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文章主要對DF-100A型100kW短波發射機高末級射頻線路進行分析,并簡要介紹線路中的元器件作用及交直流供電系統并舉例介紹高末射頻線路故障。
關鍵詞:射頻線路;高末級;交直流通路;故障
1 高末射頻功放簡介
DF100A型100KW短波發射機末射頻功放采用單只4CV100000C蒸冷式的陶瓷四極管V3。在發射機工作頻率范圍內的較高頻段,末級功放需要約1KW的射頻推動電平,而在較低頻段需要約500W。在末級功放的柵極回路增加陷入電路,以防止射頻扼流圈在諧振或失諧情況下產生交叉共振。
末級功放采用橋式電路來中和,中和是寬頻帶的,并且只有在更換了末級電子管時才需要調整。高末電子管管座采用特殊的結構低分布電感的聚酰亞胺薄膜電容將高末管的簾柵極旁路,這將有效地保證簾柵極處于射頻地電位,維持寬帶中和并且穩定地工作。
屏極饋電形式是并聯饋電(電子管、負載、電源三者并聯),槽路線圈沒有直流高電壓,隔直電容的分布電容與槽路并聯,影響槽路參數。末級功放采用高電平調制,調制電壓直接加在屏極上,這樣就能按準確的比例關系為屏極和簾柵極提供調制電壓。
2 高末級電流通路
2.1 柵極回路
(1)直流柵路通路:柵極—陰極(燈絲)—燈絲變壓器次級—地—柵流表分流器—高末偏壓整流器(1PS5)—自生偏壓電阻R23—陷入電路—柵極。
(2)高頻基波柵流通路:柵極—陰極—燈絲旁路電容(C29、C30)—地—3C33—IPA的Roe(屏槽)—交連電容(C21)—柵極。
2.2 屏極回路
(1)直流屏流回路:屏極—陰極(燈絲)—燈絲變壓器次級—地—高末屏流表分流器(4R9)—接地故障傳感器—功率模塊—低通濾波器—另接地故障傳感器—退耦電路(C40、C41、L14、L15)—屏極。
(2)高頻基波屏流通路:屏極—陰極(燈絲)—燈絲旁路電容(C29、C30)—地—輸出諧振網絡(折合天線阻抗)—隔直電容(3C35)—屏極。
2.3 簾柵回路
(1)直流簾柵流回路:簾柵極—陰極(燈絲)—燈絲變壓器次級—地—簾柵流表分流器(2R7)—簾柵功率模塊—簾柵音頻阻流圈—陷入電路(R24、R25、L16)—簾柵極
(2)簾柵極處于高頻地電位,所以無高頻電流。
3 PA級的直流供電回路(圖1)
4 PA級主要元器件的作用
C29,C30,C17,C18:(C29,C30聚酰亞胺介質電容在柵盤中)在他們的共同作用下使射頻信號通地,構成陰地線路,又防止了射頻信號對燈絲電源的串擾。
C31:使射頻信號通地,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直通和反作用,但由于容量一定,對射頻寬帶來講,簾柵不全是地電位,屏極經Cag2通過Cg2再經Cg1g2可形成反饋,再加上PA是陰地線路,輸入阻抗很高,所以PA級必須設有中和電路。
C35:隔直電容(鍋電容),耦合作用,阻止直流和音頻信號進入諧振網絡,對射頻信號相當于短路。
L12:槽路線圈,通過調整線圈的圈數來調整發射機的波段。
C36,C37,L12,C38,C39:構成Π網絡,起到諧振作用,完成濾波選頻和阻抗變換功能(PA屏極輸出為800歐,經Π網絡后變成100歐)。
L13,C38,C39:構成Γ網絡,起到阻抗變換作用(Π網絡輸出為100歐,經Γ網絡后變成75歐)。
典型故障舉例:高末簾柵過荷。
故障現象:高末燈絲、偏壓正常,加高壓加激勵時高末簾柵過荷掉高壓,高末簾柵過荷指示燈變紅。
故障原因:簾柵薄膜電容擊穿。
PSM機采用“板簾同調”,自動簾柵調制電壓是隨屏流的變化而由簾柵回路中的10H阻流圈2L1產生的,自調原理課表述為:
在瞬間過調幅時,由10H的音頻阻流圈L1產生的電壓-L會很高,極易使薄膜電容3C31擊穿,為此在2L1兩端并接了由壓敏電阻RV1、RV2和琺瑯電阻R9組成的限峰電路,抑制高調幅時的瞬間高電壓。若RV1,RV2損壞3C31就很容易擊穿。
故障處理:
將簾柵回路中的R25拆下,用1000V搖表一端接柵盤簾柵極,一端接地,搖測絕緣。若絕緣很低,通常為3C31擊穿,必須斷主控,更換柵盤,并檢查RV1,RV2有無損壞。若搖測絕緣度較高(大于50MΩ),應檢查簾柵供電回路。
參考文獻
[1]郭寶璽.大功率新型短波發射機射放技術[J].1996.
[2]無線電臺管理局.廣播電視發送與傳輸維護手冊[Z].2003.
[3]王延輝.DF100A及418E/F系列發射機維護圖冊[Z].2003.
作者簡介:趙俊(1982,12-),男,漢族,籍貫:河北省張家口市,單位: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七二四臺,職稱:助理工程師,學歷:本科,研究方向:DF100KW短波發射機操作與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