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菊 趙黎光 張思琦
摘要:針對吉林省鄉村旅游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對吉林省發展鄉村旅游的優勢分析和劣勢進行了系統分析,提出了吉林省鄉村旅游發展的對策與建議,以期為促進吉林省的經濟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中圖分類號:F5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09020202
1 引言
鄉村旅游在國外已有100多年的歷史,特別是英國、法國、美國、意大利、日本、西班牙等國家發展鄉村旅游的經驗比較豐富。和國外的鄉村旅游相比較,我國的鄉村旅游起步較晚,現在正處于快速發展時期。近幾年吉林省的鄉村旅游發展迅猛,因此,如何使鄉村旅游快速帶動吉林省的經濟發展是當前共同關注的主題。
2 吉林省鄉村旅游的現狀分析
2.1 吉林省鄉村旅游現狀
吉林省的鄉村旅游起步較晚,隨著國家和省主管部門的宏觀政策調整,吉林省鄉村旅游近幾年發展勢頭迅猛,游客數量和旅游收入逐年遞增。從全國上來看還處于初級階段,鄉村旅游資源的開發與建設還完善,游客不集中,缺乏統一的組織管理,鄉村旅游市場也沒有形成一定的規模,導致目前吉林省的鄉村旅游經濟效益沒有很好的體現出來。鄉村旅游資源的開發直接影響吉林省鄉村旅游業的發展,對旅游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和發展都有深遠的影響。
2.2 吉林省鄉村旅游發展存在的問題
2.2.1 旅游項目重復建設,旅游產品雷同
在吉林省內各地都有興建不同類型的鄉村旅游度假村,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當地的地方經濟發展,但對于游客來說,鄉村旅游地留給他們的感覺大多都是“千村一面”的,提供的產品水平低,服務的項目類似,從而造成彼此間的激烈競爭,部分地區發展效益下降,沒有體現出吉林省的特色。
2.2.2 對外宣傳力度不夠
吉林省各地的鄉村旅游產業由于對外宣傳不到位,旅游產品不能被大眾所了解。在招攬客源上資金不足,廣告效應打不出去。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吉林省鄉村旅游的發展。
2.2.3 規劃設計不合理
吉林省為了追求最大經濟利益,而忽視整個經濟行業的規劃和設計。盲目發展經濟只會抑制吉林省鄉村旅游業今后的道路,只有合理地開發和規劃才能充分發揮吉林省鄉村旅游資源。
2.2.4 鄉土文化不突出,缺乏特色
鄉村旅游的發展應該體現“鄉土文化”,對鄉土文化進行合理的規劃和科學的開發,然而現在吉林省的鄉村旅游鄉土文化不突出,沒有特色,不能很好地體現吉林省民俗和文化。
3 吉林省發展鄉村旅游的優勢分析和劣勢分析
3.1 優勢分析
吉林省是一個農業大省,全省農業人口為1484.25萬人,占總人數的55.9%,即使在城市也有濃厚的鄉村情結。與城市相比,農村和城市的郊區具有天地廣闊、自然風光秀美、靈氣清新等特點,還有不同與城市的鄉村文化。對于居住在擁擠嘈雜、污染嚴重、生活節奏十分快的城市中的居民來說,鄉村的生活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吉林省在鄉村旅游發展方面有著自己獨特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1 鄉村旅游資源不僅豐富而且獨特
吉林省擁有獨特的民俗風情,種類繁多的土特產品和旅游工藝品,優美的自然風光,農耕收獲,鄉村習俗都是鄉村旅游吸引力的體現,也是吉林省發展鄉村旅游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旅游資源。
吉林省地貌大致可分為東部山地和中西部平原,以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為主,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在東部山地中有著吉林省獨特的特產人參、靈芝、五味子等珍貴藥材和特有的動物東北虎、馬鹿。紫貂、黑熊等珍禽異獸。而中西部平原地區則種著玉米、水稻、高粱等特有的農作物,因此吉林省被稱為我國玉米生產的“黃金地帶”。這些都是吉林省特有的資源,可以作為吉林省鄉村旅游的獨特資源。
3.1.2 吉林省鄉村旅游享有廣闊的旅游市場前景和發展空間
吉林省鄉村旅游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發展空間,市場前景是由國家對農村問題的宏觀策略決定的,國家對三農問題的重視和省內出臺的政策扶持,拉動了農村經濟,所以省內鄉村旅游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省內鄉村旅游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因現在僅僅停留在資金積累和飲食文化上,所以省內的鄉村旅游應沿著生態旅游、文化旅游緊密結合的方向發展,隨著經濟發展和供需主體素質的提高,省內的鄉村旅游的生態內涵和文化內涵應進一步發掘。
3.1.3 有利于解決本省人口就業
吉林省首先是一個不算很發達的省市,就業率比較低,加上下崗職工、農村剩余勞動力等,使得解決就業問題成為該省關系國計民生的一等大事。旅游產業的發展,能提供更多的工作就業崗位。讓吉林省的農民有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可以從一定程度上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問題,緩解農村剩余勞動力對城市的壓力。
3.1.4 有利于縮小城鄉差距
鄉村旅游發展的目的只要是把其中一部分城市消費資金轉移到農村,增加農村的經濟實力和農民的收人,都會為當地的農村經濟發展提供資金支持。利用現在城市里先富起來的人民帶動農村經濟發展符合中國國情。鄉村旅游的興起,延伸了農村經濟的產業鏈條,不斷改善當地現有產業結構,也為其優化調整提供資金支持。發展鄉村旅游有助于轉變理念、提高素質,增強農民的就業競爭力。在鄉村旅游不斷的發展過程中,新的科學技術和思想觀念已經逐漸深入到鄉村,開展了農民的眼界,對外面的世界有了更多的了解。鄉村旅游發展較早、較好地區的農民具有更強的市場經濟意識。
3.1.5 有利于促進本省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
在鄉村旅游的發展過程中,農民的思想文化觀念在逐漸發生著改變,鄉村旅游將會發展到一個更加文明、更加進步的高度,更會提高農村文明程度。先進的科學技術可以對農村生產建設起到積極的作用。增加農民收入也將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也會有更多的錢投入到環境的建設中,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3.2 吉林省發展鄉村旅游的劣勢分析
3.2.1 改變了原生態的農村文化
許多在農村生活的鄉村旅游的開發者們自己向往城市生活,所以認為在旅游過程中提供更好的、更方便的生活設施可促進鄉村旅游的發展,極大地改善城市與農村之間的差距,本著讓旅游者的精神可以得到更好的放松而去完善生活設施,不過也因此喪失了農村真正的原生態,使鄉村資源的鄉村性和原真性遭到了極大地損害。
3.2.2 保護不當會破壞生態環境
鄉村旅游業是非常依賴自然資源的產業,更是依托自然生態環境和人文環境而崛起的行業。雖然旅游產業是一個“無煙產業”,但是如果保護不當也會對環境造成破壞。如果不引起重視,旅游行業的日益發展會對生態環境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3.2.3 一定程度上會抑制農村原有的經濟效益
大量人流擁向農村,使一些自然地環境作物遭到毀滅性的破壞,也會產生一定的垃圾,而不可降解的垃圾會對土地產生威脅,影響農民的收成,破壞農村原有的經濟效益。
4 吉林省鄉村旅游發展對策研究
4.1 在環境保護的前提下發展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發展鄉村旅游必不可少的要素,隨著鄉村旅游的不斷發展,保護好生態環境已成為吉林省各級部門和廣大群眾的自覺行為。近年來,吉林省堅持開發與保護相結合策略,組織實施退耕還林、生態公益林保護和松花江流域綜合管理等一系列重點項目,加強風景林、村口林、水口林的保護,對全省名木古樹實行掛牌保護,使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吉林省的鄉村旅游發展必須牢固樹立環境第一的觀念,實行環境與發展統籌安排,綜合決策,科學規劃,達到旅游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共同提升。要對旅游業的各個環節實現少或無污染,全面優化旅游資源布局,在景區內不斷充實游覽內容,提高或延長旅游產業鏈。這不單單只是喊出口號就可以了,必須要落實到每一個細節才算真正的有意義。
4.2 保持鄉村本色,突出鄉村旅游特色
在良好的生態環境的基礎上,為了經濟效益就必須要打造出與眾不同的旅游產品。想要一個能夠持久實行下去的特色旅游產品就必須要通過系統性的規劃,合理利用鄉村旅游資源,認真科學地規劃好旅游開發項目。同時還要增加文化內涵建設,以鄉土文化為主旨,提升鄉村旅游產品的品味和檔次。如開發冬季獨有的火炕鄉村游和夏季農家避暑鄉村游。
4.3 制定準則,提高鄉村旅游產品和服務質量
為規范吉林省鄉村旅游經營單位等級評定與管理,省旅游局制定了《吉林省鄉村旅游經營單位服務質量等級劃分與評定標準》,這也將成為吉林省第一個關于鄉村旅游和休閑農業質量評定的推薦性準則。為了使全省的鄉村旅游發展能盡快走上正軌,該省同時還通過實踐檢驗《標準》的科學性,參照《標準》在全省范圍內開展了吉林省鄉村旅游經營單位等級評定工作,在旅游行政主管部門高度重視,積極組織有關企業參加評估。在鄉村旅游的評價宣布中共有300多家鄉村旅游經營單位。省旅游局組織專家進行現場調查和評估,經過遴選,評選出金、銀、銅個級別鄉村旅游經營單位20家,并舉行了大會總結,對相關旅游企業和行政管理部門給予了表揚和嘉獎。不管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什么行業,賞罰分明對于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來說都是一個很大的推動力。所以,必須要制定出標準的規定,才能使吉林省的鄉村旅游計劃在不斷發展中更加完善。
旅游業賣的不僅是產品更是服務,所以在獨特的產品面前我們也不能忽視它的質量,一個獨特的旅游產品加上高質量的名詞才算是完美。一些旅游經營者為了謀取利益而降低旅游產品質量,不僅砸了自己的招牌,也不會再有回頭客來,從謀取利益長遠的角度來看,獨特的鄉村旅游產品的高質量是我們應該始終堅持打造的品牌。對于在鄉村旅游過程中,從業人員給予旅游者的服務也是旅游者們所享受的。不僅僅只有環境可以帶給旅游者放松的心情,從業人員的服務也在舉足輕重的地位。唯有制訂了一定的準則,提高鄉村旅游產品質量和鄉村旅游服務質量,才能使吉林省的鄉村旅游獲得更大的提升。
4.4 加大宣傳力度,擴大鄉村旅游影響力和知名度
鄉村旅游企業和旅行社聯合組織活動,促進吉林省鄉村旅游已成為旅游團體和訪問關鍵的產品和服務。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第一,在中央電視臺、省級衛視、雜志和報紙等新聞媒體的廣告來宣傳吉林省的鄉村旅游,例如山東省在中央電視臺就地區優勢進行了多方面的宣傳來展現山東各地特色形象。第二,與旅行社簽署一系列的相關合同,進行旅游產品宣傳、制定新的旅游線路,贈給游客旅游紀念品來推廣吉林省的鄉村旅游。電視劇《插樹嶺》拍攝基地現已經被列為吉林市旅游路線的一部分。第三,以吉林省鄉村旅游為依托舉行地方鄉村旅游文化節,把鄉村旅游的產業做的更大更強。第四,大力引導影視編導根據地方特色的鄉村旅游資源來編排電影或電視劇,從而宣傳吉林省的鄉村旅游,使吉林省的鄉村旅游廣為人知。第五,在全國的每個城市都進行吉林省鄉村旅游的宣傳,在城市的主要街道設立旅游宣傳牌、橫幅,夸大鄉村旅游品牌知名度。
4.5 政府主導,聯合經營,共樹品牌
目前全國各地城市的郊區都在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競爭十分激烈。鄉村旅游在當地政府的領導下才能實現聯合經營,以眾人多方的力量形成比較規模的效果,創建新的品牌,加大旅游市場競爭力,逐漸走上規模化和產業化的發展道路,最終可以實現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高曾偉.鄉村旅游資源的特點、分類及開發利用[J].金陵職業大學學報,2002(3).
[2]張玉改.開發鄉村旅游資源芻議[J].商業時代,2003(24).
[3]高曾偉.論鄉村旅游資源[J].鎮江高專學報,2001(1).
[4]劉明菊.吉林省鄉村旅游發展競爭優勢研究[J].農業經濟,2014(5).
[5]曾天雄.論鄉村旅游資源的開發[J].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