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里,到了晚上,大街上常常亮起五顏六色的霓虹燈,有的是艷麗的紅色,有的是恬靜的紫色,有的是活潑的黃色,還有的是歡快的綠色。五彩的霓虹燈,常常被做成商品廣告、商店招牌,或者用來裝點櫥窗、街景,把城市的夜晚打扮得絢爛繽紛。
可別以為霓虹燈的色彩來自燈管玻璃的顏色哦。一些霓虹燈的燈管看上去和普通的透明玻璃沒什么兩樣,它能發出彩色光芒的秘密,其實都在密封的燈管里。原來,在霓虹燈的燈管里,充入了一些特別的氣體,只要給燈管兩頭的電極一通電,這些氣體就會發出鮮艷的色彩來。例如:有一種氖氣,用它來做霓虹燈,就會發出紅色的光芒;如果換成氦氣,就會產生淡紅的顏色;如果燈管里裝的是氬氣,就會顯出藍紫色的燈光。氖、氦、氬等氣體都屬于一類“惰性氣體”,意思就是說它們通常都比較“懶惰”,很少
和其他物質發生反應,而且在空氣中含量很少。不過,當它們被裝在燈管內,再通上電,這些“懶惰”的氣體中的分子就會變得活躍起來,結果就發出了奇特的光彩。
當然,如果霓虹燈燈管本身就用不同顏色的玻璃做成,或者在燈管的內壁上涂上各種顏色的熒光粉,就能把霓虹燈的色彩“調配”得更加豐富了。
100多年前,英國化學家發現了一種新氣體——氖氣,把它叫做neon。結果他發現,用氖氣充入燈管后,會發出漂亮的紅色,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霓虹燈。所以,在把這種充了氖氣的燈翻譯成中文時,就根據neon的讀音,取了“霓虹”這個好聽的名字。
水銀蒸氣也常常被用在霓虹燈管里,和不同的惰性氣體搭配使用。如果在一支涂了藍色熒光粉的燈管里,充入氬氣和水銀蒸氣,就會發出鮮亮的藍色;如果在一支涂了綠色熒光粉的燈管里,充入氬氣和水銀蒸氣,就會發出綠色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