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讓一條友誼的小船承載全民族的期望駛向彼岸,讓維持的平衡不至于隨時翻船,這就需要信任,社會信任應無處不在。
——收藏家馬未都談網絡流行語“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我自己一個人偷偷哭過的時間,比我之前十年加起來都要多。”
——從央視辭職轉型做投資人半年多的張泉靈感慨道。
編訂工作不但要“講原則”,也要“講智慧”,就是實現教材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潛移默化地讓學生得到情感和審美的熏陶,培養學生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與精神的認同感。
——媒體評論員苑廣闊認為,語文教材修訂是教育進步的必然要求。
大學開設新的專業,與大學精神的延續之間并不矛盾。專業和課程只是載體,如何實現能力的塑造和培養,才是全社會共同思考的聚焦點。
——媒體評論員唐偉認為,大學開設減肥課是門技術活。
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監控體系,定期對景區進行風險評估和安全防護;要對風險性較大的旅游設備形成定時檢查制度;加強對風險性較大的旅游項目的安全預報。
——中國旅游研究院管理學博士戰冬梅認為,我國急需建立健全旅游法律體系。
調控二線城市房價過快過度上漲,應給予靈活調控措施,防止再走過去“一控就死、一放就亂”的調控老路,也要避免借口去庫存而放任信貸加杠桿過度刺激樓市,使房地產泡沫再次被人為吹大。
——中國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員莫開偉認為,二線城市房價上漲應屬大概率事件。
原來經由批發零售到消費者的信息傳遞方式,改為由制造商直接跟消費者互動,中間的環節經銷商這些中間人,必須被淘汰出局,所以這一定是個很痛苦的變革過程,是個商業變革的過程。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政策研究室主任高紅冰認為,互聯網不只是技術,它已成為一種基礎設施。
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可以對整個供給鏈各個環節的產品信息進行跟蹤與追溯,一旦發生農產品質量問題,就可以有效地追蹤到農產品的源頭,及時召回不合格產品,將損失降到最低。
——媒體評論員張西流認為,農產品實名制是防止造假的治本之策。
把“營改增”放在政府與市場關系、政府與社會關系、中央與地方關系這三個維度來考察,其產生的效應是牽引性的,也是輻射性的,可以有效推動國家治理結構的重塑。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劉尚希談“營改增”。
農村的文化陣地不被積極的、先進的和為農民喜聞樂見的文化形式占領,就會被庸俗、低俗的文化活動占領。藝術的高貴,顯示的是生命的高貴,儀式的莊重,彰顯的是生命的厚重。
——華中科技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博士后桂華談鄉土文化的發展。
藝術片的“心理陰影”不可能短時間內畫風突變,它有賴于我國電影水平的總體提升,而沒有“速效救心丸”。
——媒體評論員夏振彬談藝術電影的市場及未來發展。
企業和產品的媒體化趨勢十分明顯,利用好這種趨勢則十分有利于品牌的建立。企業必須整合內部資源,建立對品牌形象全方位、系統化的打造流程和處理機制。
——央視財經評論員、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劉戈認為,互聯網時代,新一代企業家可以用低成本打造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