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怡
在陜西煤化工產業方陣里,蘭炭是不折不扣的“王牌”之一。因為同時承接原煤生產和載能工業,又兼具綠色環保等特點,蘭炭產業將成為優質煤產區轉化原煤最多、帶動就業最顯著、上下游鏈條產值規模最大的煤化工產業。
雖然目前蘭炭已經在京津冀魯地區擁有一定的市場份額,但尷尬的是,由陜西發軔、發明、發起的蘭炭,在民用市場卻出現了“燈下黑”。從各地市熱力管網需求,到普通家庭用度,我省作為清潔能源蘭炭的原產地,民間推廣使用卻并不理想。
酒香也怕巷子深。在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治污降霾和大氣污染治理力度不斷加強的當下,蘭炭如何走入小微實體工業和尋常百姓家,已經成為我省煤化工產業化解過剩產能,拓展市場應用的重要命題,亟須多方發力。
1.產能過剩倒逼出新機遇
侏羅紀不但貢獻了生物史上最多種類的恐龍,還貢獻了蘭炭。
蘭炭,又被稱為半焦,是以侏羅紀不粘煤和弱粘煤為原料,采用中低溫干餾工藝生產的一種高固定碳含量的固體物質,生產的同時副產煤焦油和焦爐煤氣。作為國家能源化工基地——榆林當地的特色產業,蘭炭已經實現了兩次產業升級,2008年成功進入國家產業目錄,實施三項蘭炭國家標準。然而,隨著煤炭價格的下跌,蘭炭產業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隨著去產能工作的不斷推進,受下游企業開工不足、需求疲軟以及煤炭價格走低等因素的影響,蘭炭市場價跌量減,由最高時的每噸1000元左右降到了現在的300元,大部分企業處于停產狀態,預計今年產能發揮率不足50%。”陜煤化集團神木煤化工產業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任沛建一語道出了時下蘭炭企業的困境。
去年3月,中科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對榆林煙煤、水洗煤、傳統蘭炭、升級版蘭炭、寧夏無煙煤、山西無煙煤做了兩個月的燃燒對比分析,做出了《榆林蘭炭與原煤民用燃燒排放因子對比分析報告》。報告顯示,在pm2.5排放上,傳統蘭炭較原料洗塊煤pm2.5排放降低75%以上,升級版蘭炭較洗塊煤降低達90%以上。在對健康影響最大的多環芳烴(公認的致癌物)排放上,傳統蘭炭較原料洗塊煤總和排放降低80%以上,升級版蘭炭降低達97%以上。報告還建議大力推廣蘭炭的居民燃煤替代工作,不僅對降低民用燃煤的各類霾前體物從而有效改善城市和區域灰霾污染,更對居民室內低空排放的大量毒性多環芳烴有非常明顯的降低,十分有利于人體健康的改善。
“榆林市現有蘭炭及涉蘭炭項目118個,政府批復總產能7274萬噸,建成60萬噸/年以上蘭炭企業68戶,形成產能4514萬噸,而2015年的實際產能才2499萬噸,這其間的差距去哪了?”任沛建說,蘭炭替代焦炭,用于電石、鐵合金以及化肥造氣等工業領域,由于這些行業不景氣,市場需求減少,蘭炭銷量也隨之下降,造成產能無法完全釋放。而擺脫困境最現實可行的辦法,就是開拓民用市場。據初步統計,我國民用散燒煤市場潛力巨大,僅京津冀地區年散燒煤用量就達7500萬噸,加上全國各地的年需求量可達數億噸。目前我國蘭炭產能不足1億噸,如能順利進入散燒煤領域,無疑將為蘭炭企業打開一個無比巨大的消費市場。
2.融合發展是核心競爭力
“蘭炭生產是沒有污染的,以前一些企業無法處理污水,便利用污水熄焦,污染物進入蘭炭,造成污染轉移。盡管采用清水熄焦不會產生此問題,但由于蘭炭多用于工業領域,高溫燃燒讓有害物質揮發,產生的尾氣又經過集中處理不會造成污染,大部分企業便仍然使用污水熄焦。可是現在要進入民用領域,民用燃燒不充分、產生的氣體不經過處理直接排放就會形成污染,這就成了蘭炭推廣的阻礙。”業內專家分析說,由于準入門檻低,“十一五”、“十二五”時期,榆林當地的民營企業紛紛進入蘭炭產業,蘭炭產能占到了全國總產能的60%左右。受能源行業不景氣和民營企業整體資金匱乏影響,企業不愿將大量資金投入治污環保設備,使得污水處理成為制約發展的瓶頸之一。
記者從榆林市能源局獲悉,目前蘭炭的市場銷售仍然以工業領域為主,民用燃煤使用較少。截至7月底,今年榆林全市生產蘭炭1402萬噸,銷售蘭炭1157.66萬噸。為了拓展民用市場,近兩年榆林地區近1/3蘭炭企業采用清水熄焦,新建項目也大多采用干法熄焦的工藝。“污染轉移問題不是解決不了,只是處理120萬立方米的污水,投資就達4億元,一般的民營企業負擔不起。如果能將原本分散的蘭炭企業聚集起來成立工業園區,建立綜合污水處理系統,就能大幅降低投資,分攤成本,從而提升企業的盈利能力。”任沛建說,建立產業園區,促進蘭炭產業向規模化、集約化發展成為趨勢。
我省大部分蘭炭企業的生產規模和工藝都處于行業領先,但產能過剩嚴重,一直處于虧損。要開拓新市場,企業單槍匹馬去闖是不夠的,無論是規模還是產量,根本得不到合作方的重視。另外,如果當地使用的鍋爐不符合蘭炭的標準,想要打進市場就必須更新換代一部分設備,這對合作方來說意味著提高成本,于是開拓新市場必須合力才能突圍。蘭炭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蘭新哲說:“產業要發展必須達到一定的規模,這樣廢水廢氣集中處理才是最劃算的。在當前煤價處于低位徘徊之際,對煤炭進行深加工,產業融合發展,才能走出一條新路。”
3.市場反問帶來產業反思
榆林蘭炭好,你們陜西用的怎樣?
這是榆林蘭炭向外省推廣中遇到的一次反問。
反問帶來反思,蘭新哲說:“推廣蘭炭對陜西來說是好事,對外省來說只能算是優勢。煤炭轉化有很多種方法,其中煤炭轉化成蘭炭的效率最高,能達到87%的轉化率,而其他轉化,如煤制油、煤制氣的轉化率則不到一半。我國的能源結構以煤為主,既想用煤又想清潔利用,蘭炭就是最好的選擇。”
目前蘭炭推廣難主要是在價格方面,由于生產蘭炭的原料——塊煤價格高,導致蘭炭的生產成本居高不下,因而使得蘭炭的價格高于普通煙煤和散煤價格,用戶在心理上接受需要時間。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冶金工程學院教授宋永輝說:“要解決價格問題,就得降低蘭炭的生產成本。傳統蘭炭產業使用塊煤,成本較高。由于機械化作業使得煤礦開采出的粉煤,占到總產量的60%,實現粉煤熱解的實際應用,就能將粉煤用作蘭炭生產的原料,成本將隨之降低。”
今年7月國務院參事室調研組前往榆林調研蘭炭產業發展情況時,提出建議國家出臺政策支持無法實現煤改電、天然氣、油、地熱等清潔能源的地區,使用清潔蘭炭;從政策、資金、人才、技術方面,支持蘭炭產業發展;協調相關部門減免蘭炭稅費征收、物流服務等費用,降低蘭炭產品成本,推動蘭炭產業發展。
為了加快蘭炭產業轉型升級和市場推廣,從2014年開始,榆林市就出臺了《榆林市推進蘭炭產業轉型升級改造方案》,成立榆林市推進蘭炭產業轉型升級領導小組,全面啟動蘭炭產業轉型升級工作,并且每年拿出50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干餾煤氣除塵、焦爐煤氣提純和煤焦油精細化加工等關鍵技術攻關,推動大型煤基熱解項目落地。粉煤中低溫熱解等技術攻關取得新進展,世界首套循環硫化床煤制芳烴技術試驗示范項目在榆林建成,全球首創的神木富油“中低溫煤焦油全餾分加氫技術”通過科技成果鑒定。
今年5月省工信廳和榆林市政府聯合舉辦了“榆林蘭炭”產品進關中系列推介活動,陸續在韓城、銅川、咸陽、西安戶縣、渭南蒲城和大荔舉辦了6場宣傳推介活動。“十三五”期間,我省還將繼續研究出臺專項扶持政策,大力支持重點企業加大科技投入,預計到2020年將建成煤制油項目約20個,煤制油總產能將達到1000萬噸,可轉化煤炭約1億噸,形成千億級產業規模,同時將產生大量的蘭炭副產品。屆時,如何消化大量的蘭炭,如何對蘭炭進行多用途利用,將會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