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強
摘 要:當前,“物聯網”是一種火熱的網絡詞匯,迎來了第三次世界經濟浪潮。10年,傳感網技術產業聯盟成立,此外,為了推物聯網發展,工信部宣布構建了一個國際性的領導協調小組。隨后,上海物聯網中心設立,最重要的是,在當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溫家寶總理確提出:“推進物聯網的研發應用,提高戰略新型產業的投入,加大政府政策支持。”
關鍵詞:物聯網技術;智能物流;建設;發展
中圖分類號:TN92 文獻標識碼:A
1 物聯網技術下的智能物流建設
(1)利用互聯網網絡,開創智能物流網絡
智能物流網絡基于互聯網,產生的一種聚合型創新系統,使得網絡建設超越了行業間的限制,應用范圍不斷普及,人們能方便地利用互聯網或者互聯網手機客戶端,方便快捷地查詢產品,與產品的智能檢測聯系在一起,從而普及到人們生活中。
(2)利用RFID技術,促使供應鏈與生產融合并實現智能化
當前,物流業主要感知手段是GPS技術和RFID,今后互聯網技術必將朝向藍牙技術和傳感技術等方向發展,同時普遍應用到現代物流領域中,為現代物流業提供多種感知與操作手段。然而,當前,我國物流現狀是,看重物流雙方的價格成本,沒有考慮使用互聯網技術對供應鏈成本的優化,相比傳統運輸,極大降低了成本。一旦互聯網技術中的傳感技術與RFID技術得到普遍使用,將使物與物之間的連通性更為順暢,為采購系統和生產系統等搭建智能平臺。隨著我國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及技術應用的普遍,智能生產和供應將實現融合,簡化了工序,拓寬了流程,形成智能企業。
2 物聯網技術下的智能物流發展
(1)國內電子商務物流狀況
10年以B2C和C2C為代表的我國網上零售市場交易有上升趨勢,事實上,國內電子商務在快速發展的同時,還需重視到物流短板。第三方物流要花費較大的成本,服務水準千差萬別,嚴重阻礙了國內電子商務的發展。國內電子商務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一些物流公司在制度體制和資金等方面面臨嚴重發展障礙,阻礙了國內物流行業的整發展。不僅成本高昂,此外,第三方物流服務水平偏低,如貨物不能及時交貨和對板,快遞員服務態度差,無形中影響了電子商務的信用度,除了成本高之外,第三方物流整體服務水平低。
(2)物流電子商務影響傳統商業經濟結構
①減少了經銷商等中間環節,拓寬物流內涵和外延。電子商務在發展下,消費者和產品制作者間的距離進一步縮短,物流電子商務在發展的同時,促使配送中心功能多樣,貨物配送以外的環節,如技術服務、產品與調試等有關客戶的意見反饋,當前已經進入到農業部和商務部推行的農業和商超市對接模式中,使農戶和菜市場、超市之間直接對接,精簡了中間繁雜的環節,保障了農民的高收入,要求物流公司高高質量的倉儲、配送和管理,把眾多中間經銷的內容融入到物流公司中。
②誠信系統在物流電子商務發展是關鍵影響因素之一。對智能物流運營而言,物流電子商務是表現形式之一,誠信系統在很長一段時間將阻礙誠信系統。產品生產流通行業和個人消費都是物流企業的潛在客戶,我國個人消費誠信系統并不完善,還有提升的空間,結合文章中電子商務的相關發展可知,政府調控,認證物流車輛,監控物流交易清算中心;物流服務在信息技術下,實時監控運輸車輛和物流倉儲;社會公眾監督和用戶監督,加速了誠信系統的建設,保障了物流電子商務運行的安全有效。
③供應鏈外包促使產品設計制造業更專業,對產業結構調整有益。物流電子商務具有便利性和完善性等特征,物流電子商務系統的完善和便利,使許多有技術優勢的中小企業將一些外包,如物流銷售和原材料的采購等承包給第三方物流公司,使用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對產品進行研發和創新,以提升企業在國內的綜合競爭力。
④輕資產公司和個體從業者大量出現,應引起政府工商、稅務的監管的重視。輕資產公司指的是,把銷售渠道和終端消費作為核心競爭力,外包重資產的非核心業務部門,如生產部門和物流部門,核心業務利潤最大化,商品價值轉化簡潔化,出現的大量網商便是這種表現形式。個體網商和輕資產公司的發展,不僅促使經濟繁盛,而且緩解了就業壓力。此外,加劇了工商和稅務管理管理的不便性,僅僅依靠社會監督和網商自律遠遠不夠,無法保障互聯網安全高效運行,其中,行政和法律手段的使用很有必要,如工商執照和網商實名制等,需要政府面對實際。
⑤快遞業發展迅速,使智能物流職能多樣,吸引了眾多人才。快遞業是智能物流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把產品制造到商品流通兩個價值鏈放到最后一站。快遞業具有高度信息化的特征,促進了電子商務的發展。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快遞人員的隊伍已經超過150萬,主要分布在環渤海經濟圈、珠江和長江三角洲,如北京、廣州和上海等地。電子商務和物流電子商務在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一些業務如經融服務、原材料采購等開始向物流公司轉移,進一步提升了該行業的薪資待遇,統計數據顯示,北京地區的快遞員人均月收入在3500元左右,比同時期大學畢業生收入要高,使得許多高新技術人才涌向這個行業。
(3)城市物流配送業務飛速發展產生的問題
在電子商務快速發展下,人們對這種門到門的服務尤為依賴,產品質量和體積具有很大隨意性,也就要求快速的時間,單件產品過于包裝,使商品物流成本不斷增加。許多快遞人員在城市中長時間流動,嚴重影響了城市的交通安全。一些經濟不發達地區的物流服務差距不斷拉大,消費水平低,電子商務滯后,薪酬較低,和經濟發達地區相比,差距顯得非常突出,不利于物品的流通,嚴重影響了當地居民的生活。
結語
當前,物流技術正推動物流業的改變,在互聯網理念的指引下,技術攀升,政策扶持,相信將來互聯網技術為我國物流業帶來的發展將十分巨大,中國物流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從專家預測中可知,未來互聯網物流將朝向智能化的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張全升,龔六堂.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能物流的發展模式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