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關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做好民間投資工作的措施》近日正式發布,本市將繼續放寬市場準入,加大投融資體制改革力度,撬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環境建設。
本市將嚴格界定政府投資范圍,主動為民間投資讓出空間,解決民間資本‘不能投的問題。 未來,政府投資只投向市場不能有效配置資源的公共領域的項目。對可以實行市場化運作的項目,政府不再全額投資。任何部門不得對民間資本單獨設置附加條件、歧視性條款和準入門檻。政府推進的重點事項和重大建設任務,將一律向民間資本開放,本市還將推出一批棚戶區改造、保障性住房等吸引民間投資的示范項目。
同時,本市將進一步簡政放權,深化審批改革,并且將投資額在2億元以上的基礎設施類和1億元以上的產業類民間投資項目,納入綠色審批通道。對民間投資項目,也將給予更多的政策和金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