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雪琴
初試本無心 一發不可收
張馨勻,1987年出生于黑龍江省佳木斯。2007年,因塑形接觸到瑜伽,在時間積累的練習過程中才發現瑜伽并不是她想象的那樣。在瑜伽過程中遇到的人都是那么善良,那么的隨和和親切,遇到的很多事又是那么的令人感動,便不自覺愛上這種環境和感覺。慢慢的她又發現瑜伽帶給人們的不僅是身體上的愉悅,更多的是心情的舒暢,還有一種積極向上的引領。
隨后,張馨勻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她的初衷,想對瑜伽有更親密的接觸,于是就參加了瑜伽導師班。張馨勻說:“回想我第一次走進瑜伽老師班,我的啟蒙老師對我說:馨勻,你來對了,你就適合做瑜伽!”帶著老師的鼓勵和期許,張馨勻不僅空閑的時候自己練習瑜伽,又和一群瑜伽友人一起去到印度瑜伽圣地進修,隨后又參加很多資深瑜伽導師的工作坊,以提高自身的瑜伽覺悟和覺醒。
隨著張馨勻深入的對瑜伽進行學習和研究,讓她發現,瑜伽不管是在動作上還是文化上都如此的博大精深,以致于不可自拔的愛上了瑜伽,談起當時的感受,張馨勻說:“這種神奇的魅力和巨大的能量冥冥中引領著我,瑜伽是我可以用畢生去經營的事業,是可以讓更多的朋友在瑜伽中收獲屬于自己的幸福的事業。”
發揚艾揚格 創辦馨瑜伽
“瑜伽”一詞來自印度梵語“yug”或“yuj”,其含意為“一致”、“結合”或“和諧”。瑜伽源于古印度,是古印度六大哲學派別中的一系,探尋“梵我合一”的道理與方法。
馨瑜伽中心是一家以艾揚格瑜伽教學風格為主的瑜伽館,艾揚格大師是艾揚格瑜伽的創立者,60歲左右的時候,艾揚格大師經歷了一場車禍,嚴重的傷害使他連最簡單的體位姿勢都不能做了。經過9年時間,憑借超乎常人的毅力和努力,艾揚格大師終于恢復了健康。艾揚格深刻體會到身有疾病的痛苦,以及瑜伽所帶來的神奇修復功效,由此創建了著名的、具有治療效果的艾揚格瑜伽體系。艾揚格瑜伽以安全緩慢著稱,可以磨練毛躁的性情。談起創辦的馨瑜伽為何以艾揚格為主要核心時,張馨勻說:“艾揚格瑜伽被公認為最講究體位練習方法,它可以協調身體平衡,對疾病治療效果很好。以瑜伽教學幫助更多追求身心健康的人士培養內外兼修及身心平衡的生活方式一直都是我們馨瑜伽的宗旨。”
走進馨瑜伽,暖色的燈光,潔白的墻壁,整齊的擺設,一塵不染的環境給人一種窩心和舒適之感,張馨勻說:“說起‘馨瑜伽名字的由來,其實,‘馨來自我的名字,代表溫馨,美好,高尚,品德等意思,‘瑜代表瑜伽,指的是專注瑜伽教學,‘伽代表家庭文化。”馨瑜伽一直秉持以和諧的家庭文化為經營理念,倡導家庭成員共同練習瑜伽,也希望營造一個大家庭的文化氛圍,彼此互助互勉,為大家打造溫馨的家外之家。馨瑜伽核心師資團隊均來自國外和國內的專業瑜伽老師,老師們還會不定時去印度等國家進行學習和總結,并不斷地創新和豐富瑜伽知識。馨瑜伽的地板下面均裝有地暖,采用的瑜伽墊也是環保材質所制。
一次一個女孩來到馨瑜伽想要學習瑜伽,但是手上并沒有太多的資金,當時張馨勻立馬就給女孩辦了會員,讓她先進行學習,會員費用后續分期付款即可,瑜伽課室的家庭文化和諧統一是張馨勻一直追求的目標,她就是簡單地希望給每一個喜歡瑜伽的人一個平臺,也希望艾揚格能讓更多的人受益。
呼吸與冥想 身心靈平衡
帕坦伽利說:“瑜伽就是用意識控制情緒的轉變。”意思就是瑜伽是心靈、智力和自我波動的控制,當我們用瑜伽的生活方式去實現自我時,就必須去除心靈的波動才能達到心靈平靜。
瑜伽,不只是一種強身健體的運動方式,它包括:體式,呼吸,意識,冥想。隨著體式練習,身體素質提高,體能加強,我們學會控制身體;通過呼吸練習,吸氣可以刺激交感神經系統,呼氣可以刺激到副交感神經系統。所以呼吸的速度及質量,直接影響到大腦神經系統,情緒,及心里狀態;通過意識專注練習提高專注力,意識轉變是通過身體的變,呼吸的轉變,生活方式和思維模式,逐漸轉變,使得貪念減少,意念增強;冥想則是身心靈意的結合與統一。
在馨瑜伽的課室,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女性朋友的身影,也有很多男同胞,也不只是年輕人的專場,很多中年甚至老年都在堅持著和瑜伽的交流。生活中我們都會受到各種情緒的左右,身心也會受到悲喜、榮辱、得失等情緒的影響,我們看到的瑜伽習練者,他們甚至永遠都只有一種愉悅的心情。“其實,并不是大家沒有情緒的起伏,而是沒有受到情緒的左右,他們始終都會保持一個平衡健康的心態。”張馨勻解釋道。
瑜伽可以培養和滋養我們內在愛的種子,通過瑜伽我們可以和自己真正的家園相連,瑜伽引導我們去覺知真正的家園并非這個世界,而是存在于我們內心,讓我們看到那個真實的自己,跟內心那個真實的自己進行最真誠的對話。
正如易經所倡導的: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厚德而載物。
瑜伽人,追求的是與宇宙的統一,當自我內心逐步強大的時候,我們自身就是宇宙的主宰。只有自身強大,才可以改變環境,把握自己的命運。我們的身體是小宇宙,當我們用瑜伽的生活方式來遵行大宇宙的規律,因天而序、四季養生時,我們就會遠離很多疾病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