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
摘要: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同時,新課改工作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初中數學教育工作是整體初中教育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核心操作環節,需要在初中數學教育階段培養學生的歸納推理意識,只有這樣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數學課程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本文針對當前初中數學課程教學現狀和教學特點等,對數學教學中歸納推理意識的滲透策略要點進行分析和闡述:
關鍵詞:初中數學 歸納推理 意識 滲透 分析
歸納推理是數學研究過程中的基本思維,恰到好處的歸納推理可以幫助我們去重新認知世界與改造世界,在數學研究中去探索數學知識的奧秘,獲取成功破解奧秘的喜悅。需知,歸納與推理可以有效督促學生群體在數學研究中去不斷的進行探索與發現,命題論證和命題駁斥過程會變得愈加精彩。初中數學課程教學中,不斷的向學生進行歸納意識滲透與推理意識滲透,可以有效提升學生自主動手能力和數學探究能力,助力學生掌握諸多數學規律,增強學習主動性和學習積極性。
一、意義分析
數學知識學習離不開生活,因為數學源自生活,也會在生活中有所體現,初中數學實踐教學過程中,應該讓學生群體去貼近日常生活,使其在日常生活中體會到數學知識的魅力以及實用性等。初中生群體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尤為重要,不能單純的掌握相關數學公式,并非模仿教師解題方法、沿用解題思路就能夠學好數學,這樣做是遠遠不夠的。
數學知識學習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種方法就是歸納推理,適時進行歸納推理意識滲透可以幫助學生進行散亂數學知識內容整理,學生也會在教師幫助下構建成較為正規數學知識學習結構體系。實際中的數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是歸納推理知識滲透教學的一種重要模式,學生們通過小組討論便可進行數學知識歸納推理,以至獲取最終正確結論,數學難題攻克階段,題目答案信息和題目題意信息均是后續歸納推理的有力依托,以此種形式便會掌握同等類型數學題目的詳細解題思路。所以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適時的進行歸納推理知識滲透,其意義十分重大,會與各科課程知識學習達成連鎖反應,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二、案例分析
應該了解到,數與代數課程是數學課程中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涵蓋了數與式內容和方程不等式內容以及函數內容等,前者分為實數內容和有理數內容兩種,所以需要將學生思維能力培養放在教學工作首位之上,以至達到學生思維長遠發展的主要目的。針對此種情況,教師在數學課程實踐教學中要適時運用歸納推理方案,逐步引領學生去深度掌握此類推理歸納模式,隨之進行較為合理的歸納總結與知識推理。
最為常見的例子即為有理數乘除法教學,此時教師以引導者形式出現,引導學生推導有理數乘法法則,要求學生群體進行積極猜想和不斷歸納整理,深度掌握有理數乘法法則的內在詳細內容,教師以生活案例做引,將學生帶入教學情境之中,而后開展小組教學,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教師要引導學生探索新型數學知識點,并掌握推理歸納模式:毛毛蟲沿著直線A爬行,毛毛蟲所處位置為直線A中的O點之上,假設此條毛毛蟲以2cm/min速度往左進行爬行,那么3min之前毛毛蟲停留在何處?又假設毛毛蟲一直以上述速度向右前行,3min后其會停留在何處?若毛毛蟲還是以此類速度向左爬行,那么3min后其會處在何處?還是以此速度,若向右爬行的話,3min后最終毛毛蟲會處在何處?
為了方便進行時間區分,后為正,前為負,所以(—2)×(—3)=+6,(+2)×(—3)=—6,,(—2)×(+3)=—6,(+2)×(+3)=—6,此時教師應要求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分別表達獲得最終方法,之后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群體進行上述公式觀察,結合自己對乘法內容的理解,最終會獲取結論。學生們合作交流之后,其在教師引導下可以進行相關法則歸類,從符號角度加以分析,可得出(—)×(—)=()同號得,(+)×(—)=()異號得,(—)×(+)=()異號得。(+)×(+)=()同號得的規律,此時無論任何數字與0相乘,其結果都會是0。運用文字形式對有理數乘除法法則進行歸納總結,即可得出結論:兩數相乘,異號得負,同號得正,要把絕對值相乘。與此同時,任何數與0相乘,其積數為0,以此種事項將算式簡化講解,會自然而然的得出算式結論,可以幫助學生進行詳細歸納整理,幫助其仔細認知數學規律。
三、教學設計
首要一點就是教師給出詳細數學法則,之后在此基礎上帶領學生運用充裕時間去進行課堂訓練,使得學生可以快速、有效的掌握數學法則,隨之達到熟練應用的主要目的。還有就是在具體課堂教學環節中,將歸納推理意識滲透作為側重點,教學重點不應全部放在基礎知識講解上,而應將學生本體探索能力培養放在側重點之上,適當減少課堂練習時間。后者教學方案優于前者許多,使得學生們能夠積極主動去探索數學知識,掌握數學學習規律。
學會提出問題尤為重要,對于不懂的數學問題要敢于提問,有理數知識學習完成后便是有理數運算,第一點就是要進行兩個有理數加法研究,然后第二步就是要給出學生實驗模型,讓大家熟悉相關有理數問題,比如說在籃球賽場上,贏球和輸球可以定性為正負,加時賽之前便將比分作為0.那么籃球比賽勝負情境創設便可分別列舉不同類型,包含了三分球和加罰球等,以實際案例為準。歸納有理式加法法則時,相加狀況依次列舉,按照實際意義得出相加之和,按時此時要計算出兩個有理數相加之和,不能拘泥在一種計算方法之上,師生要共同參與其中,解決有理數計算難題。
結束語
綜上所述,學生只有掌握了學習方法,學會使用學習思想進行解題才算是達到教學目的,因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初中數學課堂實踐教學中合理滲透歸納推理意識,學生們才會跟著自己所想去思考問題,達到舉一反三的學習目標。
參考文獻
[1]鄭亞玲.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探究[J].亞太教育.2016(21)
[2]司林.初中數學教學實踐的生活化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6(06)
[3]范朝輝.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數學大世界(上旬).2016(04)
[4]周敏.淺析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問題及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數學大世界(上旬).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