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黨的十八大在報告中提出:“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我們認為,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提出,進一步豐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內涵,拓寬了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視野,標志著我們黨對在新形勢下如何進一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有了新思考和新認識。
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與思想政治工作的關系
人文關懷是21世紀國際社會共同關注的主題,心理疏導是人文關懷的核心內涵。所謂人文關懷,目前比較認同的是關注人的生存與發展,在保證人的生存與發展的同時滿足其精神需求。在現代社會實施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是組織管理和文化建設領域創新和突破的必然選擇,是組織踐行科學發展觀和建設和諧組織的迫切需要,是在組織中建立和諧人際關系和提升軟實力建設的有效措施。
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是一種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的創新。人文關懷中滲透著心理疏導,心理疏導本身就體現著人文關懷,二者都是以提高人的思想政治覺悟為宗旨。以往組織的思想政治工作有時不盡如人意,原因可能多種多樣,但工作方式方法比較單一,工作思路比較狹窄即為其中之一。多年來,人們習慣于把問題癥結鎖定在思想素質、政治覺悟和道德品質上,結果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可能給人帶來新的心理傷害,導致思想政治工作失效。“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提出,對我們有一種勇于創新,視野頓開的感悟。我們只有將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結合起來,充分尊重人的個性特點和心理訴求,切實解決人的內心困惑,在這個基礎上再施之以正面的教育和引導,才能真正實現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最大化。
這里我們要特別指出的是“心理疏導”中的“疏導”不同于“教導”和“指導”“教導”和“指導”雖然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教導”往往給人的印象是耳提面命,缺乏親和力,“指導”又讓人覺得高高在上,都不能真正打消教育對象內心的疑慮。而“疏導”不僅是建立在對對象的尊重上,而且貼近對象的實際需求,因而在實現這一作用上具有更加實在的意義。
當前,面對國際國內的復雜的新情況、新問題,要真正把一些道理灌輸給廣大員工,越來越不容易。現在是改革開放下的信息社會,人們接收的信息很豐富也很龐雜,思想十分活躍,意識形態越來越復雜,越來越個性化,要真正把人們的思想統一起來,談何容易。黨的十八大提出的人文關懷,它在強調人的價值、人的尊嚴和人格完善外,又增加了新的時代內容。特別是把“人文關懷”和黨的思想政治工作聯系起來,延伸到正確妥善和諧地處理人際關系,這就使“人文關懷”的內涵得到了擴展,也更易于落到實處。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可以本著與思想政治工作完全一樣的目標,但其手段更能體現“個性化”和“以人為本”的特點,是傳統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補充,可以達到傳統思想政治工作不能達不到的效果。
加強員工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方法和措施
隨著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我國各項改革的不斷深入,涉及員工的工作壓力、心理危機、情感糾紛、人際關系、子女教育等問題已成為影響員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中國職工心理健康問題調查報告》顯示:目前我國有5%的員工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據不完全統計,從1980年以來,我國大陸已有1 200多位企業家自殺身亡。員工自殺也屢見不鮮,最典型的例子莫過于富士康“十三連跳”。由此可見,如今無論是組織高管還是普通員工的心理健康狀況都已經到了令人堪憂的地步。而員工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僅會給員工本人帶來傷害,也會給組織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因此,建議組織在注重員工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方面要做好以下工作:
樹立組織人本管理理念:采取有效措施,營造有利于員工心理健康的良好環境。要尊重員工的主體位置和民主權利,維護員工的合法權益,真正做到政治上引導,工作上幫助,生活上關心,以提高員工幸福感指數,使員工增強對組織的歸屬感。
建立員工心理健康評估機制:定期對員工心理健康進行評估,通過組織員工填寫心理壓力狀況調查表和訪談、座談會等方式,及時掌握員工職業心理健康狀況,了解掌握員工的壓力、人際關系、工作滿意度等情況,分析查找員工產生心理問題的原因,完善員工心態疏導、調適與平衡工作體系。
建立員工心理疏導機制:通過設立心理咨詢室,配備心理咨詢師,開通心理咨詢熱線,定期舉辦心理健康專題講座,購買發放《員工心理健康手冊》,努力提高員工心理健康意識,提高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培育員工心理資本,開發員工樂觀、希望、自信、堅忍等積極心理的品質。
建立員工心理調節機制:幫助員工了解科學有效的心理調適技能和方法,掌握自我安慰法、自我解脫法、自我宣泄法、換位思考法等簡便易行的心理調適方法,及時克服心理壓力和情緒障礙。在工作中充分發現員工的優點,挖掘員工的潛能。對犯錯員工進行問責處罰時,要提前做好解釋疏導工作,消除他們的抵觸情緒和思想顧慮。
引導員工正確對待自己、他人和社會,正確對待困難、挫折和榮譽:注重促進員工的心理和諧,促進員工情感交流渠道暢通,避免不良心態積累惡變。針對個別較大心理壓力匯總記錄,認真進行分析研究,及時有針對性地開展家訪談心工作。
加大維護員工合法權益與發展和諧勞動關系的力度:要在大力弘揚工人階級偉大品格、團結動員廣大員工為促進經濟又快又好發展建功立業的同時,建立健全職工工資集體協商共決機制、勞動關系矛盾預警和調解工作機制,引導員工以理性合法有序的方式表達利益訴求,充分發揮職工代表大會的作用,加大維護員工合法權益與發展和諧勞動關系的力度。
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立為主線,積極推進組織文化建設:關心員工的生產生活,組織開展員工喜聞樂見、豐富多彩的業余文化活動,不斷滿足員工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大對他們心理健康的關注和投入,營造良好人際關系氛圍,使廣大員工有尊嚴地生活,實現體面勞動。
積極引進中國員工心理管理計劃:該計劃是以國外成熟的EAP為基礎并考慮我國的實際情況而制訂的一個系統的員工心理管理方案。EAP是組織為員工設置的一套系統的、長期的福利與支持項目,它通過專業人員為員工提供診斷、評估、培訓、指導與咨詢,幫助員工及其家庭成員解決各種心理和行為問題,目的在于提高員工在組織中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績效,改善組織氣氛和管理效能。目前在世界財富500強中,有90%以上的企業實施了EAP項目。
(作者系中國保健協會心理保健專業委員會會長、中國員工心理管理計劃專項基金執行主任)
(責任編輯:崔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