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魚——溫中補虛
草魚是餐桌上很容易見到的魚類,具有暖胃、平肝祛風的功效。
草魚與豆腐同食,具有補中調胃、利水消腫的功效;對心肌及兒童骨骼生長有特殊作用,可作為冠心病、血脂較高、小兒發育不良、水腫、肺結核、產后乳少等患者的食療菜肴。草魚與油條、蛋、胡椒粉同蒸,可益眼明目,適合老年人溫補健身。另外,草魚的魚膽有毒,不能食用。
帶魚——補五臟
帶魚有暖胃、補虛、澤膚、祛風、殺蟲、補五臟的功效。對于前沿性肝炎、慢性肝炎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帶魚本身腥氣較重,所以烹調的時候宜用紅燒,糖醋的方式。
我國古今醫學及水產藥用書籍記載,帶魚有養肝、祛風、止血等功能,對治療出血、瘡、癰腫等疾有良效。帶魚鱗是制造解熱息痛片和抗腫瘤的藥物原料。鱗中含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有顯著的降低膽固醇作用。適宜久病體虛,血虛頭暈,氣短乏力,食少贏瘦,營養不良之人食用。中醫認為它能和中開胃、暖胃補虛,還有潤澤肌膚、美容的功效,不過患有瘡、疥的人還是少食為宜。
微波爐豉汁蒸帶魚
食材:帶魚兩條;蒸魚豉油40克;鹽、料酒、植物油適量;香蔥2棵。
做法:帶魚去頭尾去鰭去內臟,洗凈后剪成5厘米長段;加入料酒、少許鹽,腌1小時左右;將帶魚段撿出,略微傾斜碼放到盤子中;放入微波爐,先用80的火力3分鐘,再轉成50的火力5分鐘;出爐后,帶魚表面有點干;根據口味撒上蒸魚豉油、蔥花;炒鍋中燒熱植物油,將油澆在蔥花上即食。
小貼士
微波爐的功率不一樣,所以要根據自家微波爐來調整溫度和時間; 在不確定的情況下,可以先短時間加熱,看看效果再調整; 微波爐豉汁帶魚比傳統的蒸鍋蒸出的口感緊致,如果也想要濕軟的口感,可以蒙上微波爐保鮮膜,再扎幾個洞透氣。
鰱魚——溫中益氣
鰱魚有溫中益氣、暖胃、滋潤肌膚等功能,是溫中補氣養生食品。鰱魚能提供豐富的膠質蛋白,即能健身,又能美容,是女性滋養肌膚的理想食品。它對皮膚粗糙、脫屑、頭發干脆易脫落等癥均有療效,是女性美容不可忽視的佳肴。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脾胃蘊熱者不宜食用;瘙癢性皮膚病、內熱、蕁麻疹、癬病者應忌食。
黑魚——補肝益腎
黑魚有補脾利水、去瘀生新、清熱祛風、補肝益腎等功效。黑魚性寒、味甘,歸脾、胃經;療五痔,治濕痹,面目浮腫,能夠“補心養陰,澄清腎水,行水滲濕,解毒去熱”;具有補脾利水,去瘀生新,清熱等功效,主治水腫、濕痹、腳氣、痔瘡、疥癬等癥。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的人對黑魚過敏,癥狀通常為腹瀉、嘔吐、皮膚起疹,伴隨腰酸背痛等癥狀。一般剛吃的時候不會有什么不適,往往在時候5-6小時發作,因此,小孩、老人等抵抗力差的人群應當注意。
泡椒燒黑魚
食材:黑魚(烏鱧)650克;泡椒150克;大蔥(段)1條;姜、蒜、青蒜、料酒、生抽適量。
做法:黑魚剁塊,洗凈瀝干水分,加入1小勺鹽腌出底味(10分鐘);先熱鍋,倒油燒至8成熱,下魚塊煎制,同時可切好蔥、姜、蒜備用;兩面煎至金黃盛起;留底油,下蔥姜蒜,小火爆香;下泡椒,炒出紅油;倒入煎好的魚塊;轉中火,稍翻動魚塊,噴入料酒激出香味;淋入生抽;轉大火,沿鍋邊加入大半碗清水;湯汁滾開后,用鏟子輕輕推動魚塊使其均勻裹上湯汁,轉小火蓋蓋燜5分鐘;撒青蒜段、熟芝麻起鍋即食。
墨魚——清胃去熱
墨魚有滋肝腎、補氣血、清胃去熱、養血、明目、通經、安胎、利產、止血、催乳等功效。按照中醫理論,烏賊味咸、性平,入肝、腎經;具有養血、通經、催乳、補脾、益腎、滋陰、調經、止帶之功效;用于治療婦女經血不調、水腫、濕痹、痔瘡、腳氣等癥。墨魚肉、脊骨均可入藥。李時珍稱墨魚為“血分藥”,是治療婦女貧血、血虛經閉的良藥。
脾胃虛寒的人應少吃;高血脂、高膽固醇血癥、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病及肝病患者應慎食;患有濕疹、蕁麻疹、痛風、腎臟病、糖尿病、易過敏者等疾病的人忌食。
鯉魚——健脾開胃
鯉魚有健脾開胃、利尿消腫、止咳平喘、安胎通乳、清熱解毒等功效。鯉魚的蛋白質不但含量高,而且質量也佳,人體消化吸收率可達96%,并能供給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礦物質、維生素A和維生素D;每100g肉中含蛋白質17.6g、脂肪4.1g、鈣50mg、磷204mg及多種維生素。鯉魚的脂肪多為不飽和脂肪酸,能很好的降低膽固醇,可以防治動脈硬化、冠心病。
家常燉鯉魚
食材:鯉魚一條;雞蛋兩個;料酒、紅燒醬油、鹽、植物油適量;八角兩顆;鮮姜一塊;花椒一撮。
做法:鯉魚去鱗片去掉腹內黑膜,洗凈,切成大塊,放盆中,用紅燒醬油、料酒、鹽腌30分鐘左右;兩個雞蛋入碗中打散;平底鍋中倒適量的油燒熱,將魚塊入蛋液中滾一下,蘸滿蛋液;魚塊鋪在平底鍋中,兩面煎硬;將剩余的蛋液倒入平底鍋中煎定型后,將先前腌魚的料汁倒入鍋中,再倒入熱水,水要高過魚塊,加八角、花椒、姜片,小火慢燉;待湯汁收濃,即可出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