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
如果覺得自己對于退休生活規劃沒有什么特別的想法,您也可以看看國外老人的退休生活狀態是什么樣子的。看完這些志趣各異的“模板”,說不定您會“頓悟”,變得豁然開朗起來哦。
模式一:退休后回歸田園生活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不要以為只有中國老人才有這樣的偏好,如今土耳其不少老人退休后最大的心愿就是離開城市的喧囂,搬到郊區或是鄉村,回歸田園生活。
很多土耳其老人一般在退休前就會把養老的地點選好。位于土耳其南方的郊區和鄉村很受歡迎,因為南方的氣候相對于北方來說更溫暖、更潮濕,這跟中國的氣候分布倒是很像。選好了地兒,就請設計師和建筑師為自己蓋幢溫馨的房子,大都是一層的,也有兩三層的。等一切都就緒了,正好是退休“回鄉”的時候。
回歸田園除了享受鄉村的寧靜和悠閑外,老人還可以親自種自己喜歡吃的蔬菜,飼養家禽。西紅柿是家家都要種的,因為土耳其的大部分菜肴里都少不了西紅柿,而這種傳統的飲食方式也給土耳其老人帶來許多益處,如強健心腦血管、預防癌癥等。綠色蔬菜中,黃瓜、菠菜、西蘭花也幾乎是家家都種。
由于土耳其人口味重,加上愛吃肉食,因此,患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日漸增多。回歸田園后,吃得天然健康,呼吸清新的空氣,也使部分老年人的身體狀況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模式二:發揮余熱“老來俏”
日本是世界上人口平均壽命最長的國家。日本政府鼓勵老人“再就業”或“發揮余熱”。“高齡雇傭保險法”特別加強了對大量雇傭高齡者的企業進行獎勵的制度,對工資低于60歲退休時工資的高齡受雇者給予一定的補助。另外,日本政府還采取鼓勵延長企業職工退休年齡等措施,引導老年人由“老有所養”轉變為“老有所為”。
還有英國老人,不少人富有創新精神。他們除了參加志愿性的慈善機構外,不少退休后還開創新事業,做力所能及的事,例如開咖啡館、小飯店或是做企業顧問、辦咨詢公司等。他們還有一種流行的嗜好:寫作,以積極的方式豐富晚年生活。
美國老人退休之后,既不甘端坐在家中,又不想再做“與世相爭”的事,最樂于做力所能及又有所寄托的社區義工。另外,他們不改冒險性格,出門旅游成風,滿世界地跑,在旅途中感受大自然和生命。
模式三:側重運動健身來養生
澳大利亞的高福利保障,使得老年人老有所養。他們不少人退休后就搬到城市附近風景如畫的陽光海岸居住。
同時,水上運動也是澳大利亞老人們的一大樂趣。如果能擁有一輛水上摩托,那晚年生活就更滋潤了。但這種挑戰性的運動只適合剛剛退休、身體健康的老年人,大多數老人只是到海邊散散步、曬曬太陽。
加拿大老年人平時最大的愛好就是健身。加拿大土地遼闊,首都渥太華就是一座花園城市,到處都提供了讓人們跑步、騎車、健身的專用道。而冬天,冰雪覆蓋的加拿大,人們則熱衷于室內冰球、室外滑雪、溜冰等運動。
他們大都喜歡結隊一起健身,健身結束后一起去喝杯咖啡,吃點點心,開心地說笑一番再離去。
模式四:“眾樂樂”才真正樂
近幾年來德國的老年朋友們開創了一種新的養老方式:單身的老人們結伴而居。這樣既可以相互照顧,結伴游玩,滿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又可以節省費用。
在德國名城德累斯頓,有一棟翻修一新的8層小樓“室友之家”。6位老年朋友共同住在這里已經有一年多了。
他們中最年輕的室友貝倫斯今年57歲,是個面包師。而住在這里時間最長的羅斯塔斯基則喜愛烹調和旅游。內格爾是這個團體的非正式發言人。
這些老人至少一個星期在公共廚房和起居室共進一次正餐,他們還一起出去游玩,一塊兒上劇院。如果有人生病或是受傷,其他人很快就會提供幫助。有帕金森病的貝倫斯說:“我向室友們通報了我的問題,但他們都說沒有關系。在養老院,我老得很快,但在這里,我覺得又年輕了。”
不管是選擇怎樣的生活模式,老人們都要以積極的方式豐富自己的退休生活。比如多參與參與我們晚晴組織的活動,也算是為自己找點有意思的事做,大家說對不對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