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對“家”有著特殊的關系,從“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遠大抱負,展示一種“家國情懷”,到“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的具體實戰,體現一種“家族力量”,都把“國”與“家”和“事”與“家”聯系起來,以圖用“家”的情懷激發斗志、用“家”的企盼施展宏圖、用“家”的摯愛溫暖社會。可以說,“家”是意志的搖籃、是人生的驛站、是搏擊的依靠、是幸福的天堂。家興則民興國興,家衰則民衰國衰。構建一種“家”的文化,讓“家”的基因和要素植入一個社會組織中,讓這個組織擁有“家”的聯系、“家”的情懷、“家”的愿景、“家”的責任、“家”的分擔,這個組織就一定會是意志迸發的營地、洋溢自由的天地、聚合美滿的福地、盛開鮮花的圣地。中鐵七局就是這樣一個組織。
這個歷經市場經濟洗禮、飽嘗改革重組陣痛的國有企業,在市場經濟的千磨萬擊中撥云見日地發現了一種能凝聚員工思想、激發員工心智、團結員工奮斗的文化形式,那就是“家”文化,并且他們堅信,這種“家”文化一旦固化于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就一定能使“搖搖欲墜”的企業鳳凰涅槃,走向新生。文化自信激發了他們的文化自覺,催生出他們的文化自強。如今,“家”文化已經助推中鐵七局“化蛹成蝶”,并且將繼續成為企業做大做強、永續向前的動力源泉。我們為中鐵七局的“家”文化建設點贊!
構建“家”文化,既需要企業精心的制度安排,也需要企業持之以恒推進,還需要企業與時俱進完善,更需要企業上下同心協力。“家”文化既可以產生在中鐵七局,也可以萌發在其他社會組織中。為了讓中鐵七局“家”文化建設經驗更廣泛地傳播于社會,我刊從本期起陸續刊登中鐵七局“家”文化建設的做法與經驗,以期讓更多企業有所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