技,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