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摘 要:我國經濟在發展的同時,社會體制也發生了轉變,政府的發展趨勢已經不再是經濟上單純的建設型政府,也不再是管理上專制型和管制型的政府,政府已經走向人們生活中,成為以公共管理為主的政府,切實為人民服務。在政府公共政策中,城鄉規劃是很重要的一項,其主要的管理方式為主動管理和全面管理,從而使城市在市場競爭中有較好的發展。本文分析了服務型政府在城鄉規劃管理和市場化改革中所起的作用。
關鍵詞:服務型政府;市場化改革;城鄉規劃管理
中圖分類號:TU981 文獻標識碼:A
我國長期處在社會轉型發展時期,現在已經向著經濟發展階段進行轉型,這樣能帶動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不讓其陷入到中等收入水平階段。政府在深化改革過程中,能將市場活力釋放出來,從而使政府的管理體制有所改變,讓政府所具有的公共職能更加完善,有利于服務型政府的建設,也讓政府向全方面發展建設,充分發揮出市場經濟的核心價值。我國政府已經在各個城鎮進行了管理權限的調整,逐漸向服務型政府轉型,讓城鄉規劃管理也走向的改革的浪潮。
一、服務型政府的轉型發展
1 必然性轉型趨勢
我國在改革開放以來,一直都是以非公有制企業作為主要的經濟發展動力,還相繼出現了集體經濟模式、個體經濟模式以及外資企業模式,從這些經濟模式中可以看出來我國政府在所有經濟模式中都呈現出主導地位,政府在土地組織上和生產資料的籌備上都占據一定的主導性,有的政府直接興辦企業,這背后其實都是政府在主導,干預性非常強。長期下來,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公信力也就更加突出,號召力比較強,加上行動快,還不用大量的投資成本,這確實為我國經濟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力,但也有一定的弊端,就是政府和企業之間并沒有明確的產權制度,多方面不足因素也都組建體現出現。多數的鄉鎮企業都承擔著過大的經濟壓力,這是不利于企業發展的,要是在企業經營中出現差錯,政府也會投入大量資金進行補貼,這也使政府背負過重的財政壓力,完全不能將企業的創造力發揮出來,過分依仗政府,所以政府實現轉型是必然的。
2 服務型政府的特征
我國在2005年就已經正式指出了服務型政府的建設,并從多個方面完成建設的目標,既服務的方式、服務的效率,還有公眾的參與,以公開型的政務。這主要是將人民放在的服務目標的首位,建立一個完整的社會民主服務指導理念,將政府的服務宗旨和服務責任都明確出來,全心全意為人民所服務,權衡公民的所需,去協調多方服務主體,建立透明化的管理方式,也讓公民參與進來,徹底改變以往的封閉管理原則。
3 對城鄉規劃管理帶來的影響
城市發展最關鍵的就是進行城鄉規劃,以往的計劃體制管理模式,限制了城市公共空間的發展,現在是服務型政府,其服務理念和服務職能上有了新的模式,這對于城鄉規劃管理來說,將其政策性管理模式和公共性服務特征都進行了轉變,真正成為自主發展。在城鄉規劃管理中,服務型政府為其提供更好的制度管理模式,讓管理機制更具法制性,還為城鄉規劃提供更多的公共性服務,完善了服務政策,將社會公共利益看得更加重要,也不在是政府一家獨大的管理模式和決策方式。也是公共管理方式發生了改變,讓城鄉規劃管理不再是的傳統的行政管理方式,而是向著多方協調管理和監督為主的主要管理方式,讓其有更多的自主發揮空間。
二、城鄉規劃管理的問題
1 政府審批管理扼殺了市場力量
我國在城鄉規劃中一直都是看中權利歸屬,通常都是用最直接最有成效的行政管理手段,根本沒有將具有宏觀特點和間接特點的經濟法律管理手段應用在其中,政府完全實行全覆蓋的控制管理模式,市場經濟并沒有充足的發展空間,這對城鄉規劃來說,完全沒有權威性可言。如今是市場經濟經濟發展體制,城鄉規劃必然要做出的對政府獨裁式的控制和權責行為進行轉變,讓市場力量走向更合理的發展態勢,這也正式服務型政府的主要解決的問題。
2 規劃體系的決策趨于形式化
在城鄉規劃中,說好的公眾有直接參與規劃編制權,但在實際的規劃中,公眾并沒有參與到其中,對于多數的民眾來說,那些繁雜的規劃圖紙更像天數一樣,完全沒有參與到其中的機會,有的政府人員會對公民進行講解,但礙于文化環境的限制,群眾所關注的各類補償問題并不有得到有效解決,相關的利益單位也都對群眾沒有較高的關注度。而且群眾的參政氛圍并不濃厚,缺乏相應的協調機構,使得公眾參與決策一直都處在形式化的體系中。
三、城鄉規劃管理的市場化改革
服務型政府下的城鄉規劃管理以制度供給、公共政策、公共產品與間接管理為主要特征,規劃管理的市場化改革必須順應這一趨勢,突出我國特色,理清城鄉規劃中政府與市場的管理界限,強調政府對公共空間的管理,將非公共城市資源交予市場競爭調配,以市場化改革推動城鄉規劃管理體制的轉型。如果要求市場經濟主體—企業注重公平,必然以犧牲效率為代價。因為企業與市場之間的直接聯系是一種經濟關系而不是行政關系。
結語
我國的城鄉規劃管理已經從傳統的行政專制管理模式向著市場經濟模式進行轉變,改善了政府的專制管理模式,讓所有的規劃管理模式都更趨向開放式管理,政府也在其中秉承著服務的原則,協調城鄉發展的主要機制,確保其規劃管理模式更加合理,也更趨向與人性化。我國現階段的規劃管理任務,還處在對現有管理制度的超越上,從而去完善市場經濟體制改革,這項任務是我國政府應該首要完成的,在市場化改革的同時,政府更應該將社會的各種資源給統籌在一起,摸索出更適合城鄉規劃管理的市場化途徑,并進行不斷地創新,讓服務型政府在市場化改革和城鄉規劃中發揮出主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戚路輝,肖大威,楊思聲.城市規劃管理中政府與市場職責劃分的探討[J].華中建筑,2012.
[2]楊友仁.金融化、城市規劃與雙向運動:臺北版都市更新的沖突探析[J].國際城市規劃,2013.
[3]張泉.權威從何而來—控制性詳細規劃制定問題探討[J].城市規劃,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