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曉婷
摘 要:從傾聽、閱讀、觀察、思考、說出想法等方面強調學習習慣的重要性。
關鍵詞:傾聽;閱讀;觀察;思考
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提高學習效率,《小學數學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在小學讓學生學好數學,培養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蔽覀儚募毠澇霭l,分別從不同角度出發,有目的地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
一、學會傾聽
尊重,是一個人交往交流的前提。課堂上的尊重,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尊重他人。老師是推動課堂的主要角色,作為學生前提是課堂上要做到注意力集中,思維與老師平行前進。課上老師的點撥、引導要適時抓住,學會從中有所生長、有所感悟。課上保持注意力集中,是尊重自己,對自己負責的表現。二是尊重自己。對于課堂上其他同學的發言,做好必要的心理準備,學會從發言中提煉要點,與自己內心的答案進行簡短比較,并作出一系列多方面多形式的積極反饋。教師平時的練習中,可以借用英語聽力訓練的方式,通過聽數學相關題目,鍛煉學生提取條件問題要點的能力。在我們班的課堂上,學會靜下心來關注他人的發言或者言論是我對他們的第一要求。尊重別人的同時,其實也是一個比較性思考的過程,有了關注思考,才能更好地理解課堂內容。
二、學會閱讀
讀書并不是語文課的專利,其實,要想學好數學,讀好書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首先,讀懂數學書。學生每天都應該在家里提前看一看明天要學習的內容,標記出自己有疑問的部分,做到課上有重點地聽課,帶著疑問聽課,效果會事半功倍。對于課本上需要學生自讀的內容,教師也要在平時的教學中有意識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對于書本上一些重要的語句能夠在教師沒有明確強調要注意的情況下,有意識地圈圈點點,課后重點關注。艾濱浩斯遺忘曲線告訴我們及時復習的重要性。學生回家要及時復習,離不開書本的溫故,要養成學生動筆前先復習,多想想做題注意點的做題習慣,有助于學生進一步掌握相關知識。
三、學會觀察
新教師往往在課堂上會陷入“講—提問—再講”的死循環,替代了本該是孩子自己思考的過程。其實,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課堂推進的助力者。我們要把觀察思考的權利還給孩子,凡是一些能夠通過學生自己思考觀察就能有所收獲的題目,教師一定要學會有耐心,選擇少講或不講。我初為人師時,總是害怕孩子掌握得不扎實,每一道題,每一個條件問題我都會不厭其煩地一遍一遍重復。這樣的結果就是孩子習慣了你的幫助,在課后自主做題時往往找不到突破口,事倍功半。當我慢慢放手,把思考的主動權交給他們,讓學生有足夠時間去觀察,反而學生對題目的理解更加深刻。而在平時的訓練中,教師也要有意識地在課堂中多滲透一些能夠訓練他們自主思考觀察的題目,巧妙利用集體思考的氛圍,引起他們的興趣。教師在講評時也要注意方式方法,用點撥的形式給予孩子一些提示,從扶著走到讓他們逐漸適應自主觀察的過程,也是考驗教師耐心的過程。
四、學會思考
人,之所以比動物高級,在于思維的優越性。學習數學,本身就是思維的活動。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有目的地培養學生勤于動腦,多角度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平時教學中,要善于用一些啟發性的語言引導孩子思考,不滿足于一種方法解決問題,對問題的解剖做到透徹理解,這是一個任重道遠的工程,但對于學生以后學習初高中數學,在他們的思維方式上會有很大幫助。數學本身就是一門抽象的課程,善于把抽象物體具體化,從生活經驗中找到突破口,遷移方法,解決問題。這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在平時課堂中要給孩子足夠時間去自主思維,挖掘出一套自己的方法。
五、說出想法
把思維過程說出來,能夠清晰自己的思路,并且以小老師的姿態把題講出來,也能把自己的思維過程進一步進行組織。為了讓自己的語言更加清晰流暢,說前的思考過程,尤為重要,并且有意識訓練他們能夠根據場合調整語氣和說話的方式方法。在課上回答問題時,語氣要自信,條理清晰,思維流暢。在補充他人不足時,語氣要委婉,態度中肯,做到尊重他人尊重自己。在教學中有目的地訓練學生規范數學語言,培養自己的思維方式,在課上要鼓勵孩子大聲自信說出自己的想法,給不同層次的孩子都有說話的機會,并且師生間、小組間不同情境習慣大聲說出自己的思考過程,也是促進自己進步的有效方法。在說之間慢慢訓練學生能夠從自己的話中總結出系統知識,在不斷鼓勵中提高自信心。我的課堂上學生是自由的、開心的,因為我鼓勵他們說出自己的想法,可以有課堂上的爭論點,全員參與,氣氛好不熱鬧,學生這節課的收獲肯定是很大的。
作為一名新教師,要想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很多細節上都要花大功夫,但是也能考驗一個老師的耐心程度。學生的習慣多數是在小學定性,所以,我們要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梁鏡清.小學數學教育學[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