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志
中醫(yī)講究“望、聞、問、切”,其中的聞不僅包括聞氣味,還包括聽聲音。中醫(yī)將人常發(fā)出的聲音概括為“呼、笑、歌、哭、呻”五聲,并分別對應五臟,即肝呼、心笑、脾歌、肺哭、腎呻。
肝對應的聲音是呼
發(fā)怒愛喊——肝火旺
呼氣能夠檢測出我們肝臟的健康,如果肝氣郁滯的話,那么通常會發(fā)出長吁短嘆的聲音。呼有兩層含義,一是呼喊,二是呼氣。肝氣過盛或肝陽上亢的人,常常容易發(fā)怒,同時大呼小叫;肝氣郁滯的人,常常會長吁短嘆,發(fā)出“呼呼”的聲音,通過向外呼氣發(fā)聲來減少肝氣的郁滯。建議常吃山楂、蘿卜、茴香、蓮藕等行氣的食物。
心對應的聲音是笑
大笑不止——有心病
如果一個人心氣特別足,就會愛笑,而且笑得很爽朗。適度的笑可以疏通心氣,增進健康;笑得過多、過度則會耗傷心氣。《說岳全傳》中就講過,牛皋抓住老對手金兀術后,“大笑而亡”,這可能就是笑讓他的心氣一下散掉了。因此,笑也不要過度,否則就會有害健康。
脾對應的聲音是歌
唱歌沒底氣——脾虛
如果一個人脾的正氣特別強,說話的聲音就會非常洪亮,唱起歌來也嘹亮,底氣足;如果一個人脾氣虛,那么他說話的聲音非常低微,唱起歌來也就很沒底氣。唱歌多了也會耗傷脾氣,因此愛唱歌的人要多吃山藥、大棗、蜂蜜等補脾益氣的食物。
肺對應的聲音是哭
哭哭啼啼——肺氣弱
如果一個人肺氣很強盛,他哭的聲音非常洪亮;如果一個人肺氣虛,那么他哭的聲音會很低微,常愛哭哭啼啼的女孩子多半肺氣虛,只能“嗚咽”。悲傷的時候哭泣流淚是一種正常宣泄,對健康有利。但如果經常哭,就會損傷肺氣。愛哭的人平時可以多吃些白木耳、百合、海蜇、柿餅、枇杷、荸薺、無花果等補肺的食物。
腎對應的聲音是呻
總是哼唧——腎不好
呻就是指呻吟。人疼痛時會呻吟,這其實是人體在調元氣,而元氣藏于腎。人在極度快樂時也會呻吟,因為往往極度快樂的事也是在調元氣。但是,如果人沒事總是哼哼唧唧地呻吟,可能說明腎有問題,建議平時多吃羊肉、狗肉、韭菜、龍眼、山藥等補腎的食物,