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亮
企業效能監察是以提高企業管理效率、增加企業效益或實現特定效果為目的,依托企業權力、財力和人力等可控資源,對組織的管理現狀及要求、管理行為過程及結果、管理者勤政及能政進行監督考察和優化提高,運用監察手段,克服管理薄弱環節、實現管理目標,糾正管理缺陷和行為偏差,促進企業增強執行力和各級管理人員正確履行職責,維護指令暢通。并獲得適宜管理模式或先進管理經驗的一種企業自我監察和提升管理效能的行政監察。
一、企業效能監察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領導機制問題。在國有企業紀委和監察合署辦公,大部分的企業注重了紀律檢查,忽視效能監察。效能監察是以行政領導主管,多個部門聯合開展,實際情況是自己監察自己,有沒有問題是主要領導說了算。效能監察開展只不過是走過場,沒有起到加強內部管理,糾正管理缺陷和行為偏差,促進各級管理人員正確履行職責,提高企業效能的作用。年復一年這樣運行,導致很多部門和領導認為效能監察搞不搞都無所謂。
2.監管措施和制度執行的問題。大部分國有企業都制定了切合自身的效能監察制度和規定,但其制度和規定原則性、抽象性的內容居多,實際可操作性的內容不多,因而實際操作中很難把握。在制度的執行上,也大多體現在表面的形式上,具體的針對性、實質性的監察不強,事后的監察也只是為了應付監察而進行,缺乏切實可行的監察手段和監察方法。
3.效能監察隊伍問題。效能監察是多部門聯合開展的一項工作,是一項專業性強,內部協調難度大的監督活動,基層紀檢監察部門又是在上級紀委和同級黨委的雙重領導下,并且紀檢監察干部的人事調動、福利待遇等又是同級行政部門管理,所以要扎實細致開展效能監察工作,可見工作難度之大。在開展效能監察活動的過程中對專業人員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而國有企業基層部門面對科級干部和各類保管員、驗收員、監督員、管理員、技術員及熱點崗位的監督管理人員不愿管;有的企業未設效能監察部門,無監察人員;有的企業有編制差人員,有人員不作為,有作為不規范;有的監察人員自身業務素質差,能力較弱,監察監管辦法不多、執行力不強。究其原因是忽視了對過程的監督和控制,給消極腐敗現象和違紀違規行為以可乘之機。
4.考核不規范,責任追究力度不大。在效能監察成果考核過程中,沒有建立科學有效的考評體系和辦法,往往夸大成績,導致“玩數字游戲”。有的企業在效能監察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卻長期停留在查找問題、堵漏洞上,對發現的問題和相關責任人、責任單位不進行查處或處罰力度不夠,未起到警示作用,縱容了各種違紀違規行為現象的發生。
5.監察小組基礎不扎實,缺乏應有支撐。國有企業效能監察工作專業性比較強,內容涉及到合同、物資、財務等各方面,效能監察項目雖作了計劃安排,沒有對監察項目實施作深入調研,沒挖到問題根源,導致問題依然得不到解決,往往出現有措施無落實,勞而無功,事倍功半。
6.監察建議書下發后,對整改檢查力度不夠。對于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有的紀檢監察部門只是下發監察建議,對于具體的整改措施、建章立制等沒有后續復查,導致部分問題不能得到很好的根治,隔年換個效能監察立項,這些問題就又有所“復發”,致使效能監察難以取得實效。
二、國有企業效能監察工作的對策
1.從增強震懾性的角度,解決影響力問題。監督作為一項事前防范、事中監督的手段,就是要使心有不軌的人“不敢為”,“不能為”,放大影響力,增強震懾性就是提升效能監察實效性的必不可少的措施。一是實施全方位監督。要根據企業發展的需要,不斷拓寬效能監察覆蓋面,從生產經營、人事安排、安全管理各個方面進行監督,使企業的各項工作都在紀檢監察部門和群眾的監督和“照料”之中。二是抓好效能監察全過程管理。效能監察監督活動,要注重全過程的管理,從確定項目、實施準備、組織實施、擬定報告、監察處理、跟蹤整改、成效認定、總結評審、立卷歸檔、嚴格獎懲要形成了一個閉合的“管理鏈”,做到了“褒”與“貶”,“抑”與“揚”的結合。三是推進全員化關注。所謂的“全員關注”主要是指掌有一定人權、事權、物權的各級管理人員,特別是對“五管人員”要建立“干部廉潔檔案”,加強對他們進行廉潔警示教育和黨性黨風教育,拓寬監督視野,增強效能監察的震懾力。
2.從增強持久性的角度,解決好機制問題。效能監察要收到“監察一件,規范一遍”的效果,要實現持續有效的開展,機制保障是關鍵。對此,要注重以下三個方面的制度機制建設。一是注重監察過程中的建章程立制,不斷完善企業內控機制,解決好長效機制問題。針對安全生產、物資管理、財務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制度缺陷,健全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從事權劃分、權力運行的角度進一步明確職責、規范程序,細化管理,對經營管理形成有效制約機制。二是注重建立 “統一要求、分級負責”的效能監察工作體系。按照人事管理權限或產權關系,形成在本單位黨政班子領導下,由主要經營管理者負責、監察部門組織協調和實施、相關部門密切配合、職工群眾積極參與的效能監察工作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三是構建效能監察的激勵機制,要把開展好效能監察工作作為一項任務落實給紀檢監察部門,每年完成一批監察項目,把監督管理的效果與獎勵額度掛鉤,加大必要的經費投入,使效能監察工作由“軟”變“硬”。對于效能監察工作成效顯著、業績突出的單位、項目和個人,可以給予精神獎勵或一次性物質獎勵,充分調動紀檢監察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四是注重效能監察整改落實和處理情況。監察部門應當對效能監察建議或決定的執行情況進行跟蹤檢查、督促落實。對拒不執行監察決定,或者無正當理由拒不采納監察建議的單位直接責任人和其主管負責人給予相應的紀律處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四、開展效能監察工作應注意的問題
1.應擺正紀檢監察部門與其他職能部門的關系。在效能監察中,紀檢監察部門應是監察主體,其他職能部門是被監察對象,在效能監察立項中,項目的承辦部門一般是紀檢監察部門。因此,紀檢監察部門在開展效能監察工作中要注意找準自己的位置,既不能越俎代庖,代替業務部門完成工作任務,也不能把業務部門正常履行職責的工作當作企業效能監察工作。要分清監察部門與其他職能部門的不同職責,同時又要注意發揮組織協調作用,與業務部門密切配合。
2.應處理好企業效能監察與企業管理的關系。效能監察不能脫離企業管理,但更不能取代企業管理,而是對管理的再管理,監督的再監督。對各種立項的問題進行檢查,主要是發現管理中的問題,提出改進管理的意見和建議,建立健全制度,并督促落實,堵塞漏洞,而不是直接參與管理和糾正錯誤。
3.應指導好部門和下級企業實現自我約束。監察一批項目、堵塞一些漏洞、夯實一片基礎是效能監察的重點工作,但不是開展效能監察的目的,促進企業尤其是各部門建章立制、實現企業的自我約束才是效能監察工作應盡的職責。
綜上所述,國有企業效能監察工作是國有企業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新形勢下,我們一定要深入實際,破解企業面臨的深層次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效能監察工作。效能監察工作在新的管理模式中找準自己的定位,注意發揮自身的優勢,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加強監督監察、規范運作,控制和規避各類風險,通過對“管理”的“再管理”、“監督”的“再監督”,持之以恒地將效能監察抓好、抓實、抓出成效,切實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為企業改革發展、科學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單位:延長油田股份有限公司青化砭采油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