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清水
摘 要:文章淺談掌握設備健康狀態的一些思路和方法,為設備項修、大修和技術改進等維修決策提供量化依據;對設備技術標準、作業標準體系進行系統分析、完善和優化,體現精細化管理的理念。
關鍵詞:運維管理;狀態管理;效能管理;健康管理
1 概述
卷煙企業設備健康管理應以保障工藝水平和產品質量為核心,通過系統的分析、檢測和評價,準確掌握設備技術狀態和風險因素變化情況,通過準確有效的設備檢維修活動,對設備健康風險因素進行全面管控,促進設備全面健康。
2 設備健康管理架構
2.1 狀態管理維度
主要包含基礎管理、風險辨識、技術管理三個方面。基礎管理是通過信息設備,建立規范和設備主數據;通過指標數據的積累的分析,對設備技術標準體系、運維過程管理、現場管理等方面進行持續優化。風險辨識是通過對質量、環境、能源、計量管理體系等的系統識別,以設備功能單元為對象,系統識別和評價設備健康風險和控制點,作為設備健康管理的重點對象。技術管理是以設備功能單元功能和技術狀態受控為目標,優化完善設備機型完好標準和維修技術標準為基礎,對設備維護保養、狀態檢測和維修作業標準等核心標準進行優化和完善,提升設備精細化管理水平。
2.2 運維管理維度
主要包含使用保養、狀態檢測和維修管理三個方面。設備使用保養是通過規范化的操作,防止人為失誤造成設備故障、產品缺陷;通過規范化清掃、檢查、潤滑、調整、疏通等工作措施,恢復設備及零部件工作條件,消除造成設備風險點劣化的因素,延緩設備零部件的老化。設備狀態檢測是通過操作、維修和專業技術人員的點檢、監測以及計量設備和自檢自控裝置的檢定校驗工作,掌握設備健康風險點的狀態數據,建立設備關鍵風險點數據庫。設備維修管理是通過建立重點故障維修預案和維修作業標準,形成設備計劃維修的計劃、現場、過程和質量驗收的規范化管理,減少維修對設備的損害。
2.3 效能管理維度
主要包含經濟管理、質量工藝和安全與環境三個方面,這些方面是以行業績效評價指標為基礎,按照設備機臺、機型、類型等進行細化,并增加企業重點管理的目標和過程指標等,全面反映卷煙工廠設備管理效果。通過承接行業設備管理績效評價體系,對設備管理績效指標進行細化和拓展,支撐行業設備管理績效評價體系;借鑒行業設備管理績效評價工作思路,建立起設備管理持續改進的工作閉環,引導現場改善和員工成長。
3 設備健康管理研究思路
3.1 設備健康管理主要標準
設備健康管理主要目標是使設備整體效能和技術狀態處于預期的水平,注重設備健康風險控制點的維護、保養和檢查以及劣化趨勢的管理,將設備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因此,設備健康管理的主要標準:將企業工藝質量、安全、環境等管理要求與設備功能單元風險分析和評價相結合,系統識別影響設備健康的風險因素,以風險點有效管控和設備零部件失效的準確判斷為目標,完善設備維修技術標準;以設備功能單元功能完好為目標,完善設備完好標準。
3.2 設備健康管理研究實施路徑
在《中國煙草總公司設備管理辦法》確定的設備分類規則的基礎上,對設備進行ABC分級評價,確定設備管理的重點對象;依據維修經驗等,將設備分解到子系統和功能單元;以功能單元為對象,對設備功能單元進行失效模式分析,確定風險點;以設備為對象,建立設備效能評價指標和標準;以設備功能單元為對象,建立設備技術狀態評價指標和標準;以設備維護保養作業為對象,建立設備維保作業質量評價指標和標準,構成設備健康管理三個維度的評價標準。
4 設備健康管理主要方法
4.1 設備ABC分級評價方法
通過設備分類和設備ABC分級評價,對企業設備進行系統梳理,明確重點管理對象。
4.1.1 主要步驟。(1)按照“總公司設備管理辦法”,對設備進行分類。(2)以類型或機型為對象,對企業設備進行系統梳理,建立設備類型、機型清單。(3)對設備重要程度進行評價打分,依據評分結果,根據企業管理實際情況,確定ABC等級。
4.1.2 確定設備ABC分類。根據設備在生產上的重要程度,根據實踐經驗,可將設備分為關鍵設備(A類)、主要設備(B類)和一般設備(C類)。
A類設備是企業的關鍵設備。設備價值較高,所需的維護技能較高。一旦出現故障,將引起全廠、生產線停產,對產品質量或者對人員、生產系統、機組或其他重要設備的安全構成嚴重威脅的設備。B類設備是工廠重要生產設備,是指該設備損壞或自身和備用設備均失去作用的情況下,會直接導致機組的可用性、安全性等降低的設備,設備維護所需的技能及經費相對A類設備較低。C類設備屬于結構比較簡單,平時維護工作較少,檢修也簡單的設備。
4.1.3 設備ABC分級評價。(1)通過組織設備管理、技術、工藝質量管理人員討論,根據設備對產品質量、生產、成本等方面的影響,確定設備ABC評價指標。(2)建立評價指標層次結構,確定指標權重進行一致性檢驗。(3)研究制定指標評分規則,建立設備ABC評價表,按照機型對設備進行評價。
4.1.4 專題研究試點機型選定建議。建議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分別選擇行業目前應用較多的制絲、卷包和動力設備,盡量涵蓋在用主流設備,使研究成果對其他單位的參考作用更強,提高專題研究工作的效果。
4.2 功能單元失效模式分析和風險點識別方法
(1)主要工作內容。通過組織設備維修、技術人員對試點設備功能單元失效模式和失效原因的分析,將造成設備功能單元失效的原因確定為設備健康風險點,對風險等級進行評價,并確定風險控制策略。(2)分析方法。FMEA分析、檢查表法、設備故障歷史數據分析法、頭腦風暴法等,對維修技術人員的經驗進行量化。(3)評價方法。按照失效模式嚴重度、頻度和探測度進行定量打分評價或通過“高、中、低”表述風險等級進行定性評估。(4)風險點確定。將失效原因定義為設備健康風險點,并按照質量、故障、安全、環境和浪費五類進行風險點分類。(5)風險控制策略。根據設備健康風險點的風險級別,綜合考慮人員技能、技術條件、生產組織等要素,建立設備維保、檢測作業標準優化方面資源配置的原則。(6)建立風險點識別評價樣表。
4.3 建立操作、維修崗位能力知識體系
在設備維護保養、狀態檢測和維修作業標準建立和完善的基礎上,建立設備操作、維修崗位能力知識體系。將主要設備系統和功能單元從原理,技術標準,保養、修理作業程序,作業要求等進行系統化梳理和完善,形成以設備功能單元或系統為對象的精細化的標準知識體系,作為設備操作、維修人員培訓和評價的依據,不斷提升設備操作、維修人員理論和技能水平。
5 結束語
本專題研究主要運用了設備ABC分級、失效模式和影響分析(FMEA)的方法,有效支撐專題研究技術路徑,解決專題研究的關鍵點。通過引入效能、狀態和運維三個維度評價設備健康的思路,建立和完善了設備健康評價指標庫和評價方法,為卷煙工廠單臺、機型設備健康狀態提供了思路、工具和方法。通過認真總結,專題研究取得的成果需要進一步驗證,通過長時間考驗,才能得出更為科學的結論。健康狀態評價和維修決策都需要大量的數據統計分析,需要企業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系統作為支撐。
參考文獻
[1]李葆文.設備管理[J].大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