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湖北的強降雨帶來了輿論的“洪水”:一則是,武漢潰堤被曝20多年未加固,鳳凰鎮(zhèn)地方承認確實年久失修;另一則是,武漢水務局被曝花費3年時間、投入130億元,進行“中心城區(qū)排水設施三年攻堅行動計劃”,當年曾語氣篤定宣稱告別“看海”。如今,面對市內汪洋,網民質疑“130億元打水漂”。
有網民認為,武漢曾投資百億元治理水利,可惜今年再陷“看海模式”,“3年前政府夸下的海口成了笑話”。雖然官方已對“海綿城市”項目進行自我審查,但要更有說服力,恐怕還需更進一步。
還有一些評論認為,中國人講究“一諾千金”,“承諾泡了湯,要么是許諾的時候太輕易,要么就是對承諾的缺乏重視。但是,城市管理者的承諾,關系到市民對于這個城市的期盼和信心,而承諾一再打折,磨損的是政府公信力和城市市民幸福感”。
更多網民呼吁,相關部門及領導干部應該對城市“里子”加大排查,對發(fā)現(xiàn)問題的地方進行整治,對不履職盡責的干部予以處理,相信只要下定決心,將責任層層壓實,“不再看海”會從“夢想照進現(xiàn)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