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可溫
不知道你們少年時的班級里有沒有這樣一個女孩子,她長得不算太丑,不算自閉,但總是很沉默,坐在班上最不起眼的位置,和每個同學(xué)都只是點頭之交,所以她經(jīng)常是被班級的小集體無意識排斥的。老師喊她起來回答問題時,總要先翻一下點名冊。組織活動,她是最容易被遺忘的一個。課間的時候因為沒有玩得來的朋友,只能趴在位置上寫啊算啊,成績卻依然不上不下……
能交心的朋友經(jīng)過時光洗禮寥寥幾個,十七歲生日的時候,她收到了幾份生日禮物。一個很文藝的杯子,一本很厚的印花筆記本,以及帶有金浩森簽名的新書《人山人海里,你不必記得我》。過零點時,她對著這些禮物在心底默默許了一個很俗很俗的愿望:要勇敢,要開心。
因為她的朋友總是在她耳邊說,蘇意,要開心哦。你看,連旁人都看得出,在滿打滿算的十七年里,她過得并不開心。
朋友描述她:“沒有大喜大悲,很平淡,看上去高冷到不行。”
她聞言有些怔悚,喃喃,因為太孤獨了啊。
最孤獨的時候,一個人吃飯,一個人走路,一個人讀書,一個人睡覺,晚上對著空蕩蕩的宿舍,總覺得被什么壓得喘不過氣,拼命地哭,哭得眼睛紅腫,甚至懷疑人生,可就是再難受,第二天一早還是要擦干凈臉,按時起床,新的一天又開始了。
大人答應(yīng)的事情,到最后總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原因而變卦;好不容易攢夠了錢,想要的東西已經(jīng)被別人買走;努力了好久的考試,成績出來時依舊不如人意;寫的東西被身邊的人否定;明明很想要融入人群,卻發(fā)現(xiàn)人群一直在排斥她;喜歡了很久的少年其實一直在討厭自己。
可其實啊,這些都是一些很小很小的小事,甚至,帶著點兒偏執(zhí)的主觀臆想。
家里裝修,媽媽扔給她一個大箱子,讓她好好整理自己的東西。她笨拙地去收拾,卻出乎意料地從床頭的暗格里翻出好幾本日記,紙張因為受潮已有些泛黃。
那時候的她,筆跡真的讓人不敢恭維,稚嫩的話語不一而足——父母又吵架了,好討厭某個人,老師偏心,那個好看的少年今天多看了她一眼,不喜歡做的事情,喜歡的雜志又被賣光了的憤慨和難過……那時候的情緒簡單而直接,熱烈而露骨。看著看著,她忽然有點兒想哭,又有些不知所措地笑了。
她撫摸著上面死丑死丑的字跡,那時候的孤獨是真的孤獨,一個人走在大街上,看著流淌的人群,有些惶恐,有些不安,擔(dān)心自己的一輩子就這樣了。
然而時間平坦地走過,某一瞬間,她突然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自己,并沒有像從前想的那樣不好,而且好像還更好了。
成長了一點,勇敢了一點,堅硬了一點,那些惶恐入骨的孤獨,慢慢地淡化了。
“認(rèn)識你自己”被賢人刻在碑上,那是前人豁達(dá)而高超的智慧。
前些天和朋友通電話,朋友問她:你對現(xiàn)在的生活滿意嗎?
她站在陽臺上,天邊云蒸霞蔚,三角梅落了一地,被微風(fēng)輕輕卷起,有種肅然的美麗。
一直很滿意。她輕輕回答。
這個“她”說的是我,但也有可能是你們每一個人,那些艱辛而孤獨的日子,留在內(nèi)心最深處慢慢咀嚼,卻并不覺得后悔。
就好像《我的少女時代》里林真心說的,長大以后,你會后悔沒多吃一點冰淇淋,沒多談幾次戀愛,沒對討厭的人更討厭一點,對喜歡的人更喜歡一點,可是,這樣的你,還是很好,還是很勇敢,還是很天真。
是的,哪怕總是在失望,總是被孤獨蠶食,看不到未來,懷疑人生,可是你不要著急,不要難過,因為有一天你會發(fā)現(xiàn),這樣千瘡百孔的你,還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