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霓波 許耘紅
摘要:指出了居住區游戲場作為兒童進行游戲行為的場地,其設計至關重要。探討了當前居住區兒童游戲場設計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兒童游戲場的設計特點、設計原則及設計要素,以期提供參考。
關鍵詞:兒童游戲場;居住區;場地設計
中圖分類號:TU9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09016902
1 引言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善,人們對自身居住的環境要求也在不斷提高,而兒童游戲場是居住區內供兒童游戲、社交、休憩的重要場所。現代的兒童游戲場必須具有設計性、文化性與創新性,這樣的兒童游戲場才能被人們認同和接受。作為一個設計師,必須從兒童的實際角度出發,真切的思考兒童的需求,引導兒童的發展。內容簡單,設計單一的兒童游戲場已經落后于社會的發展,所以現代兒童游戲場的設計至關重要,并要與居住區環境設計放在同等的地位。
2 居住區兒童游戲場存在的問題
由于公眾對兒童的關注度和對兒童游戲場的重視程度不相匹配,如何對兒童游戲場進行合理的設計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導致大多數兒童游戲場的設計缺乏對兒童心理和兒童行為的充分考慮,現階段國內居住區兒童游戲場設計仍處于發展起步階段,沒有形成完整意義的兒童游戲場,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2.1 設計模式單一
目前在國內新建住宅小區內,大部分兒童游戲場的設計方案比較保守,循規蹈矩,沒有突破和創新,保留了傳統的設計模式,造成兒童游戲場的設計模式單一,造園手法簡單。如通常情況下會在小區的兒童活動區域簡單擺放一些滑梯、蹺蹺板、攀爬組合架等游樂設施,在較好的條件下,地面上會應用軟性地鋪。除此之外,兒童游戲場的規劃設計基本上還停留在滑梯+沙坑或滑梯+沙坑+ 攀爬組合架的模式[1]。基本上國內兒童游戲場對于園林景觀上沒有更多的設計感,模式單一化,缺乏對兒童的人性關懷,沒有突出兒童游戲場的特色。
2.2 游戲場內存有安全隱患
兒童游戲場的設計或使用不合理都容易出現安全隱患,威脅兒童的健康成長。如一些居住區在規劃設計時沒有合理考慮兒童游戲場的位置,出現兒童活動場地與車行道相鄰的情況,一方面是受到汽車尾氣的危害,另一方面是沒有人車分流,對兒童的身體健康和人身安全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危害和威脅。還有一些是由于對游樂器材和地面鋪裝細節上的疏忽,缺少對兒童必要的保護措施,易導致兒童在游樂器材上跌落或發生其他意外。
2.3 活動區域有限
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一些住宅小區內的兒童活動區域受到了其他場地的擠壓和占用,所能提供給兒童活動的區域一再擠壓,這種情況下兒童游戲場的設置相對勉強,提供給兒童活動的區域非常局限,通常只剩下幾個簡單的游戲器具。事實上,兒童的健康成長需要開闊寬敞的空間,而不僅僅是單調的游戲器材。
2.4 游戲設施與兒童年齡不符
目前居住區兒童游戲場設計的突出問題是缺乏對不同年齡段的兒童需求的考慮,大部分都是適宜0~6歲兒童的游戲場所,而7~12歲年齡段的兒童并沒有專門為他們設計的游樂設施。研究發現,如此情況將導致一些10多歲的兒童對兒童游戲場產生了拒絕的心理,原因是他們認為那些游戲場地都是為小孩子設置的并不適合他們,這樣的物質環境對兒童心理構成了障礙。
3 兒童游戲場設計的原則
居住區兒童游戲場作為城市兒童戶外活動使用率最高的場所,對兒童的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德· 蒙楚克斯在他寫的書《考慮兒童的規劃》中,提到兒童的成長過程離不開外界環境,他們往往不自覺地會被外界環境吸引而參與到戶外活動中,天生的好奇心讓他們主動接觸各種自然元素[2]。游戲活動的開展如果選擇在比較自然的區域,可以使孩子們更好的吸收到新鮮事物,這樣可以使孩子們的身體機能得到鍛煉,幫助孩子們的身心健康成長。以下四點基本原則是居住區兒童游戲場需要遵循的。
3.1 生態設計原則
生態設計原則是居住區兒童游戲場重要的原則之一,兒童急切的需要親近自然和接觸自然的空間,設計師應把設計融于自然游戲環境,使兒童真真切切的接近土地、樹木、魚蟲、花草,達到最原始的游戲作用。
3.2 系統化原則
居住區兒童游戲場是總體規劃中的一部分,它的設計要融入到整個居住區空間的規劃中。根據兒童自身的特點,兒童游戲場的場地選擇要注意日照、通風等要求。同時兒童在游戲時會制造噪音,這些嘈雜聲會對周圍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場地選擇要格外的注意噪音隔離,從而提高居住區的生活質量。
3.3 以人為本原則
兒童具有一定的親水性,喜歡向水池、湖水等靠攏,所以在設計時要充分的考慮到兒童的尺寸,做好預防及保護措施,做到以人為本。
3.4 安全性原則
安全性原則為居住區兒童游戲場的中心原則。在居住區的交通中,要采取人車分流的系統,并且需要在道路旁安置安全帶,這樣可以保證兒童在居住區內的基本安全。在游戲場內,要選擇軟質材料作為地面的鋪裝,這樣可以避免兒童在玩耍時受傷。
4 兒童游戲場相關配套設施
4.1 監護人休息看護空間
1~3歲的兒童在獨自游戲與活動的時候存在一定的風險,需要監護人的看護。所以在兒童游戲場內經常出現成年人的身影,家長不但要與兒童一起進行游戲娛樂,更要看護好兒童。在設計層面上,要充分考慮這一點,并設計出一系列人性化的座椅、涼亭等供家長休憩。
4.2 座椅應適合兒童的尺寸
兒童游戲場主要供兒童游戲娛樂,其中的座椅也應人性化的為兒童設計。在座椅的設計上,座椅的造型要符合兒童的心理特性,設計一些卡通造型。在尺寸上,要周全地考慮到兒童的特點。另外看護人與家長也經常出現在兒童游戲場,設計者也應設計出適合家長的特殊座椅。
4.3 水源的配備
在兒童游戲期間,衛生問題至關重要,有些家長會因為兒童游戲場的衛生問題而拒絕兒童進行游戲,所以在兒童游戲場的附近應該配有一些衛生設施,比如能進行清潔的水源。也可以設計一些提供飲水的設施,在兒童玩耍的期間可以進行短暫的休息,適量的飲水[3]。在水源的設計上,要結合兒童的身高尺寸進行設計。
5 居住區兒童游戲場設計要素
豐富的游戲空間是兒童最需要的。其設計手段有以下3點:設計時要具備寬闊的場地與豐富的設備,使兒童擁有多樣的游戲模式,并不感覺單一;在設計時要選擇遠離車輛的場地,因為兒童在游戲時不會注意周圍的環境,在居住區內的車輛會對兒童造成一定的危險性;要注意處于不同年齡段的兒童和游戲場之間的聯系以及周邊住戶的可觀性。
5.1 1~5 歲的兒童游戲場設計要素
在附近的區域設置衛生裝置,比如洗手池等。1~5歲兒童在進行游戲時會有監護人的加入,設計時要注意成年人活動的需要。植物的選擇上要選取無毒無刺的植物類型,以免造成兒童的身體傷害。游戲場的四周要以樹籬圍合,使游戲場具有一定的安全感和封閉感。需要在兒童游戲場的周邊設計座椅,供家長休息。并且座椅的位置可以直接觀察到整個場地,使兒童在游戲時有安全感。 在游戲器材的選擇上,要選擇成年人的體重也可以承受的器材,因為在兒童游戲時,一些家長也會參與其中。
5.2 6~13 歲的兒童游戲場設計要素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具有一定的好奇與冒險心理,一些無人的空地或是雜草從生的地方是他們經常出沒的地方。另外,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會因性別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游戲行為,男孩子喜歡集體進行足球、追逐等活動,女孩子比較喜歡跳皮筋、丟沙包等活動。地形的設計應具有平坦的,高低起伏的多種變化類型,這樣可以使兒童體驗不同類型的游戲需要。水體要保持其自然狀態,并保留多種類型的水體。這種設計可以鍛煉戲水的孩子們的手動操作能力。要使成片的樹木設計成一體的景觀,這樣樹周圍就形成了一個單獨的空間,既不影響樹的生長,也可以供孩子們游戲。注意要選擇分枝點低的強壯樹木,這樣孩子們就可以在上面興奮地爬上爬下,而不會造成樹的死亡[4]。要因地制宜地利用自然要素,比如兒童更傾向于攀爬天然的巖石,而不是人工的活動器械。此外還有木頭、沙子、水等自然要素,這些要素可以巧妙地安排在兒童游戲區的附近。
6 結語
居住區中的兒童游戲場設計,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問題,需要相關政策的扶植和全社會的共同關注。 作為一個對居住區兒童游戲場設計的關注者,希望更多的設計師真正來探討、關注這個問題,在借鑒國外經驗的同時,建設好我國真正意義上的居住區兒童游戲場。
參考文獻:
[1]張 曄.3~10歲兒童對居住區活動環境設施的需求[D].上海:同濟大學,2007.
[2]克萊爾·庫珀· 馬庫斯,卡羅琳·弗朗西斯,俞孔堅.人性場所:城市開放空間設計導則[M].2版.北京: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1.
[3]郭笑梅.北方居住區綠化種植與水景景觀設計研究[D].天津:河北工業大學,2011.
[4]周 濤.居住小區綠地的人性化景觀設計研究[D].泰安:山東農業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