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劍鋒 林偉青
摘 要:針對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題目,要求設計一輛S型或者8字型無碳小車,競賽命題是以重力勢能驅動的具有方向控制功能的自行裝置。文章主要分別介紹了無碳小車S型與8字型的異同點,使人們對無碳小車有更深入的了解。
關鍵詞:無碳小車;8字型與S型區別;結構設計
1 8字型無碳小車
1.1 設計簡圖
8字型無碳小車以重力作為驅動力,具有自動轉向功能。小車的綜合性能以越障能力作為評優標準。設計的結構簡圖如圖1所示
1.2 小車整體設計
8字型無碳小車結構是由原動機構、傳動機構、轉向機構和調節機構組成的。其中原動機構的動力是由重物下落時的重力勢能轉化而來;傳動機構可以采用齒輪傳動;轉向機構是由曲柄搖桿結合不完全齒輪構成;調節機構則通過調節螺絲來完成。
1.3 加工制作
車底板因為不需要承受很大的壓力,精度要求不是非常高,考慮到質量輕,并且加工方便以及成本低等因素,決定用鋁合金薄板加工制作成三角形式底板。可以利用&=4mm鋁合金板的邊角廢料,節約且易加工。
1.4 轉向機構
轉向機構是本小車的關鍵部分,尤其8字型小車要求十分嚴格。能實現轉向控制的機構通常有:曲柄連桿+搖桿,曲柄搖桿,凸輪機構+搖桿和差速轉彎等幾種方式。通過實際對比分析可得出,凸輪機構雖然結構簡單,緊湊,但輪廓軌跡加工和計算難度較大。而曲柄連桿+搖桿,其工作原理簡單明了,加工和零件設計均易實現。該結構可將旋轉運動轉化為滿足實際要求的往復直線運動,進而使得搖桿帶動轉向輪做周期性左右轉動來實現拐彎避障功能。為了減少因緊固連接而造成的摩擦損耗,可以在連桿兩段使用萬向節。萬向節轉向靈活,機構緊湊可購買。既提高了轉向精度又降低了成本,此轉向機構具有結構易加工,成本低,調節穩定等優點。
1.5 動力轉換機構
動力轉換機構的功能是將重塊的重力勢能轉化為主動輪的驅動力,從而把重力勢能轉換為小車前進的動能。其中簡單易行的方案是:利用細線和定滑落機構,細線兩段分別繞在卷筒上和栓在重錘上,而卷筒則固定在驅動輪軸上,使得重錘的重力可以轉換為驅動輪上的扭矩,從而帶動主動輪產生動力。其中卷筒的直徑對車速及小車的穩定性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適合的卷筒直徑是保證小車勻速平穩地造成全程的前提。驅動軸帶動安裝在其兩端的兩個后輪旋轉,從而驅動小車前進。如果兩個后輪同時驅動的話,則當小車轉彎的時候便會因差速問題導致小車的不穩定,容易引起側翻。即采用與S型無碳小車相同的方法:單輪驅動。
1.6 傳動機構的設計
8字型無碳小車驅動機構主要由繞線盤、重物、齒輪、定滑輪和鋼絲繩等構成。根據機械原理相關方面知識可知,齒輪傳動比較繁瑣,原因是傳動比設計是否恰當影響到小車轉向機構的設計。通過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方式得出了以下可行方案:
二級齒輪傳動方案,該方案利用重物下落帶動階梯軸上固定的主動齒輪,再帶動安裝在后輪軸上的齒輪,最后再帶動第二級從動齒輪,將從動齒輪得到的能量轉化為后輪驅動力。如圖2所示。
1.7 驅動機構的設計
根據機械原理知識可知,齒輪的傳遞效率大約為98%,可以較好的提高能量利用率。為了讓重物下落時的重力勢能轉化為小車前進的動能能量損失最少,我們可以選擇以齒輪副來完成滾筒軸到后輪軸的動力傳動。但是由于剛開始啟動時,需要的力矩大,而在小車進入行使狀態后,運動逐漸趨于平穩,此時需要的力矩較小,所以可以在滾筒軸上安裝一個錐形滾筒。
2 S型無碳小車
2.1 設計簡圖
S型無碳小車的設計簡圖如圖3所示。其運行軌跡為S型,要求小車具有自動轉向功能,運行軌跡如圖4所示。
2.2 運動軌跡分析
根據比賽規則,S型無碳小車必須越過不同間距的障礙物。通過分析對比可得出以下兩種方案達到上述效果:
方案一:采用變傳動比傳動。其驅動和轉向都設計為變傳動比。優點是能夠在不改變幅值的條件下改變小車的轉向周期,在相同的周期內所走的路程較多,繞過障礙物的數目較多。缺點是變傳動比結構比較復雜,加工難度大。改進的方案是采用分檔變速和無極變速機構。
方案二:采用定傳動比傳動。其中驅動機構和傳動機構都采用定傳動比,僅僅通過改變轉向的最大轉角即可達到繞過不同間距障礙物的目的。其優點是機構比較簡單,傳動效率高。缺點是能夠繞過障礙物的數目較少。
2.3 轉向機構
S型無碳小車的軌跡為S型,應設計前輪導向。轉向機構是設計該小車的關鍵部分,決定著小車的行走軌跡。其同樣需要滿足結構簡單、加工難度低、減少摩擦損耗等條件,同時還必須具備特殊的運動性能:能夠將主動軸的回轉運動轉化為搖桿的周期性擺動,從而帶動轉向車輪相對車身左右轉向而實現S型運動軌跡。通過查閱資料可知能實現該功能的機構有:曲柄搖桿、曲柄連桿+搖桿、凸輪機構+搖桿以及差速轉向。從機械相關資料可知,曲柄連桿機構簡單且加工成本低,故應采用曲柄連桿機構作為小車的轉向機構。如圖5、6所示。
2.4 行走機構的設計
由于無碳小車是沿著S型軌跡曲線前進,那么后輪必定會產生差速問題。如果無碳小車采用的是雙輪驅動機構,當小車在轉彎時就會導致車身的不穩定,甚至側翻,更加難以保證行走軌跡的精確性。為了解決差速問題,建議采用結構簡便且耗能小的方法,即采用單輪驅動。意思是將從動輪軸上的一個后車輪作為驅動輪,其與從動軸建立旋轉約束,以便于傳遞扭矩。而另一個后車輪則通過軸承套在軸上,不建立與從動軸的旋轉約束,在前進過程中配合主動輪的轉向能夠自動調節速度,從而保證無碳小車在前進的過程中車身的穩定性,提高了運行軌跡的精確性。
2.5 微調機構
S型無碳小車的微調機構即對連桿長度和曲柄長度的調整。因為微調機構能夠體現小車的柔性。其中連桿長度決定著轉向輪左右轉角的大小。而曲柄長度決定的是小車行駛的周期即樁距,曲柄的長度越長,繞裝周期就越短,適應障礙物的間距就越短。連桿長度與曲柄長度調整是否適當直接影響到比賽時間,又由于軌跡路線對兩者長度較敏感,故應精確調試。通過查閱資料可得出,采用類似絲杠的機構,用帶螺紋的曲柄和連桿,將螺紋鎖死。在調整長度時,應擰松螺母,調整長度,此做法也精確地調整其長度。
3 結束語
文章針對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大賽中的無碳小車進行了分析,分為8字型和S型進行闡述。其共同特點就是兩者都是利用單輪驅動的結構,以便于解決差速問題。其中8字型小車轉向機構可由多種方式組成,最好的方法是曲柄連桿加搖桿,而S型小車則采用連桿機構作為轉向機構來實現小車自動轉向的。驅動機構兩者采用齒輪機構為宜。大量實驗證明,結構簡單,加工難度低,加工成本小,實用性好,效率高才是我們所要達到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方能杰,柳斌,王亨,等.8字循跡無碳小車創新設計[J].浙江農林大學,2013,8:76-77.
[2]張金玲,肖坤,邊普陽,等.8字型無碳小車的結構設計與實現[J].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6.
[3]張玉航,黃力,王凱.8字繞障無碳小車轉向系統的設計[J].科技創新導報,2014,7:28-29.
[4]李立成,徐漫琳,柯昌輔.S型無碳小車結構設計[D].重慶大學,2015,3:152-154.
[5]皇大偉,景新,孟程琳,等.基于凸輪控制的S型無碳小車設計[J].機械設計與制造工程,2015,7: 43-47.
[6]李云濤,劉曉飛,侯偉青,等.S字型無碳小車的分析[J].中國機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