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俊瑩
摘要:積極的心理暗示對幼兒的個體發展和靈魂升華具有促進作用,而消極心理暗示則適得其反。在幼兒教育中,善用積極心理暗示呵護幼兒心靈,促進幼兒積極成長尤為重要。文章探討了積極心理暗示在幼兒教育中的巨大優勢,以及將積極心理暗示運用于幼兒教育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心理暗示;幼兒教育;優勢;運用
心理暗示是人們受外界或他人的情感、觀念、態度、判斷、意愿等影響后產生的一種獨特的心理特點,是日常生活中較普遍的一種心理現象,它時刻影響著人們的心理狀態、情緒,甚至行為。暗示教育是幼兒教育中常見的一種教育手段,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使幼兒對暗示教育極為敏感,他們喜歡在教師積極的心理暗示和引導下享受著情感滿足、興趣高漲和體驗極致的樂趣。幼兒是一張沒有經過絲毫涂染的純凈白紙,積極的心理暗示具有傳遞正能量、呵護心靈、引領幼兒健康成長的重要作用,較其他形式的教育具有更大的優勢。
一、積極心理暗示在幼兒教育中的優勢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近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漸進式推進,人們對幼兒教育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如何提高幼兒教育水平,為幼兒的健康成長奠定堅實基礎,已成為各教育學者研究的重要課題。將積極心理暗示滲透于幼兒教育,對幼兒教育質量的提升和幼兒全面健康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呈現出巨大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積極心理暗示能凈化幼兒靈魂,使幼兒始終保持積極純凈的心靈,如初綻百合般靈動、充滿生氣。積極心理暗示能為幼兒創設樂觀、向上、生機盎然的綠色學習環境,使學生在歡快愉悅、輕松自由的教育氛圍中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感受學習的無窮樂趣,并找到自身價值,提高自信心與自豪感。二是積極心理暗示可以使幼兒爆發潛能“小宇宙”,推動幼兒積極健康發展,促進幼兒全面提升自我。積極心理暗示能對幼兒起到鎮定、提醒作用,吸引幼兒的有意注意,使幼兒受到積極情感的熏陶和感染,促使幼兒進行自我心靈對話,在積極的思維中激活想象、靈感、智慧,不斷指引著幼兒的學習與情感行為,促進人格與智力的提升。
二、積極心理暗示運用于幼兒教育的有效策略
1、充分發揮語言暗示的積極作用。在幼兒教育中,積極心理暗示的手段有很多,如語言暗示、眼神暗示、體態暗示、情境暗示等,其中語言暗示是較直接、成效也較明顯的一種心理暗示手段,較其他手段具有更大的優勢。幼兒情感和智力發育尚待完善,稚嫩、活潑、好奇、求勝的心理特點使幼兒急需從別人那里獲取直接的褒獎與鼓勵,而語言暗示無疑是幼兒獲取心靈滿足的最直接方式。枯燥的幼兒教育手段難免令人生畏,而委婉含蓄、巧妙恰當的語言暗示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幼兒在學習過程中,往往因為自信不足而對學習產生恐懼或厭煩心理,這時教師要善用“你真棒!加油”“老師相信你可以做好”“你好聰明”“不要放棄,你會做得更好”等各種語言暗示,激發幼兒的自信心,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與激情。
2、善于運用眼神暗示和體態暗示。除了語言暗示之外,眼神暗示和體態暗示也是重要的積極心理暗示手段。教師的眼神中包含著大量的訊息,能對幼兒心理產生微妙的影響,鼓勵贊揚的眼神、充滿關愛的注視方式、溫情的教育體態,往往能使幼兒產生積極的心理情愫,促使幼兒奮發向上,獲取心理和心靈上的極大滿足。例如,當幼兒成功完成一件學習任務時,教師可以溫情地走到他跟前,蹲下身子與其齊高,對其進行語言褒揚,同時用眼神鼓勵幼兒,還可以拍拍幼兒的肩膀,摸摸他的頭部等,讓他感受到來自教師的溫暖和鼓勵。當幼兒學習適逢挫折時,教師要適當給予幼兒安慰、鼓勵和安撫的眼神,激勵幼兒產生直面挫折、勇于拼搏進取的積極情感,讓幼兒感受到教師滿含愛意、溫情的眼神和動作。教師親切的微笑,鼓勵的動作,能瞬間并輕松化解幼兒心里的陰霾,促使其積極向上、健康成長。
3、情境暗示與自我暗示雙管齊下。情境暗示和自我暗示是實施積極心理暗示的另外兩種手段,對幼兒教育起到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情境暗示對幼兒能起到積極的感染和熏陶作用。在幼兒教育中,教師要善于創設積極向上的教育情境,使幼兒在激情盎然、溫馨活躍、生動趣味的教學活動中,感受和體驗到學習的無窮樂趣。教師可以運用游戲教學法、故事教學法、角色扮演法、猜謎語等教學方式,激發幼兒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使其更好地投入到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去。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教幼兒多進行自我暗示。例如,在遭遇挫折后,要鼓勵幼兒在心中默念“我可以的”“我最棒”“我能做到”等自我鼓勵、自我暗示性語言,這對幼兒暫時克服恐懼及培養幼兒積極、良好的學習狀態和行為習慣至關重要。因此,幼兒教育要做到情境暗示和自我暗示雙管齊下。
三、結語
綜上所述,積極心理暗示是當前幼兒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種重要教育手段,是迎合時代發展要求,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必備教育因素,它在維持幼兒人生正能量,保護幼兒興趣與好奇心,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和學習習慣等方面至關重要。幼兒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要基于幼兒的生理和年齡特點,合理運用積極心理暗示,從語言、表情、手勢、體態等方面為幼兒營造積極心理暗示的環境,促進幼兒教育整體質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