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超
前段時間,一篇名為“這幾種病根本不用治”的文章在網上被頻頻轉發。那么,這些病真的就不用治嗎?
早搏
有人認為,如果患者沒有任何不適,不影響日常生活,則早搏不用治。
“早搏很常見,危害有輕有重,有時一個小小的早搏會帶來嚴重的后果。”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許俊堂表示,早搏的常見癥狀,比如感覺心臟突然停頓了一下或者感覺“咯噔”地疼了一下,以及氣短、乏力、排尿頻繁等。如果早搏未出現嚴重的癥狀,則與心衰有關;如果繼發于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心絞痛時伴有早搏,則意味著可能會發生更嚴重的心律失常,房性早搏會發展為房顫,甚至有猝死的風險。
乳腺增生
有說法稱,乳腺增生是一種良性病變,無特別的治療方法,極少數會發展為乳腺癌,注意定期復查即可。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乳腺中心主任醫師張保寧認為,乳腺增生可能會并發乳腺癌,須首先到醫院排除惡性腫瘤的可能。另外,女性朋友要養成每月自檢乳房一次的習慣。
宮頸糜爛
“宮頸糜爛”這個稱謂目前已廢棄不用了,取而代之的是“宮頸柱狀上皮異位”這個新稱謂。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304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葛靜介紹說,懷孕或可加重宮頸柱狀上皮異位的程度,分娩后會自然恢復。
但要注意,出現宮頸柱狀上皮異位要謹防癌變。目前可通過TCT(新柏氏液基細胞學檢測)和HPV(人乳頭瘤病毒,一種與宮頸癌密切相關的病毒)篩查進行排除。
痔瘡
有說法認為,痔瘡本是肛管部位正常的解剖結構,即血管墊,只有其發生異常并合并有癥狀時,才能稱為痔,才需要治療。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胃腸外科副主任醫師王有利表示,目前治療痔瘡是以緩解癥狀為主,如果癥狀不明顯則無需治療;如果癥狀明顯,可使用栓劑或膏劑,或口服藥物治療。
骨刺
有說法稱,骨刺(即骨質增生)是人體的一種自我保護反應,大多數骨刺不用治療。
“骨刺痛嚴重時須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軟骨保護性藥物和陣痛性藥物。”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骨科主任醫師蔡谞介紹,隨著年齡的增長,關節軟骨逐漸磨損、退化,這時我們的機體便啟動代償功能,長出骨刺,以便使骨關節保持穩定,避免關節進一步受損。然而這種代償機制的副作用就是骨刺痛。也正是由于骨刺是人體的一種代償反應,即便通過手術切除了骨刺,但受損的關節軟組織如果未得到修復,那么骨刺還會再長出來。從根本上講,預防骨刺應該預防并提早治療關節退行性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