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志華
最近,有一則消息在山東威海市學生家長的朋友圈里傳得很火,那就是該市環翠區多所學校開始免費提供課后托管服務,一時間引得點贊連連。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很多家長忙于工作,小學生每天放學后干什么,作業誰來指導,都成了上班族尤其是雙職工家庭的煩惱。學校放學和家長來接之間形成了一兩個小時的“真空時段”,不但孩子的健康成長得不到保障,甚至連基本的安全問題都令人憂心忡忡。
實際上,這已不僅僅是“中國特色”,世界上很多國家都面臨類似問題。近些年,各國不約而同地將課后托管列為促進教育公平的重要政策,并在具體實踐上進行了有益探索。例如:英國政府承諾幫助公立學校延長學生的在校時間,像私立學校那樣延長到9至10個小時;新加坡教育部計劃到2016年新增40所小學生托管中心,提供有組織、支持性的環境;韓國宣布自2014年起逐步開始小學生課后托管工作,到2015年所有一至四年級的學生享受托管服務,到2016年實現全程覆蓋。
一邊是家長們憂心忡忡,另一邊卻是各類相關社會機構的蓬勃興起。在學校周邊走一圈,隨處可見這樣的托管機構,大多設在普通居民樓里。師資力量參差不齊、監管力量薄弱、噪音擾民等問題屢見不鮮,有的甚至還存在安全隱患。縱觀國內,社會各界要求學校開設課后托管班的呼聲越來越高。這是一道擺在眾多家長面前的難題,也是一道擺在“環翠教育人”面前的“必答題”。在以往開設“四點半學校”的基礎上,環翠區教育局決定在全區范圍內統一推進學校課后托管工作。經過統籌安排,首批16所學校已經全部免費開放,這些學校以不設校車的城區小學為主,重點解決城區家長的后顧之憂。截止目前,已有2000多名學生參加了免費托管班。
“辦人民滿意教育,不應該僅僅停留在錦上添花的事上,很多時候,家長需要的是雪中送炭。用一句時髦的話來說,開展課后托管工作,也算是一項教育供給側改革吧!”區教育局領導的寥寥數語,顯現出了環翠教育人的責任與擔當。
唱響“愛與責任”的主旋律
把孩子托管到學校,從家長角度來說是一件省心的好事,但對學校和老師而言,絕對沒那么輕松。環翠區教育局要求各校嚴格遵循“一堅持兩禁止”原則,即堅持學生和家長自愿,禁止進行有償收費,禁止集中組織上課,杜絕任何形式的違規補課和亂收費。不僅如此,還要讓學生們過得充實而有意義。
談到日常工作,該區塔山小學校長算了“一筆賬”,看看一位老師一天需要干多少活。早上7:30,老師們會準時到校,其間一般有4節左右的課,還需要備課、輔導、教研、批作業、做思想工作,以及分飯、打掃衛生、中午看班午休,等等。如果擔任班主任,常常忙得連一口水都來不及喝。等到下午5:00左右放學,身心已經很疲憊了。如果等到課后托管結束,一天在校的時間將近11個小時,還不包括上下班所耗費的時間。“老師都是普通工薪階層,有自己的家庭,也有自己的愛好追求,如果沒有‘愛與責任作為根基,很難把課后托管工作做好。”該校鄭潔副主任說這話時,顯得平和而又真誠。
學生哪怕在校多呆一分鐘,學校也得切實肩負起責任。現在,每所托管學校都成立了專項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長擔任組長,全面負責規劃、實施、協調、反饋等事項,每天還至少安排一名值班領導,具體負責人員安排、活動組織、設施場地維護工作。托管結束時,值班老師必須一一清點人數,與家長之間交接好,等到最后一名學生離校,自己才能下班。作為一所地處城區的老校,該區碼頭小學已經初步形成了比較健全的管理體系,校長特地拿出《托管協議書》《托管活動記錄》等文件,上面記錄得全面而又詳實。除此之外,學校還“招募”了幾名全職媽媽當志愿者,每個托管班配備一名老師和一名志愿者,協同做好相關工作。
打造成長的多維空間
表面上,課后托管只是把學生集中在一起照看而已,其實背后凝聚著老師們的很多心血。一個“管”字,蘊含著很多育人的大文章。老師要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長,積極開展藝體、科技創新、綜合實踐、經典誦讀等活動,真正起到寓教于樂的作用。
為了將課后托管工作做實、做精、做細,各托管學校會定期發放調查問卷,詳細了解家長的需求,有針對性地就師資配備、活動設置、安全保障等方面進行完善,努力打造最優質的多維成長空間。環翠區教育局也采取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的方式,深入學校調研走訪,并將托管工作納入年終考核體系,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正面導向作用。
該區有的學校開設了以經典誦讀、圖書閱覽、書寫輔導等為主體的修身課程;有的學校則側重于特長培養,積極引導學生提升器樂、舞蹈、足球等方面技能;有的針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較多的現狀,系統開展“注意力訓練”“心理沙盤游戲”“生活技能比拼”等活動,著力培養學生自尊、自立、自強的品質。如今,每天放學后,各托管學校里依舊熱鬧非凡,洋溢著生命成長的氣息。參加托管的學生,有的一筆一畫跟著老師練書法,有的拿著工具進行手工制作,有的在閱覽室里靜靜地閱讀,有的則在操場上揮灑激情與汗水……
春江取不盡,秋水競自來。托管而不“脫管”,實現了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之間的無縫銜接,解除了廣大家長的后顧之憂,也讓“辦人民滿意教育”的宗旨獲得了一個堅實支點。
(作者單位:山東威海市環翠區教育局)
責任編輯 鄒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