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俊義 張慧利
摘要:指出了地勘宣傳工作必須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必須把政治方向擺在第一位,必須堅持正面宣傳。結合實際,提出了地勘工作應當結合地勘發展的生動實踐,挖掘內容,創新表達,增強宣傳的親和力和感染力,應當針對不同對象和群體選擇恰當的表達形式,傳統方式不能丟,現代方式要創新。應當關注對象接受情況和吸收效果,采取喜聞樂見、寓教于樂、多種多樣的形式,充分發揮好教育普及、激勵鞭策、引領培育的作用和功能,以取得良好的宣傳效果。
關鍵詞:地勘;正面宣傳;表達形式;示范引領;營造氛圍
中圖分類號:G2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09023902
1 引言
宣傳工作是占領思想陣地的工作,是開展其他各項工作的先遣工作,具有先鋒隊性質和占領制高點功效。因此,宣傳工作必須朝著目標、圍繞任務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
2 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
2.1 正確的輿論導向,是宣傳輿論工作的核心和靈魂
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是宣傳輿論工作的核心和靈魂。要承擔起這個職責和使命,必須把政治方向擺在第一位,牢牢堅持黨性原則,牢牢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牢牢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牢牢堅持正面宣傳為主。
地勘宣傳更要結合地勘發展的實際,挖掘內容,創新表達,講好故事,增強宣傳的親和力和感染力,引導廣大干部職工心想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服務于改革發展穩定這個大局,團結和鼓舞廣大職工群眾士氣,凝心聚力,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搞建設。
2.2 堅持正面宣傳,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
宣傳工作應當堅持正面宣傳和引導,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主旋律反映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主流價值觀,代表黨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弘揚主旋律就是要反映時代最強音,用主旋律來鼓舞士氣,提升覺悟,動員全體人民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作為地勘單位,就要義不容辭地肩負起“為經濟社會提供資源保障和技術服務的職責”,就要勇往直前地摸索前進、創新創造,就要堅持不懈地為社會地質事業多做奉獻。
所謂正能量,即所有積極的,健康的,催人奮進的,給人力量的,充滿希望的人、事、理。正能量體現了積極向上、樂觀健康的社會精神力量。傳播正能量就是要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傳播有利于振奮人民斗志、凝聚民族力量、推動社會進步的精神力量,就是宣傳英雄模范等典型人物,使之起到社會示范作用。
要干好地勘工作是需要勇氣的,需要具備“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三特別”精神,需要具備“以獻身地質事業為榮、以艱苦奮斗為榮、以找礦立功為榮”的“三光榮”情懷,需要“堅忍不拔,追求卓越;自信自強,永創一流”的“鉆石精神”品格。地勘單位中涌現出來的一大批先進人物、最美地質隊員的先進事跡,就是地勘人學習的榜樣。
2.3 形成良好氛圍,營造輿論生態環境
心理學研究表明,我們在生活中無時不在接收著外界的暗示,無時不在影響著周圍的環境。廣告信息反復重播,在人的潛意識中積累下來,當人們購物時,人的意識就收到潛意識中這些廣告信息的影響,左右購買傾向。因此,宣傳工作應當全面覆蓋、多重覆蓋,形成良好氛圍,營造輿論生態環境,以便形成共識、統一思想、凝聚力量。
當前,地勘經濟處在轉型調整升級的關鍵時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只有勇往直前,奮力拼搏,依托優勢不斷拓展服務領域和服務地域,才能持續提升核心競爭能力和綜合服務能力水平。通過理論創新、技術改進、方法再造、效率提升創造新輝煌,只能成功不能失敗。更需要營造催人奮進的良好氛圍,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敢撞敢試、勇于開拓、善于競爭的輿論生態環境。
3 針對不同對象和群體選擇恰當的表達形式
3.1 關注對象接收情況和吸收效果
由于生活體驗、生活環境與生活經歷的差異,人們對于相同客體的認知是可能有較大差別的。
《觸龍說趙太后》是《戰國策》中的名篇。講述了在強敵壓境,趙太后又嚴厲拒諫的危急形勢下,觸龍因勢利導,以柔克剛,用“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的道理,說服趙太后,讓“出質于齊,換取救兵”成功,解除國家危難的故事。觸龍的成功、其他諫臣的失敗,就在于觸龍特別關注對象接收情況和吸收效果,充分展示出善于做思想宣傳工作的才能。
風餐露宿、高度流動、異常艱辛的地勘生活,老一輩地勘人早已習慣,中年地勘人也已熟悉,但對于無憂無慮成長起來的新一代年青的地勘人,從帶有冒險趣味的新奇到平淡,到單調枯燥,后能專注地扎根地勘業,心無旁鶩,的確有較大的心理跨越,需要走過較復雜的心理歷程。宣傳工作更需結合新一代地勘人的成長環境,多鼓勵,多激勵,形式多樣,豐富多彩。
3.2 創新表達形式
宣傳介質除了傳統的以紙介質為主的印刷品、板報墻報外,還可以因地制宜地廣泛使用電子介質進行宣傳。如LED顯示屏、燈箱、移動介質等。
宣傳表達可采用傳記、小說、詩歌等文學形式;可結合知識問答、專題培訓、競賽等形式;還可充分利用現代傳媒工具和平臺,采用圖像、影像、動畫、游戲等形式;結合工會活動、公益活動、文藝匯演等,采取喜聞樂見、寓教于樂的形式等等。
充分利用現代傳媒工具和平臺進行宣傳。目前,很多地勘單位都建立了局域網絡,可以充分利用微信、微博、微視“三微一網”平臺、利用手機終端開展教育普及宣傳工作。
3.3 充分發揮榜樣的示范引領作用
地勘工作的重點和難點處在基層和野外一線。地勘榜樣最好來自基層、來自野外一線。來自于基層和野外一線職工群眾熟悉的形象,更容易獲得認同和產生共鳴。從身邊的人和事跡入手,善于發現典型,深挖事跡,提煉升華,樹立基層和野外一線的典型。通過好榜樣的示范引領,使個人和群體的人格得到升華,帶動其所在的單位乃至地勘群體走向先進。
3.4 堅持全面覆蓋、多重覆蓋
團隊要取得勝利,必須動員全體成員共同進退,共同努力,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不能看的看,談的談,干的干。宣傳工作要堅持全面覆蓋,不留空缺。
要取得好的效果,還需要多重覆蓋,反復宣傳營造氛圍。俗話說:毛毛雨打濕衣裳,杯杯酒喝敗家當。說的既有防微杜漸的道理,也有循序漸進的啟示。通過多重覆蓋,讓對象耳濡目染,經過長期浸潤,就可以轉化為潛意識下的自覺行動,收獲到良好的效果。
4 注重宣傳工作取得實在效果
4.1 引領對象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我們處在一個各種思潮跌宕起伏的時代。伴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意識形態領域泥沙俱下、魚龍混雜,錯誤思潮和腐朽思想的侵蝕無處不在。因此,宣傳工作有責任擔當起引領廣大干部職工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職責。
一是要辨是非。通過對萬事萬物根本的探究喚醒內心的良知,意念真誠,心思端正,發現規律、掌握規律,并遵照規律確定行為方式方法、調整步調節奏。“杜絕江湖地質,達到良心地質”;二是要清公私。正確看待個人價值與事業的關系,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三是要知榮辱。毅然擔當起“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資源保障和技術服務”的重任。樹立為地勘經濟貢獻力量的決心、鼓起為地勘事業貢獻力量的勇氣、謀劃做好地勘具體工作的辦法。
4.2 培養對象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自覺提升能力水平,干事創業
當前,地勘經濟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節點,需要廣大干部職工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自覺提升能力水平,干事創業。
開展法制教育、大力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良好健康的人際關系,宣揚尚德、遵法、依規的理念。讓職工群眾把“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價值取向作為“德”的基本標準,并貫徹到平凡工作崗位與日常生活:熱愛單位、熱愛集體,恪盡職守、熱愛本職,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講政治、懂規矩、守紀律。
大力培養“四德四養四力”。“四德”即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四養”即黨性修養、職業素養、家庭教養和個人涵養。“四力”即洞察力,能正確把握大勢、明確發展趨勢、準確研判走勢;學習力,能自覺學習借鑒反省,能實現自主糾錯;親合力,能協調各方關系平衡各方利益,能發揮凝聚帶動作用;執行力,能及時行動實踐,敢嘗敢試搶抓機遇。
4.3 培育團結協作能力,用“五大理念”引領發展
由于地勘工作艱苦、復雜、綜合、特殊,需要大資金投入、多學科集成、長周期實踐以及先進的技術裝備、充足的后勤補給、完善的安全保障,才能優質高效地完成。因此,要做好地勘工作,需要團隊團結協作。協作不僅可提高個人的生產力,并且是“創造一種生產力”,產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要做好協作,首先要加強學習與溝通,確保目標方向一致;其次是分工與協作,各自明確職責、堅守本職,敢于承擔,有所作為。
全國地勘隊伍有“百局千隊百萬大軍”,應當堅持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資源保障和技術服務為己任的定位,立足本職,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做精傳統的資源、能源領域,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不錯過”的機遇感、“勇擔當”的責任感、“爭一流”的使命感,大力向“大地質”領域闊步前進,在農業地質、土地利用、土壤改良、作物栽培、工程建設、城市建設、水源涵養、環境保護、旅游開發等等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做出更大的貢獻。而宣傳工作,應當提前進行戰前的動員、統籌安排布局集結,吹響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的號角。
參考文獻:
[1]楊習文.始終堅持正確輿論導向[N].解放軍報,2014-02-11.
[2]楊俊義.著力思想引領工作,加快地勘經濟發展[J].調研與決策,2012(11).
[3]楊俊義,張慧利.傳統地勘單位轉型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綠色科技,2015(12):317~318.
[4]楊俊義,張慧利.新時期地勘工作者成長的路徑:明道、取勢、優術、亮節[J].綠色科技,2016(2):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