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
摘 要:機電設備對煤礦企業的安全生產尤為重要,當前機電事故已經成為煤礦生產企業的重要安全隱患,已經引起社會的高度重視。在強調安全生產的背景下,企業如何加強煤礦機電設備管理,減少機電事故發生是煤礦企業當前發展的重要前提。筆者深挖煤礦企業機電事故頻發的原因,并結合煤礦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提出相應的意見,希望對煤礦企業加強煤礦機電設備管理,強化安全生產有所幫助。
關鍵詞:煤礦 機電設備 機電事故 管理
中圖分類號:TD7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3(c)-0027-02
煤礦企業的安全事故不僅涉及到企業設備損失與資金浪費,更關系到員工的生命安全。目前煤礦企業安全事故頻頻產生已經對企業的發展造成影響,受到社會各界輿論的關注。如何減少機電事故的發生,因此,增強煤礦企業的安全意識與社會正面形象是該文探討的重點。
1 煤礦機電設備管理中產生機電事故的原因
(1)設備陳舊老化。煤礦基礎設施的籌備資金非常龐大,一般的企業往往難以承擔如此巨大的負重,因此,很多煤礦企業在購置設備時往往不是成套購入,并且設備更新較慢,老齡化嚴重的設備仍在使用。同時,國產煤礦設備在科學技術、原材料以及加工工藝方面較為粗糙,綜合配套能力較低,因此,煤礦生產設備的整體抗壓能力較弱,使用年限較短,設備的后期維護量較大。
(2)設備技術水平低。我國煤炭生產設備品種較為單一,高科技含量低,質量差。不能夠滿足煤炭行業的生產需求。雖然很多生產基礎設施都已引進國外的技術,比如:液壓支架、重型支架等。但是,這些技術在我國的發展還需要一定的適應時間,其中部分設備在使用中還出現不完全匹配的現象,在生產當中不具備實用性,造成資金的浪費以及設備的閑置。因此,技術水平低,發展能力弱也是企業安全隱患產生的重要原因。
(3)設備檢修不到位。當前在大型煤礦的生產當中多數采用采煤機、運輸機、支架等高科技產品,設備也從人工操作轉為自動化設備。但是不論是人工操作的設備還是自動化設備,在高強度的作業下都會產生一定的機器故障。操作的失誤以及機械老化都會增加事故產生的幾率,設備安全是保障安全生產減少機電事故發生的重要條件。企業在生產的過程當中必然要加強對機器的維護,盡量做到每日維護,維護則要做到全面、細致、詳細,不留一點死角。但是現在的煤礦作業往往都是不專業的人員從事,對設備的維護意識較弱,并且由于煤礦的安全設備的維護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以及人力和物力,維護的內容眾多,維護實施相當繁瑣,所以,企業對生產設備的維修,目前只能做到哪里壞了修哪里,只能做到事后維修,無法在事故發生之前將其解決。此外,煤礦企業的設備維修沒有詳細的工作記錄,對于后期的維修、查看、處理等工作的實施造成困擾。據有關數據統計,60%~70%的機電事故都是由于設備維修不到位而引發的。
(4)煤礦機電的員工安全意識較弱。煤礦企業的一線從業員工往往是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他們對于安全施工的意識較為薄弱,在使用煤礦機電設備過程中不重視安全的重要性。員工自身的技能素養較低,企業招聘員工的標準較低,企業員工的整體素質較差,因此,沒有形成強烈的安全施工氛圍。企業對員工的安全操作意識的培訓也較少,企業往往不愿意拿出資金來增強員工的安全施工意識,認為這是支出而沒有回報的事情。所以,因工作人員的疏忽造成的機電事故也不在少數。
(5)設備的配件規格以及質量較差。隨著煤礦施工的機械化水平越來越高,對設備的備件要求也越來越高。我國煤礦設備的配件生產尚未形成大規模、高科技的商品集成,配件無統一的標準與規格,生產設備的企業各自為政,使得市場中煤礦機電設備種類眾多,煤礦生產企業難以挑選出適合設備的零部件。此外,市場中更有一些黑心賣家在生產中偷工減料,難以承受企業施工的壓力,增加機電事故發生的幾率。
2 加強煤礦機電設備管理,減少機電事故發生的對策
(1)強化特殊工種的用人標準。煤礦機電設備技術性較強,在用人制度上要以謹慎的態度選取工人。工人上崗前要進行技術考核,選取優秀成績的工人辦理上崗證件。同時對工人的思想教育要到位,培養積極具有正能量的員工參與煤礦機電設備的操作中。在工人的工作中也要加強工人的安全防護設施,避免使用臨時工,特殊崗位的工作人員不可隨意調換,以確保工作的持續性與安全性。
(2)增加思想教育工作。安全在煤礦施工中尤為重要,稍有不慎就會發生重大安全事故。因此,在企業日常管理工作當中,要通過各種方式向員工滲透安全的重要性,確保員工永遠保持安全的警戒線,去除僥幸心理,提升安全意識。在對員工安全教育工作當中,可以采用案例引導,通過詳細的案例為職工明確忽視安全可能會產生的后果。安全教育工作要定期舉行,這樣一來員工就能在潛移默化中加深對安全意識的理解。最好能夠請發生安全事故的家屬人員為職工做現場報告,拉近員工與危險之間的心理距離,使員工認識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其次,在企業內部要規定違反安全施工的懲罰措施,以嚴格的懲罰制度減少違規施工現象的產生。最后,企業增加人性化的管理,在日常的工作當中要格外關注員工的身體以及心理變化,對其給予企業關懷,隨時發現安全隱患,杜絕不良事故產生的機會。
(3)加強企業工作人員的安全業務培訓。新入職員工往往忽視安全施工的作業范疇,因此,企業需要對新入職員工要加強入職培訓,增強員工的安全意識。對員工的培訓也要加入新的應對機制,比如:考核機制,一位多人競爭制即在多人中只選取前幾名進入工作崗位。員工在激烈的競爭中就會激發自身的學習欲望,迫切的學習安全規范知識。對于企業的老員工,可以采取薪金獎勵機制,激發員工主動掌握安全知識的欲望。其次定期組織職工進行技術比拼,對優秀技工進行獎金鼓勵。此外培訓方式可采用業余培訓、重點培訓等方式,對新入職員工要加強培訓力度,全面提升職工的安全業務素質,為企業的安全生產打下堅實的基礎。
(4)加強對礦井質量的安全監督。強化礦井設施的質量安全監督是保障安全施工的基礎。礦井高質量的建設能夠帶給后期高效益的回報,對安全生產有重大保障。礦井基礎設施的質量要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建立時時的動態監督機制,將過去的結果管理轉化為過程管理,以量變完成質的飛躍。安全監督工作需要企業建設安全監督小組,對煤礦的施工情況以及設備的維修等進行詳細的記錄,不放過任何能夠引發機電事故的蛛絲馬跡。
(5)企業加強安全管理,通過管理提升安全質量。減少機電事故需要企業加強安全事故的管理,強化企業的安全監督工作,只有有效地監督工作才能減少事故的發生。因此,企業要重視安全管理人員的工作,堅持每日審查,強化各級領導對安全工作的審查力度,明確安全工作的責任制度,堅持責任到崗的工作原則。在安全工作的管理當中安全激勵機制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獎懲分明更能夠促進企業的進步。
3 結語
綜上所述,煤礦企業的機電事故是完全能夠控制的,在事故產生之前必然有眾多的現象顯現。如何把握好煤礦機電設備的管理,做好煤礦生產的事前預防、事中調查,事后彌補形成圓滿的閉合回路對企業的安全生產的意義重大。機電事故的產生并不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煤礦企業應當從特殊工種的用人標準、員工安全意識的教育工作、工作人員的安全業務培訓、對礦井質量的安全監督以及對設備的及時維護,都能夠有效地降低機電設備事故產生的幾率。
參考文獻
[1] 高智.加強機電設備管理減少煤礦機電事故[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5(15):13.
[2] 趙鴻鳴.加強機電設備管理 減少煤礦機電事故[J],科學之友,2011(24):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