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金波
理解聲音的產生和傳播
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傳播.但不能在真空中傳播.通常情況下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約為340 m/s.
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聲音是由于物體的振動而產生的.凡是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停止.
固體、液體和氣體都可以振動發聲,因此固體、液體和氣體都可以作為聲源.例如鑼鼓的振動能產生聲音:流動的河水發生振動能產生聲音:吹笛子時。笛中空氣柱的振動也能產生聲音.使物體發出聲音的途徑往往不同.有的是通過擊打使其發聲的,有的是通過撥動使其發聲的.有的是通過吹奏使其發聲的.
例1 (2015·梅州)在探究人耳怎樣聽到聲音時.可以用肥皂膜模擬人耳的鼓膜.如圖1所示,當喇叭發聲時,肥皂膜將( ).
A.振動 B.靜止不動
C.一直向右運動 D.一直向左運動
解析:當喇叭發聲時,喇叭的振動將推動周圍空氣振動.并傳到肥皂膜上.帶動肥皂膜振動.
答案:A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中沒有介質.所以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人們若要聽到聲音.除了要有發聲物體外,還要有傳播聲音的介質,沒有介質,即使物體在振動,人也聽不到聲音.如把正在發聲的手機放到真空罩中,你看到手機屏在閃光。卻聽不到手機鈴聲.
例2 (2015·濱州)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聲音可以在固體中傳播
B.二胡演奏出的優美旋律.是由空氣的振動產生的
C.女航天員王亞平在“天宮一號”上講課的聲音是通過聲波傳回地球的
D.只要物體振動.我們就一定能聽到聲音
解析:固體、液體和氣體都能夠傳聲,故A正確:二胡演奏出的優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動產生的,B錯;太空是真空,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C錯:要想聽到聲音,必須有傳播聲音的介質.D錯.
答案:A
聲音在不同物質中的傳播速度一般不同
聲音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一般不同.在固體中最大.在液體中次之,在氣體中最小.但是也有例外.例如聲音在軟木中的傳播速度就比在水中的小.在同一種介質中.一般是溫度越高聲音的傳播速度越大.
倒3 (2015.廣安)超聲波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是1500 m/s.如果從某處海面豎直向海底發出的超聲波經4 s返回海面.則該處海洋的深度是( )m.
解析:從某處海面豎直向海底發出的超聲波經4 s返回海面.聲音傳播了兩個深度的路程.所以該處海洋的深度為1 500 m/sx2 s=3 000 m.
答案:3 000
科學的研究方法
學習“聲現象”時.同學們必須掌握兩個科學方法:(1)理想實驗法.在抽氣機不斷將玻璃罩中的空氣抽出的過程中.我們聽到罩內鬧鐘的鈴聲逐漸變弱,說明空氣越稀薄,傳播聲音的能力越弱.實驗中無法將罩內空氣全部抽出.就無法獲得理想的真空.但是我們可以根據實驗現象進行科學推理.得出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的結論.(2)轉換法.人們用容易觀測到的現象(物理量)顯示不容易觀測的現象(物理量)是研究物理的一種常見思路.例如,音叉的振動我們看不見.但觀察到發聲音叉濺起的水花,知道音叉在振動:鼓面的振動我們看不見.觀察到鼓面上的小紙屑在跳動可以判斷鼓面在振動.
例4 (2015·桂林)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逐漸抽出罩內的空氣,聽到聲音逐漸變小:再讓空氣逐漸進入玻璃罩內.聽到聲音又逐漸變大.這個現象說明( ).
A.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B.聲音的傳播不需要介質
C.空氣阻斷了聲音的傳播
D.玻璃罩阻斷了聲音的傳播
解析:實驗中.隨著玻璃罩內空氣越來越少.我們聽到鬧鐘的鈴聲越來越小.由此可以推知.當玻璃罩內是真空時.我們就聽不到鬧鐘的鈴聲了.表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
答案:A
責任編輯 程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