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志瓊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與進步,人們的生活質量在日益改善,對建筑住宅設計的要求也逐漸提高。目前,生態建筑設計已成為發展的趨勢,現階段,我國的生態建筑工程設計還處于建筑行業的起步階段,與世界生態建筑設計存在一定的距離。所以,應用現代生態建筑設計的理念將成為我國建筑設計的必然選擇。本文對住宅生態建筑設計進行了深入地分析,旨在促進我國生態建筑住宅設計的發展。
關鍵詞:生態建筑;住宅設計;未來發展
中圖分類號:TU984 文獻標識碼:A
隨著人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居住的環境及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現代人在選擇住房時會更加關注居住環境的生態環保。此外,隨著我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不斷地推進,生態建筑住宅設計理念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不僅為購房者提供現代化的居住環境,更促進了我國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的發展。現代生態住宅建筑具有環保、立體、多維等特點,具有較高的實用性及經濟性,并且科學技術含量較高,有助于我國建筑行業的前進。
一、生態建筑住宅設計的內涵
所謂生態住宅實際上指的是在堅持生態學的理論的指導之下,根據自然生態環境的狀態,應用現代化的科學技術手段,將自然生態與現代科技有機結合,為居民提供生態、環保的居住環境。生態住宅設計能有效地利用自然環境,并具有較好生物氣候的調節功能,為居民提供舒適的、安逸的、環保的居住環境,實現自然生態環境與建筑的和諧發展。此外,生態住宅與普通住宅相比具有多種優點,例如:環境污染小、節約資源,調節生態環境等,從而能夠有效地延長建筑物的使用期限(提高建筑物的使用質量),實現經濟效益、環境效益以及社會效益三者的統一。
二、生態建筑住宅設計的特點
(一)改善居住環境綠化狀況
環境綠化不僅包括平常的種花植樹,更應該是建立在生態環境的基礎之上,改善人們的居住環境質量,為居民營造綠色的、生態的、健康的生活方式,應用多種學科,例如:建筑學、美學、水資源學及地理學等,從而對小區的環境進行整體的規劃與設計,為居民創造一個和諧的、生態的居住環境。
(二)充分利用土地資源
建筑工程本身會消耗大量的土地資源,所以,應提高對建筑材料的選擇的重視程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對土地資源的消耗,實現最大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通過運用綠色的、健康的建筑材料,從而實現對土地資源的充分利用。
(三)充分利用水資源
水資源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連,關系著生態住宅小區的建設的質量。然而,我國目前是水資源短缺的國家,對水資源的循環利用的程度較低。所以,在建筑設計的過程中應充分地考慮水資源的利用問題,采用相應的措施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為建筑的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保障。
(四)充分地利用自然資源
在日常的建筑設計的過程之中,應將生態建筑住宅設計理念應用到建筑設計中,每一個生態環境系統具有各自的特點,一般情況下,生態住宅設計具有穩定性及統一性,充分地利用自然資源中的水能、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實現對自然資源的節約,為居民創造出一個自然健康、生態環保的居住環境。
(五)對垃圾進行分類處理
生態住宅小區的建設中應做好垃圾分類處理的工作,通過將垃圾進行有序地分類,從而實現對可再生資源的充分利用,是對綠色生態環境進行統一規劃的必然要求,更是貫徹落實生態建筑設計理念的外在表現。
三、生態建筑住宅設計的原則
(一)堅持以人為本原則
社會是以人為主體的,所以,在追求經濟效益的過程中,不應忽視社會效益,不能犧牲人們的生活質量,以謀求高效節能為代價。因此,為人們提供健康方便舒適的居住環境是住宅的基本條件,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理念,能為人們創造一個安全的、健康的、方便的居住環境,實現居住環境的開放性、靈活性以及自性地三者的統一。此外,居住環境的日照、安靜程度以及私密等,都應滿足人們的要求,為居民提供配套的社區服務環境,并恰當地組織好各種功能,為人們營造一個秩序井然、衛生潔凈以及安靜舒適的居住環境,從而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始終體現出”以人為本”的原則。
(二)堅持生態和諧原則
自然資源是有限的,所以,應最大限度的減少自然資源的浪費,提高燃油、煤等自然資源的利用效率。此外,可以適當地開發新能源,例如:太陽能以及風能等;要按照自然的發展規律合理地配置植被微生物以及動物等,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嚴格禁止枯山死水、硬質地表等違法自然規律的方式,為人們營造自然的生態的居住環境;此外,應選擇綠色生態的建筑材料,即對人體無毒、無害、無污染的綠色生態的建筑材料,例如:最好選擇可循環使用、可再生使用及可重復使用的建筑材料,并積極地應用高科技環保材料;最后,降低廢棄物的排放,實現對資源的循環利用,對垃圾進行分類處理,通過水系統的應用對廢水進行回收。
(三)堅持因地制宜原則
首先,在建筑設計時應對當地的水文、地形、地貌等進行充分了解,結合當地的建筑施工的情況及建筑材料的使用情況,促進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實現生態環境與資源利用的和諧統一,兼顧好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及生態效益。
(四)堅持整體設計原則
生態建筑設計的工程具有復雜性的特點,所以,應綜合分析考慮氣候、文化、經濟等多個方面因素,處理好整體與部分的關系。例如,一旦窗戶的熱性能比較差,即使應用價格高昂的墻體保溫材料同樣無法實現對能源的節約,由于熱能會經由窗戶而進行迅速地揮發。所以,將保溫材料在關鍵部位進行安裝,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
四、生態建筑住宅設計的意義
(一)促進對環境的保護
生態建筑住宅設計理念是基于保護自然資源及環境,促進生態平衡所提出的科學的建筑理論。隨著我國的自然資源的逐漸地匱乏,提出生態建筑住宅設計理念對促進我國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
基于以生態建筑住宅設計理念建造的住宅小區為人們提供了綠色的、生態的、健康的、環保的居住環境,提高了人們的居住水平。因此,生態建筑住宅設計的理念的提出對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三)促進人與自然可持續發展
生態建筑住宅設計應充分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對自然環境及資源進行充分的合理的應用,為人們提供健康舒適、生態環保的居住環境,提高建筑的審美價值,提高人們對自然環境的尊重,從而促進人與自然的可持續的發展,處理好人、建筑、自然三者之間的有機聯系,造福千秋萬代的子孫。
五、促進生態建筑住宅設計的策略
(一)轉變建筑師的設計理念
建筑師應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充分地考慮自然、社會、經濟以及地理氣候等特征,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加強對建筑設計理論的思考,不斷地提升綜合素質,堅持生態建筑住宅設計的理念,從整體上進行構思。
(二)建立生態建筑評估體系
建立起完善的生態建筑評估體系對促進生態建筑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不僅能促進生態建筑的可持續發展,更為建筑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重要保障。所以,應建立起科學、全面、簡明易操作的生態建筑評估體系。
六、生態建筑中住宅設計未來發展趨勢
(一)走向信息化
隨著現階段的住宅的信息日漸增多,加快了住宅設計知識更新的速度,信息擴散的速度逐漸地加快,因此,住宅設計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其中,住宅的技術方面的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分別是:設計科技、設計理論及政策研究等。
(二)走向精品化
我國逐漸改變了傳統的設計觀念及手法,產生了全新的設計觀念及手法,因此,我國現階段的住宅設計正在由粗放型設計走向精細型的設計,從而創造出精品的住宅設計。只有創造出精品的住宅設計才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不僅提高了住宅自身的價值,更提升了設計本身所具有的價值。
(三)走向開放化
隨著我國的住宅設計的市場逐漸地開放,住宅設計逐漸走向了開放化。在我國的改革開放的初期,由于住宅設計一直以來受到了地方保護主義制約,嚴重制約了住宅設計方面的創新發展,致使住宅設計一直以來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隨著國門的進一步打開,國外的建筑設計理念紛紛紛紛涌入了國內市場,為我國的住宅設計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加劇了住宅設計市場間的競爭,從而促使我國的住宅設計的水平進一步地提高。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的生態建筑住宅設計理念的提出和逐步的改進,住宅建筑設計應為居民提供生態環保、健康舒適的居住環境,兼顧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及環境效益,充分地利用好各種自然資源來完善和提高生態住宅的設計。
參考文獻
[1]桓小紅.淺談住宅建筑設計中的生態住宅設計[J].職業,2009(09).
[2]饒明龍.論生態建筑中住宅設計的發展趨勢[J].廣東建材,2009(08).
[3]黃海燕.未來住宅建筑設計的發展方向[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