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麗麗


摘要:從校園綠地樹種的選擇、園林小品的設計、功能分區綠地的設計和特色景觀四個方面闡述了東北地區大學校園綠化的主要特點和設計風格,并比較了南北方高校在水體景觀設計理念上的不同。
關鍵詞:校園綠地;特色景觀;水體景觀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09017902
1 引言
高等學校肩負著為國家培養各行各業的建設人才,傳播科學文化的重要使命。近年來,由于我國越來越重視高等教育的發展,因此高校的建設得到了長足的進步。隨著各高校基礎設施建設越來越完善,針對校園綠化的規劃和建設工作也實現了高速發展。優秀的校園綠化不僅能美化校園的外在環境,也要體現大學的歷史文化內涵。
2 校園綠地的規劃
2.1 樹種的選擇
校園綠化系統主要由校園綠地和校園特色景觀兩個子系統組成。校園綠地主要由種類各異的植被組成,也包括綠地中的道路、水體等要素。校園綠地承擔著改善校園生態系統、美化校園環境等作用。校園特色景觀則主要體現了大學歷史和文化的傳承,具有濃厚的人文氣息。
大學校園綠地系統設計的總體原則是利用校園現有地形,以植物造景為主,結合園林小品,形成以景觀為點、道路為線、草坪為面的多層次生態型校園[1]。由于我國南北方氣候差異較大,因此南北方高校在樹種和花卉的選擇上也截然不同。以東北地區為例,選擇幾種比較有代表性的樹種和花卉進行介紹。
五角楓。喬木,高8~10 m,花黃綠色,花期在5月,果期在9月。五角楓生性喜光,喜溫涼氣候和肥沃濕潤的土壤,耐旱、深根性。其主要分布在東北、華北等省區。由于五角楓樹冠大、葉形美,非常適合做行道樹,孤植、叢植、列植均可。
油松。松科針葉常綠喬木,高10~30 m,花期在5月,強陽性、耐旱、耐寒,深根性,樹枝蒼勁古雅、枝繁葉茂,非常適合做校園的行道樹和風景樹。
東北連翹。木犀科連翹屬落葉灌木,花黃色,花期在5月,果期在9月。東北連翹生性喜光,耐旱、耐寒,淺根性。東北連翹非常適合在校園的巖石假山、步道轉角等處成片栽植,也可作為校園草坪的點綴之用。
紫丁香。落葉灌木,花淡紫色,花期在4~5月,陽性,耐寒、耐旱,忌低濕。由于紫丁香具有豐滿秀麗、芳香四溢的特點,因此被廣泛種植于大學校園,深得廣大師生的喜愛。
由于可選的樹種種類繁多,因此在樹種選擇規劃上,學校管理者應該結合校園實際情況,在經過充分的調查和論證的基礎之上,制定樹種選擇方案。以東北地區高校為例,具體應遵循以下兩條準則:①本土樹種為主,外來樹種為輔。由于本土樹種經過長時間的培育已經適應了本地的氣候環境,因此栽植的成活率高、生長良好,與外來樹種相比,價格相對低廉。而適當的引入外來樹種則可提升校園綠化的個性,避免景觀過于單調。②落葉喬木為主,灌木、地被植物為輔。由于東北地區冬季漫長、天氣寒冷,因此應以落葉喬木為主體。同時,為了增加校園生態環境的多樣性,應適當栽植灌木和地被植物與落葉喬木相結合,形成穩定的校園綠化植被群落。
2.2 園林小品
在做好植物造景工作的同時,如果能夠設計出別具匠心的園林小品,將會給校園的綠化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園林小品即為園林景觀中的小型建筑設施。比如造型各異的桌椅板凳、指路牌、閱報欄等。園林小品往往具有設計精巧、富有藝術情趣的特點,因此除了本身具備的使用和觀賞功能外,往往能起到豐富校園綠化空間、提升校園綠化設計藝術性的作用。如圖1所示的清華大學校園中的雕塑書,就很好地體現了園林小品的作用。
2.3 功能分區綠地設計
由于大學集中了教學、行政、生活等多種功能,所以針對不同的分區,應根據其功能特點選擇與其匹配的綠化方案[2]。大學的第一印象就是它的校門。因此,校門一帶區域是校園綠化的重點之一,該區域的綠化要和校門區的設計相符合。比如,有的大學校門區的設計是廣場式的,則可在廣場中搭建花壇或者矗立一個與大學相關的歷史名人的塑像作為校門區的主要景觀,景觀的周圍可以栽植大片的草坪和低矮鮮艷的花卉,這樣設計的目的是避免人們的視野過于空曠。而有的大學校門區的設計是大道式的,則可在大道兩旁栽種直立挺拔的樹種,如雪松、香樟等,形成林蔭大道,給人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教學區是學生讀書學習的場所,包括實驗樓、教學樓、圖書館等。綠化的風格應該遵循中規中矩、簡單素雅的原則。例如,可以在樓體前鋪設草坪,并在樓體兩側密植一些灌木或者小喬木,能起到隔音防塵的作用。行政區是學校教職工辦公的場所,綠化布局應采用規則對稱式,如行道樹和草坪的簡單組合。生活區主要由公寓組成,是學生課下休息活動的場所,綠化的風格應以簡單實用為主。例如可以在公寓附近設立一個小花壇,公寓周圍選擇灌木或者小喬木進行基礎綠化。
3 特色景觀設計
特色景觀設計是校園綠化規劃中的另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3]。校園的特色景觀不僅要做到新穎獨特,更要做到能夠彰顯校園文化的作用。校園景觀應該將大學的人文地理等歷史氣息自然地融入到景觀中,成為校園文化的載體,其中,水體景觀的設計顯得尤為重要。由于中國古典園林文化的深厚影響,湖水與垂柳、古體建筑結合的景觀會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校園的文化氣息[4]。受氣候等因素的影響,南方高校在水體景觀的設計上要比北方高校成熟細膩。例如著名的廈門大學的芙蓉湖就是一個水體景觀設計的佳作。芙蓉湖(圖2)坐落于廈大本部校區的中央,四周的綠柳、榕樹郁郁蔥蔥。徐徐的微風拂過蕩漾的湖水,古色古香的樓宇隱于蒼翠的棕櫚,芙蓉湖在初夏和暖陽光的照耀下,美不勝收。
東北由于受氣候條件和地域文化的影響,水體景觀的風格設計與南方高校溫婉的風格不同,比較注重場面恢宏。沒有了小橋流水,取而代之的是通過震撼的噴泉效果來表現出大氣磅礴的氣勢,如圖3所示的北華大學的水景廣場就是采取了這樣的設計理念。同時,由于東北地區冬季氣候寒冷,形成了獨特的冰雪景觀,也為校園增添了與眾不同的魅力。
4 結語
大學校園綠化的規劃設計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有許多問題需要進一步研討,作者在下一階段的研究中將力求更加深入細致地進行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由于作者經驗和水平有限,文中的不足之處希望得到林業前輩和同仁們的批評和指正。
參考文獻:
[1]陳生香,王奇志.大學中心綠地規劃探討[J].熱帶農業科學,2002(5):61~63.
[2]安運華.長江大學校園綠化研究[D].武漢:華中農業大學,2005.
[3]李林.我國高校校園景觀規劃設計[J].安徽農業科學,2007(4):1027~1028.
[4]吳小靜.以人為本的大學校園景觀設計[J].華中建設,2011(1):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